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安院校的大学生有着众多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因此,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进行政治忠诚教育,需要从其自身特点寻找突破口。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思政课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好思政课与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通过这三个步骤,把锻造“忠诚警魂”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价值观;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思政育人
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就是公安院校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以“四个忠诚”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忠于党”,这是从信仰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忠于祖国”,这是从“孰先”方面提出的最高要求;“忠于人民”,这是从“依靠谁、为了谁”方面提出的价值诉求;“忠于法律”,这是从途径和依据方面提出的根本要求。“四个忠诚”充分体现了人民警察的思想素质、政治本色、职业角色和公安机关的性质和政治责任。从理论上探讨思政课与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有利于增强政治忠诚教育的效果。
一、政治忠诚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2014年初,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不断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基础,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培养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公安后备人才,这就明确界定了公安院校的性质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当代公安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是祖国的未来,其政治意识、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等忠诚度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这一重大问题。因此,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应对国际风云变化新挑战的客观要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意识形态斗争异常复杂。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通过鼓吹“西方民主”“普世价值”,潜移默化地渗透他们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面临新的考验。这正是迫切要求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现实依据。
二是落实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生动实践。今天的公安院校大学生能否担负起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重任,成为政治上可靠,党和人民满意的公安机关专门人才,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的文化和专业素养,还取决于他们是否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忠诚。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忠诚认知、忠诚情感、忠诚行为的培养,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公安院校最重要、最迫切的课题。
三是推进公安队伍建设的现实诉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结构转型期,我国正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考验。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利益格局的变动,一些社会矛盾的凸显,公安队伍在意识领域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消极思想,它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直接关系到公安事业的成败。因此,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思政课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中的主渠道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政治忠诚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应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凸显公安院校的育人目标。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必须突出政治忠诚教育的首要地位。通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方式,把锻造“忠诚警魂”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使公安院校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忠于”的意识,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三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自觉性和道德自觉性,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为此,思政教学必须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以铸造忠诚警魂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履行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培养忠诚卫士。
思政課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公安大学生培养成政治忠诚可靠的专门人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提高政治忠诚度的根本途径。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穿各门思政课的教学红线,在思政课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政治忠诚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公安院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公安系统的价值取向,公安院校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思政课教学要把握好这一时期,在引导学生对价值观的认定、选择、坚守、养成上下功夫。“四个忠诚”是人民警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政治忠诚持有肯定性的认识、态度、情感及信念,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人民的关系,他们会为自己是警察感到骄傲和自豪,对公安事业充满了热情和热爱,最终使他们对公安事业炽热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忠诚行为,在公安事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自我发展。
二是拓展课程教学平台,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政治忠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政治忠诚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搭建政治忠诚教育的立体式平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力量,坚持把思政课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教育、社会疏导等各种方式的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政治忠诚教育的强大合力。
创新教育载体。在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堂已经延伸到网络领域,思政课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网络空间自由、平等、多元、交互的特性,使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一些西方敌对势力把网络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主渠道。思政老师必须树立新的理念,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重视网络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利用网络教学,在网络空间积极引导学生,针对学生实际,及时解答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宣传国内国际形势变化以及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三是注重体验教育,丰富政治忠诚教育的形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要密切联系公安业务,把课堂教学与公安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政治忠诚教育是一种行为训练,需要积极探索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对接,充分利用公安高校的行业资源优势,突出人民警察的实践特色、岗位特色,通过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参观访问等方式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活动,了解公安工作的形势与现状,增强职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通过系统的思政课教育,把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动有机地统一起来,将政治忠诚教育落到实处。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政课与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是关键
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政课与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并以此为切入点,也就是抓住了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关键。思政课与政治忠诚教育都是公安院校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是二者的联系。从本质上说,公安院校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与政治忠诚教育是趋同的。前者是在最宏观、最宽泛层面对所有专业、各个层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领域内的必然要求,为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政治忠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道德基础和过硬的政治素养,内在的包含着政治忠诚教育;后者则是公安院校的立身立本,是其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所在,是在具体专业领域内,以政治忠诚教育为主题,对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与强调。可见,思政课与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政治忠诚教育具有某种天然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非主观臆造的内在统一性。
二是二者的区别。首先,二者的理论渊源和教育目的不同。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重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提升和意识形态的传输。而与此不同的是,政治忠诚教育从本质上说,则主要是以我国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为理论渊源,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强调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政治建警”,培育学生的“忠诚警魂”。其次,二者的教育任务不同。思政课的教育任務相对比较宏观,应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导向和行动指引功能,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重要途径。政治忠诚教育的任务则相对具体,是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所必备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责任,具有具体而明确的职业导向性。再次,二者的教育内容不同。思政教育是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学习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政治忠诚教育则要彰显公安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办学特色,以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和忠诚原则为主要内容,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最后,二者的地位不同。思政课“具有其自身独立、完整的体系和特有的使命与目标,其自身及其任何组成部分都不容被削弱或取代。”思政课通过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办学方向上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起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忠诚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就是通过思政课教学,使公安院校大学生在思想高度上理解忠诚教育,强化警察的价值信仰,将忠诚意识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认同。政治忠诚教育作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属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教育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安领域的具体化。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以培育公安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根本目标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也是最能体现公安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是对二者关系认识上的误解。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有一部分人对思政课教学与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认识不准确,导致片面观点和错误做法。一是扭曲二者的关系,导致另一方的作用难以正常发挥。思政课教育教学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教育领域,没有凸显出公安院校思政课教育的特殊性,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有待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大多纸上谈兵,尤其是承担了忠诚教育的老师大多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兼任的,他们缺乏基本的公安业务的经验,不能很好地把忠诚原则内化为学生的忠诚品格,影响了政治忠诚教育的实效性。二是割裂二者的联系,认为思政课教育教学与政治忠诚教育互不相干、互不相连。这种观点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引领和整体把握,难以准确、及时地发现政治忠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容易导致忠诚教育的盲目性和资源的浪费,从而无法形成强大的合力,直接影响忠诚教育的教学效果。三是否认二者的独立性,以思政课教学代替政治忠诚教育。政治忠诚教育具有自身的教育体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如何培养人民警察,成为怎样的人民警察”的问题。以思政课教学代替政治忠诚教育,不利于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直接关系到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事业发展。
因此,正确对待思政课与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始终把锻造“忠诚警魂”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思政课的科学发展,也是公安院校永续发展的立足之道。
参考文献:
[1]隋从容.加强公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01).
[2]董立人.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强化政治纪律认同[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02).
[3]黄萍,黄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再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4,(11).
[4]付瑶.论公安院校的忠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公安教育, 2012,(04).
[5]黎津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警察忠诚教育关系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2008,(01).
[6]喻维华.思想理论课在忠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J].教学研究,2009,(11).
[7]徐霞.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政治忠诚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4,(05).
本文为四川警察思想政治研究中心2015年度一般项目《思政课与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关系研究》(CJS15B07)(主持人:曾炬)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