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非医学类大学生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24 09:44殷悦仵玉凯徐贝宁田心仪袁野郑蔚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医学类心肺体验式

殷悦,仵玉凯,徐贝宁,田心仪, 袁野,郑蔚

(1.郑州大学国际学院 护理学,河南 郑州 450000;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院长办公室,河南 郑州 450014)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和生活方式改变,心血管病患者日益增多,我国18岁以上居民心血管患病率已达25.2%,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心血管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心源性猝死是指有或者无明确诊断的心脏病患者,因心脏骤停而死亡,其特点为骤然发生、快速和不可预测[2],占全部猝死人数的80%[3]。2019 年美国心脏协会正式将心肺复苏列入心源性猝死院外救护的关键步骤[4]。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可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存活率并有效改善预后,4 min之内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具有重要意义[3-5]。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者从症状发生到入院的平均时间为4 h,29%的患者入院时间超过6 h,专业急救人员很难确保在短时间内到达现场施救[6]。因此,公众成为院外急救中现场救护的主体,对挽救患者生命意义重大。目前研究表明,公众对心肺复苏技能掌握不佳,且执行率低[6]。其中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更是不容乐观[7],其获取急救知识的来源主要通过父母经验或者网络,存在一些错误认知和理解,而现有培训种类繁多,方式各异,效果也参差不齐[6]。培训与现实场景存在差异也会影响施救意愿及能力[8]。体验式教学模式结合被培训者的个人获取知识需求,在培训者创设的情境或氛围中得到充分体验,因充分实践提升认识,因获得感悟促进自身能力发展,从而使其知识、能力和情感多方面发展的一种培训模式[9]。大学生学习和理解能力强,且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掌握急救相关知识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非医学类大学生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郑州大学国际学院2017—2020级非医学类专业本科生85名作为研究对象。按学号末位奇偶数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2人,对照组43人。本研究经郑州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在校大学生;②未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③对本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医学类专业大学生;②不能全程参加培训和调查;③患有精神疾患或躯体疾病。

1.3 培训方法

1.3.1培训内容 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设计急救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培训。(1)院前急救的重要性、生命链的内涵、正确呼救的方法。(2)心肺复苏的主要内容。意识的判断,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打开气道的手法,人工呼吸的方法、频率、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频率、深度、手法。实验组教讲师讲解和现场演示操作之后,模拟现实场景,进行分组体验,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加深理解。

1.3.2培训形式

1.3.2.1对照组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多媒体教学以及现场操作。见图1。通过文字、图片、动画等真实地向学生展示心肺复苏理论知识。(1)教师讲授内容。①“大脑低氧导致的后果”,重点强调“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②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包括确认现场环境安全、意识和呼吸及脉搏的判断、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复苏成功的判断方法等。该部分重点强调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及人工呼吸注意事项。③心肺复苏过程中要全程对患者进行评价。④对学生遇到陌生人突发心脏骤停是否上前帮助的问题进行正确价值观引导,鼓励学生乐于助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授时长30 min。(2)教师演示操作流程。包括连贯操作和分步操作,连贯操作使学生重点体会紧急情况下操作之迅速和胸外按压的频率,分步操作时重点强调分步操作中的细节,例如如何快速准确寻找到颈动脉搏动点和高效人工呼吸的技巧等。演示时长15 min。(3)课后答疑。建立QQ群为学生提供心肺复苏操作视频和答疑,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图1 传统教学流程图

1.3.2.2试验组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学生和教师同时进行技能操作,并分小组进行情景模拟练习。见图2。(1)课前导入临床案例。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导入真实临床案例。(2)教师讲解和现场演示。同1.3.2.1中(1)和(2)部分。(3)小组讨论。3人成组进行讨论。内容包括:①梳理和回顾临床案例和心肺复苏要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心肺复苏操作流程;②讨论现实急救场景,全面评估患者,强调要保持冷静、理智情绪;③保护好现场环境,避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④选择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位置,如选择硬质路面,远离河面或者快车道。讨论时长15 min。(4)体验心肺复苏操作。学生在创设的情境或氛围中练习,利用模型人模拟心肺复苏,学生切身体会现实场景的紧迫和心肺复苏操作的技巧,强化记忆胸外按压部位、深度和频率等操作要点,熟悉操作流程。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操作时长30 min。(5)操作考核。模拟练习完成后,教师按照统一的操作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6)课后答疑。同1.3.2.1中的(3)。

图2 体验式教学模式流程图

1.4 观察指标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掌握情况。通过王李云等[10]人编制的《大学生群体心肺复苏知识、技能调查问卷》和技能考核评分表评估。(1)《大学生群体心肺复苏知识、技能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心肺复苏知识、技能得分、培训满意度3个维度,共32个条目。单选题每题3分,多选题每题5分,共计100分,60分为“合格”。采用集体答题式问卷调查。(2)技能考核评分表,以口述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答题。评估内容包括环境安全、操作者体位、意识判断等,满分100分。本部分采用一对一技能考核。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两组年龄、性别、信仰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得分培训前,两组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得分均升高,且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培训前后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分分)

3 讨论

目前,我国旁观者心肺复苏的执行率远低于国际水平[6]。美国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能单独完成基本的初步急救操作,而国内急救知识知晓率尚不足1%[11]。我国急救培训发展起步较晚,城乡差别巨大,但一线城市居民的急救基础知识普及率也偏低[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前,学生对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知晓率低,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意愿不强,与李瑞丰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首先,大学生普遍对心肺复苏的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听说但并不了解具体步骤。其次,我国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将心肺复苏作为教育重点在非医学类大学生中推广,社会中也缺乏一些统一、先进的培训模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非医学类大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和体验式教学模式培训后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操作得分均有提高,且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这与先前的研究[9,14-15]相符。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技能操作平均得分为94.83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86分,对照组中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均低于试验组。在按压深度和频率部分,试验组有60%的学生为满分,对照组仅20%的学生取得满分。体验式教学模式加入了视频导入案例部分,加深了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室颤发生时的紧迫场景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于教师讲解。同时体验式教学模式可在视觉、听觉和触觉方面共同作用,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根据案例,在模型人上进行模拟操作练习,教师逐一对学生进行技能操作考核,让学生充分领会心肺复苏步骤中每一个关键点,强化了学生的记忆,也更容易发现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提高学生操作时的信心和施救意愿。

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核心,应加大对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健康中国行动》中已明确提出将急救知识纳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考核范围。在学生入学军事化训练中可增加简单的外伤急救内容,如骨折的复位、固定, 伤口的止血、包扎等。可在高校建立大学生急救科普社团,聘请当地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医生和护士为培训教师,定期为非医学类大学生进行集中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对培训方式进行优化改革,提升培训效果。同时加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鼓励大家将自己学习到的急救知识用到现实生活中。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非医学类大学生急救知识培训中的应用方法灵活,可以让大学生真正站在患者身边去感受和体验真实的心肺复苏应用场景,增加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共情能力和施救意愿,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医学类心肺体验式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医疗体育功能在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医学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探析
——以莆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例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心肺血管病杂志》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