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联合甲胎蛋白检测方法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021-08-25 07:15崔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5期
关键词:受检者标志物原发性

崔珺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一般在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处产生癌肿,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目前,临床尚未确定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原理,但普遍认为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等化学致癌物质以及水土因素有关。该病的早期症状为肝脏及附近区域有较为明显的疼痛感、机体乏力、消瘦、腹部肿胀、食欲减退。由于症状与肝炎、肝硬化等较为类似,若患者未能重视,并未及时确诊,会严重威胁生命健康。针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为及早发现,通过手术切除病灶,提高预后效果。本研究旨在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AFP 检测的方式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时,是否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现对研究过程进行全面梳理,面向社会公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60 例病理检测结果显示为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男30 例,女30 例;年龄48~71 岁,平均年龄(59.34±3.89)岁;疾病分类情况:肝细胞型33 例、结节型12例、巨快型7例、弥漫型7例、肝内胆管癌1例。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中心参与体检的健康人群60 例作为对照组,男31 例,女29 例;年龄47~72 岁,平均年龄(59.53±4.1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已经呈现出肝脏及周边区域持续性疼痛、机体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皮肤色泽暗淡等症状,经过血清AFP、超声检查、病理检查等,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②癌细胞尚未扩散,尚处于恶性肿瘤早期阶段的患者;③能够正确看待现代医学,可有效控制自身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及诊断,听从医护人员指引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已经发展至晚期,癌细胞已扩散,预计生存时间<3 个月的患者;②因外力(暴力)作用(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人为击打等)等原因,导致肝脏破裂、肝功能受损的患者;③合并重症心脑血管疾病,同时患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④情绪波动严重异常,无法与本院医护人员正常沟通的患者[2]。

1.2 方法 采用肿瘤标志物与AFP 联合的方式,组织两组人群接受检查。具体流程如下。

1.2.1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对两组受检人群进行健康知识宣讲,主要内容为:检测全过程包含哪些项目、持续总时长、检测前后应该做好哪些准备等。

1.2.2 检测流程 ①检测当日前一晚夜间10:00 后禁食,可适量饮水,次日清晨7:00 左右,在空腹状态下,于受检者静脉处采血(5 ml)。②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式为电化学发光检测法。使用的设备如下: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采用第三代AMPPD 化学发光技术,拥有成熟稳定的发光底物,检测灵敏度极高,可达到10~21 mol/L,共设置4 个分立的进样系统,可进行一体化整系统检测[3]。将受检者空腹静脉血放置于自动免疫分析设备后,根据说明书的提示,完成肿瘤标志物的检测。③人体内原本存在的肿瘤标志物正常含量如下:AFP<20 μg/L;CEA<5 ng/ml;CA-125<35 kU/L;CA-199<37 kU/L;CA-153<30 kU/L;CA-242<20 kU/L;NSE<24 ng/ml;tPSA<1.0 ng/ml;fPSA<2.0 ng/ml;Fer最小值13 μg/L,最大值400 μg/L[4]。采电化学发光法进一步检测两组受检者空腹静脉血样中的AFP,评估标准为:如果在持续4 周的时间内,受检者的AFP水平>500 μg/L,或是持续8 周时间内,AFP 水平处于200~500 μg/L,需在2 个月的时间内,对受检者进行跟踪检测[5]。一般而言,患有肝硬化、生殖腺恶性肿瘤、肝炎、或正常妊娠的妇女,其AFP 浓度会提升至25~200 μg/L 之间,经过治疗,在2 个月的时间,数值会逐渐下降。如果在2 个月时间内,受检者的AFP 浓度持续处于500 μg/L 之上,则患有肝癌的可能性较大(与转氨酶浓度升高、稳定、下降之间的关系不明显,仍需重视)[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血清表达水平及观察组患者原发性肝癌阳性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血清表达水平比较 观察组AFP、CEA、CA-125、CA-199、CA-153、CA-242、NSE、tPSA、fPSA、Fer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血清表达水平比较()

表1 两组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血清表达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观察组患者原发性肝癌阳性检出情况 观察组患者肿瘤标志物联合AFP 检测阳性60 例,确诊率达到100.00%。见表2。

表2 观察组60 例患者原发性肝癌阳性检出情况(n,%)

3 讨论

AFP 全称为甲种胎儿球蛋白,在胎儿的肝脏中合成,分子量约为6.9 万。研究表明,在胎儿发育至13 周时,AFP 占血浆总蛋白量的1/3;发育满30 周时,AFP含量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下降,一般保持在40 mg/L左右;胎儿成功分娩并发育满1 岁时,AFP 水平接近成人(<20 μg/L)[6,7]。当人类机体保持健康状态时,AFP不会自主合成,在人体血清中的浓度水平相对恒定。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患者机体会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合成AFP 的功能,且随着病情恶化程度的提升,血清中AFP 的含量将会急剧增加。除了肝细胞癌变之外,在肝硬化、肺癌、胰腺癌以及其他肠胃管肿瘤疾病中,AFP 的浓度虽然也会增加,但一般不会超过500 μg/L[8]。因此,在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检测中,AFP 被视为最重要的特异性临床检测观察指标。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少部分肝硬化患者的AFP 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 水平较为接近,病情严重时,肝硬化患者的APF 浓度甚至持续>1000 μg/L,但连续多年均未从肝硬化疾病发展至原发性肝癌。不仅如此,约有1/5 的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其空腹静脉血清内的AFP 浓度未超过10 μg/L[9]。由此导致基于AFP 的单一指标检测方式存在较大的误差。本研究开展期间,采用UniCel DxI800 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和放射性检测法检测观察组患者的AFP 水平,经过平均值计算后发现,阳性检出率并未达到100.00%,有4 例患者的AFP 处于正常范围内。由此可见,检测肿瘤标志物在血清中的浓度时,AFP 虽然重要,但医护人员不能仅凭该指标的检测结果便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原发性肝癌,需要尽可能多地结合多种其他指标[10]。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血清内AFP 浓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预防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等疾病。具体方式为:①保持乐观心态,及时释放不良情绪,避免郁结于心。②定期体检,确诊肝部疾病后,应积极配合治疗,阻止或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③均衡饮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应避免食用发霉食品及豆制品,减少动物脂肪、内脏、油炸食品的摄入量。④禁烟禁酒、注意休息,在性生活方面应有所节制。⑤不可乱用药物,降低肝脏的代谢负担[11,12]。

猜你喜欢
受检者标志物原发性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