李惠贤
摘 要:在生源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依据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创新思政内容、工作载体和实施路径。真人图书馆的动态性、互动性、真实性、鲜活性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感染力、说服力和吸引力,具体实践路径包括:整合多方资源征集高质量的丰富的真人图书库,线上线下相结合载体创新真人图书馆服务手段,明确常态化运行管理的建设主体和运营团队,融合自媒体加强宣传扩大活动成效。“真人图书馆”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载体和实践路径,为提升“思政育人”成效提供一种新思路,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真人图书;真人图书馆;思政教育;思政育人
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大格局。在生源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注重个性化发展,追求“标新立异”,喜欢“与众不同”,个体间思想差异性较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下简称“思政工作”)方式需要与时俱进。要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高校思政工作需要依据他们的个性特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创新思政内容、载体和实施路径。
真人图书馆(Living Library)是一种以人充当图书的创新阅读理念,读者通过“借”一个活生生的人交谈,获得更多见识和体验。2000年,真人图书馆在丹麦的哥本哈根诞生[1],并开始在国外不断传播;2005年,自匈牙利的赛格德大学成功举办真人图书馆活动始,开始流行全世界[2]。后来由曾蕾教授在“2008 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上正式引入中国[3]。上海交通大學的“鲜悦”活动则是国内真人图书馆的“首秀”[4]。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模式,真人图书馆以“真人”面对面的阅读模式让读者自助、自主阅读。相比于传统图书,它提供的“真人图书”拥有可供不同读者根据不同需要从不同角度挖掘的丰富的人生经验,这不仅可以让读者获得所需要的知识,也可以增进读者与“真人图书”之间的情感交流。真人图书馆活动给了读者另外一种独特、开放、便捷的打开书本的方式,其具有开放互动、多样融合、动态发展的特征,能满足个性不一的大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真人图书馆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应用现状、特点与问题
真人图书馆将“书”与“人”的内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在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公益性真人图书馆活动,可以将读书变成读“人”,深入挖掘隐性思政元素。此外,高校可利用学校官网、图书馆官网、网络论坛以及新媒体等进行扩大宣传,利用真人图书馆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使“真人图书”与读者在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中产生巨大的信息效益,积极有效地传播充满正能量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以人育人”,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5]
(一)应用现状
读者通过与“真人书”近距离、面对面地沟通交流,满足了信息化社会时代的精神交流的需求。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图书馆将其作为一种凸显改革的新服务,举办各类专题的“真人图书馆”活动,大部分高校由图书馆与学生社团协同合作、共同筹划、联合实施,围绕学习、校园、考研、留学、创业、科研等主题举办“真人图书”活动。
2012年至今,武汉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和武汉大学学生社团阅微书社合作创办“微天堂”真人图书馆,通过采访真图、编写索书号、制作海报推文的方式,出版真人图书,以平等交谈的形式供读者阅读。截至2020年12月,“微天堂”共推出了140本真人书,举办了61期,逾万名读者通过室内、户外、线上、现场直播等多种形式参与了活动。2013年秋季学期,由清华大学研究生会联合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等单位推出“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项目,共举办了民国杂谈等5期“真人图书馆”活动。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自2015-2016年以书法、诗词、书籍、考研等主题陆陆续续举办了34期,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自2015-2019年以异域风情、服饰礼仪、国防意识等举办了29期,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自2018年3月到6月,分为创业书、职人书、旅行书、公益书、学习书、学术书、技能书六大“真人书”模块举办了12期活动;华东师范大学、惠州学院、山西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其他一些高校图书馆也对真人图书馆活动作了一定的尝试。
(二)主要特点
国内高校真人图书馆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针对性:“真人图书馆”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个性的学生感兴趣的不同问题针对性设计不同的活动主题,吸引大部分学生的参与热情,扩大活动响应面;二是多样性:“真人图书”可以是在校学生,也可以是教师、校友或其他志愿者;三是多元性:“真人图书馆”给借阅者提供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交流形式,不但提高了“真人图书”与读者的沟通深度,还为读者提供交流平台,每个读者都可变换角色、充当“图书”,具有多元的教育成效。[6]
(三)存在问题
目前,真人图书馆在国内高校实施仍存在以下一些的问题。一是“真人图书”缺乏稳定性,学生是“真人图书”的重要来源,学生会因为考试、放假、实习、升学、毕业等各种客观原因或者意愿变动、朋辈影响、心理发展等主观原因频繁流动,导致“真人图书”的流失和不稳定;二是“真人图书”缺乏共享性,高校不同部门或组织之间、不同高校之间的真人图书资源缺乏共享与交流,导致“真人图书馆”储备量局限;三是“真人图书”缺乏广泛性,大多高校选取的“真人图书”主要涉及考研、求职、创业、留学等方面,但针对当前较为突出和备受关注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挫折教育、人际矛盾、婚恋问题以及社会热点话题等方面的主题活动相对较少,对少数群体需求的关注度不够,例如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受资助的困难生、少数民族学生等;四是“真人图书馆”活动缺乏长期性,因为学生流动、教师岗位变动等很多因素,“真人图书馆”活动在许多高校并未能常态化开展,部分学校的“真人图书馆”活动只持续若干期,部分学校则不定期举办。[7]
总得来说,虽然真人图书馆会存在上述书源储量、分编管理、主题设计、流通服务、常态运营等问题,但是只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地制宜中国化发展,真人图书馆在我国是可以推广应用的。[8]
二、真人图书馆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创新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用足用好课堂教学、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而且要以解决思政工作现实问题为导向,构建教师精讲、图书活讲、人文常讲的思政教育大讲堂。如果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将以往的榜样、校友、劳模等对于大学生而言遥不可及的人作为“真人图书”,分类收藏、因需借阅,改一人在上、自说自话的事迹报告会、专题讲座为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可以使大学生读者增长知识、丰富情感体验、增加社会阅历。
(一)以动态性增强思政教育的生命力
传统意义上的书籍,不论是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其内容都是包含文字或图片的静态资源,而真人图书馆是将“真人图书”挖掘成具有无限的动态的共享资源的图书,为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动态信息资源。[9]具有不同社会角色、不同生活阅历、不同文化背景的真人图书与读者互动分享,即以人为书,阅读内容更加的多样和丰富,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使阅读更加的深入和有针对性,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温度,增强思政教育的生命力和实效性。
(二)以互动性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
一方面,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和需求选择真人图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真人图书进行双向互动交流;真人图书可以根据大学生的提问和反馈,实时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和心灵沟通,可以挖掘隐形知识,满足读者最迫切的需求与渴望。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真人图书和读者的角色可以互动转变。读者在阅讀真人图书的时候,真人图书其实也是在阅读读者,读者和真人图书共同成长。同时,参与真人图书馆活动的读者,在学习感悟了真人图书的经历和经验获得自我提升后,可以申请成为真人图书,激励学生自助成长、感恩助人。
(三)以真实性增强思政教育的说服力
真人图书馆不局限于征集有名的“大家”,也可以集合馆址所在地采集身边的普通人。实践证明,在高校中身边的真人图书用身边的例子或者亲身的体验,加以朴素的语言,往往能真情实感地诠释出许多看似简单又颇具智慧的道理。[10]真人图书通过近距离的语言和肢体沟通,用真情感染、用真心赢得、用真理说服,调动起读者的兴趣和情绪,使他们愿意参加,用心体验,乐于接受,主动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真人图书馆的真实性使得读者和真人图书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真人图书输出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被大学生内化吸收,增强了思政教育的说服力。
(四)以鲜活性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真人图书馆不仅可以实现知识传授、情感体验的作用,而且可以实现思政教育和价值观引领的作用。如果能紧紧围绕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主线,围绕科学文化素养、思想品德素养和心理品质素养,真人图书馆活动可以使00后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塑造高尚品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人图书以“真人”的个性风采和人格魅力,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三、真人图书馆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实践路径
(一)建立丰富的真人图书库
分门别类建立丰富的真人图书库,解决在校学生真人书缺乏稳定性和广泛性的问题,使杰出优秀的、人生经历丰富、生活阅历丰厚的“教师”“校友”“社会人士”等各类人员与学校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凸显“以人育人”与“以事育人”“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相统一。
“真人图书”可以是在校学生,也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是校友人士或其他志愿者。“在校学生真人图书库”依托学校“榜样力量”系列评奖评优活动纳入表现突出的受表彰的优秀在校生,一方面可锻炼优秀学生的感恩、回馈、分享、成长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可加大限度发挥朋辈的“互助、互联、互通”力量;“教师真人图书库”依托课程思政建设平台,广泛动员专任教师、行政部门教师、一线辅导员等所有在校教职员工,为所有教师扩大育人载体、落实育人责任;“校友真人图书库”依托学校杰出学长或者校友资源库,为“真人图书馆”建设提供更多素材,充分利用学长和校友资源,让他们成为在校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其他真人图书库”依托社会资源,以志愿为原则向社会公开招募乐于分享的“真人图书”。
(二)创新真人图书馆服务手段
高校扩招背景下,个性化服务成为满足生源结构日益多元的必由之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真人图书馆作为全新的阅读模式和服务理念,从初步发展到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需要结合不同高校的不同工作实际,因需而新,因事而化,因时而变。
一方面,可以结合思政教育主题内容和“真人图书”的需要,进行“阅读”环境上的创新,比如,活动场地可以根据主题特色化布置,既可以是在室内,也可以尝试在室外,环境随主题需要切换;可以根据现场的“真人图书”和学生的类别及人数情况,注入新鲜元素,设计有趣的互动环节,比如,游戏、才艺等,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另一方面,除了线下的“真人阅读”,可以利用各类网络在线交流平台,构建云端“真人阅读”,解决高校真人书图书馆缺乏共享性的问题。融合直播技术,可以跨越时空距离,提升阅读体验的立体感、科技感和时代感,也可以促进高校间优质“真人书”的流通。此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和计算机识别人类表情等技术,嵌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资源,使得真人图书阅读交流场所富媒体化、真人图书馆活动交流场合现实化以及虚拟环境真实化。[11]
(三)明确常态化运营团队
为更好地实现真人图书馆中国化建设,解决目前高校真人书图书馆缺乏长期性的问题,首先必须要明确常态化运行管理的建设主体和运营团队,实践证明,高校图书馆是“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真人图书馆建设主体。[12]常态化管理是“真人图书馆”持续不断运营和发挥思政作用的基础保障,高校可依托学校图书馆,以“项目化”管理的形式,横向搭建“图书馆馆长-指导老师-学生负责人-学生干事”四级架构、纵向搭建“学校-二级学院-班级”三层组织的运营团队成员,实现真人图书馆具体化、明确化、常态化管理,提升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除了明确建设主体和运营团队外,管理制度和借阅指南是实现真人图书馆常态化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有效可行的真人图书馆管理制度是思政教育的有效保障。“真人图书馆活动只有在规范化的管理下,把握思政教育的主动权,才能确保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效运行。”[13]
(四)加强宣传扩大成效
“真人图书馆”活动在“真人图书”的收集、线上线下“真人阅读”活动的开展、吸引读者参与、活动总结改进等方面都需要强有力的宣传。高校可以选用0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自媒体宣传媒介建立宣传机制,对“真人图书馆”活动进行系统宣传,例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
融合自媒体,加强活动的宣传,既能提升活动成效,又能吸引更多优质的“真人图书”加入“互动分享、互助成长”,从而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规模、覆盖面和影响力,使更多的大学生读者能通过“借阅”更多更好的“真人图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语
在生源多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创新发展。“真人图书馆”的开放互动,多样融合,动态发展的特征,将“阅读”“图书”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文化人,落地为个性化、便利化的表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实效性和吸引力,创新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为提升“思政育人”成效提供一种新思路,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Agot Berge.Recent Trends in Library Services for Ethnic Minorities-the Danish Experience [J].Library Management,2002(10):79-87.
[2]陈婧,周晨.我国高校真人图书馆的建设现状、误区与对策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8,27(03):30-38.
[3][8][12]吴云珊.中国化真人图书馆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EB/OL].[2020-06-30](2021-06-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331.G2.20200519.0748.002.html.
[4]張立亚.Living Library 对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86-88,103.
[5][13]华菊勇,杨慧,罗新桦,邹琼.基于真人图书馆活动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析——以新余学院图书馆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8,23(03):107-110.
[6][7]刘婷.体育大专生思想教育工作与“真人图书馆”活动融合的构思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03):72-76.
[9]王萍.高校图书馆真人阅读推广探析[J].图书馆,2017(12):61-65.
[10]刘时容.基于学生社团的真人图书馆实践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7,36(04):54-58+111.
[11]王焕景,隋欣欣.媒介融合视角下真人图书馆形态创新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7(23):11-14.
责任编辑 邱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