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Gd-IgA1水平与IgA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的关系分析*

2021-08-24 03:01肖勇贺海东胡屏孙蔚倩徐旭东唐余燕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年4期
关键词:半乳糖糖基化尿蛋白

肖勇 贺海东 胡屏 孙蔚倩 徐旭东 唐余燕

IgA肾病(IgAN)是全球范围内也是国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约占肾活检患者的30%~45%,病理特征主要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镜下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水肿等症状。由于IgAN发病原因不清,基础机制未明,目前临床尚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法。临床医师通常将尿蛋白含量作为指导IgAN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大量蛋白尿(>1 g/L)提示肾脏病理损伤严重,肾功能衰退进展较快,需要积极干预。但是对于轻度蛋白尿(<1 g/d)的IgAN患者的治疗与预后,缺乏统一标准,尤其是在激素使用方面存有争议[1-4]。尽管肾穿刺是目前IgAN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最佳方法,但考虑其有创性及风险性,不宜反复进行,所以亟待寻找能反映IgAN病情的指标。本项目组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少量蛋白尿(<1 g/d)IgAN患者的治疗与预后研究,前期临床研究发现有一部分少量蛋白尿IgAN患者的肾脏病理改变较重,将这部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激素及常规ACEI/ARB联合治疗,作为实验组,一组仅给予激素及常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CEI/ARB)治疗作为对照组,随访3年,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尿蛋白量显著减少;中等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5-7]。该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临床蛋白尿量来指导IgAN的治疗及预后存在缺陷,一部分少量蛋白尿患者肾脏病理损伤严重,肾功能衰退进展较快,错失治疗时机,导致终末期肾病,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因此,寻找能反映IgAN病变程度和预后的无创性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异常糖基化的多聚IgA1(Gd-IgA1)被称为“致肾病IgA”,是IgAN的关键致病因子[8,9],而目前对于Gd-IgA1与IgAN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的研究较少,其能否反映IgAN的病情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Gd-IgA1水平与IgAN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激素治疗后反应的关系,为临床指导IgAN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前瞻性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科室住院的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保存于–80℃以备后续实验。实验分成三组,以肾活检证实为IgAN并同意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40例),以肾活检证实为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20例),以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作为空白对照组(20例),入选标准:年龄≥18岁,既往未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肾移植治疗,排除合并感染、肿瘤、妊娠等情况;eGFR均≥50 mL•min-1•(1.73m2)-1。所有标本均已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并得到闵行区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件号:2018-010-01K。收集上述三组外周血5 mL,离心并收集血清,同时收集IgAN激素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利用KM55 ELISA试剂盒检测上述血清样本中Gd-IgA1水平,收集临床生化指标资料,统计分析Gd-IgA1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并对上述IgAN患者的肾活检病理切片进行Haas分级,对分级结果与Gd-IgA1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

2 方法

2.1 主要试剂:患者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IgA水平为患者住院期间本院检验科检测,同时使用人半乳糖缺乏IgA1(Gd-IgA1)特异性抗体KM55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Gd-IgA1,购自日本IBL公司,批号1L-803,货号27600。

2.2 收集标本:所有患者活检当日清晨空腹采血5 mL,即时分离血清,吸入1.5 mL EP管,分装为3小管,贴好标签,放入–80℃冰箱保存备用。登记患者信息,确诊IgAN及膜性肾病的患者取出标本用于后续试验,入选IgAN实验组的患者均单用甲泼尼龙激素治疗,剂量根据体重计算(0.8 mg•kg-1•d-1)。患者出院后每2~4周门诊随访1次,治疗1个月随访时再次留取外周血5 mL,离心留取血清放入–80℃冰箱保存备用。

2.3 ELISA试剂盒检测:样本为上述制备的外周血血清;依据试剂盒说明书,先将标准品及血清样本各50 μL分别加入各孔中,然后每孔加入50 μL酶联亲和物,37℃温育60 min后,倒掉孔内液体;利用稀释的洗涤液反复冲洗5遍,加入显色液,室温下避光反应15 min,随后每孔加入终止液50 μL,酶标仪测定450 nm处的吸光度(A)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Gd-IgA1的水平,以mg/L作为单位。

2.4 相关性分析: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IgAN患者血清Gd-IgA1水平与24 h尿蛋白量进行统计分析。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及Graph Pad Prism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作图。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多个变量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呈非正态分布的数据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方法。

结 果

1 患者一般资料 实验组及对照组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IgAN组血清肌酐高于膜性肾病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膜性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及对照组的一般资料

2 各组血清Gd-IgA1水平 根据文献,采用KM55 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样本Gd-IgA1水平[9],与正常组(3.56±0.30)mg/L及膜性肾病组(3.40±0.41)mg/L相比,IgAN患者组Gd-IgA1(9.44±0.74)mg/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并且经激素治疗1个月后,IgAN患者Gd-IgA1(7.43±0.51)mg/L水平较治疗前下降(t=2.24,P=0.03)。正常组与膜性肾病组Gd-IgA1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1)。

图1 各组血清Gd-IgA1水平

3 Gd-IgA1水平与IgAN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的关系 通过相关性分析IgAN患者血清Gd-IgA1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关系,结果发现血清Gd-IgA1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70,P=0.006,R=0.49),提示血清Gd-IgA1与IgAN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相关(图2)。

图2 IgAN 患者血清Gd-IgA1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

4 不同Haas分型患者血清Gd-IgA1水平 为进一步分析Gd-IgA1与IgAN患者病情的相关性,依据Haas分型标准[10],将经肾活检证实为IgAN的4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Haas Ⅰ型、Haas Ⅱ型、Haas Ⅲ型、Haas Ⅳ型、Haas Ⅴ型,比较各组血清Gd-IgA1水平,结果发现Gd-IgA1水平与IgAN患者的肾脏病理分级相关,Gd-IgA1水平随IgAN Hass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图3)。

图3 不同Haas分型患者的Gd-IgA1水平

讨 论

由于IgA1铰链区糖基化缺陷(Gd-IgA1)在IgAN发病及疾病进展中有重要作用,国内外诸多研究小组关注Gd-IgA1的形成过程及机制。目前已明确,人体内的IgA分子具有两个亚型,分别为IgA1和IgA2,均可以单体(mIgA)和多聚体(pIgA)的形式存在。IgA1与IgA2的主要区别点在于IgA1具有铰链区,此铰链区由13个氨基酸组成,而每个铰链区又有6个O-聚糖位点,主要由苏氨酸和丝氨酸构成[11]。IgA1糖基化过程是发生在铰链区,通过β-1,3-半乳糖转移酶(C1GalT1)及其特异性分子伴侣Cosmc相互协同,由UDP-半乳糖载体将半乳糖转移至IgA1的β-1,3位乙酰基半乳糖胺残基上,完成IgA1的糖基化修饰。近年的研究证实Gd-IgA1是IgAN发生及发展中的关键致病因子,但形成Gd-IgA1的机制尚不明确[12,13]。研究表明,IgA1脱去过多的涎酸或(和)半乳糖称为低糖基化IgA1或异常糖基化IgA1,表现为O型聚糖链半乳糖基化程度降低,而N-乙酰半乳糖胺增加,这种改变很可能是由于β-1,3-半乳糖苷转移酶及其特异性分子伴侣Cosmc的功能变化及表达水平下降所致。该酶及分子伴侣活性降低时,单一N-乙酰半乳糖胺的O糖链增多,而半乳糖β1,3-N-乙酰半乳糖胺生成减少[14]。

目前研究表明,Gd-IgA1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导致IgAN发生及发展,一方面肝细胞表面脱涎酸糖蛋白的受体与Gd-IgA1的结合力降低,进而肝脏对血清中Gd-IgA1的清除减少,导致其在机体内浓度升高;另一方面血清中单体Gd-IgA1聚合为大分子多聚IgA1[15],促进了Gd-IgA1与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的结合,从而诱发一系列炎症免疫反应,最终导致肾小球系膜区Gd-IgA1沉积及IgAN发生。

此外,研究表明,IgAN发病率及严重程度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导致肠道屏障破坏,有利于毒素经肠粘膜吸收入体内,激活肠粘膜结合淋巴组织(GALT),促进局部B淋巴细胞增殖,从而Gd-IgA1分泌增多,最终导致肾小球系膜区IgA1沉积及IgAN发生[16]。已有研究报道,空肠弯曲菌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数量增加时可导致IgAN,IgAN患者血清中也常检测到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17]。小鼠体内研究证实,异常糖基化多聚体IgA和针对共生菌的特异IgA抗体大量存在于IgA肾病转基因小鼠血清中,异常糖基化多聚体IgA则会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引起IgAN发病[18]。所以,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Gd-IgA1产生的原因。前期研究中我们同时分析了IgAN患者与正常健康人肠道菌群的变化,发现IgAN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有益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及酪酸梭菌数量减少,而有害菌如梭杆菌、埃希氏杆菌及克雷伯菌数量增加。

本研究共纳入经肾组织活检证实的IgAN患者40例,膜性肾病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20例,结果表明,IgAN患者血清Gd-IgA1水平升高,与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经激素治疗1个月后,IgAN患者Gd-IgA1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在IgAN患者中,血清Gd-IgA1水平随Hass分级的增加而升高,提示血清Gd-IgA1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IgAN患者肾脏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激素治疗后Gd-IgA1水平较之前下降,此部分患者24 h尿蛋白量较之前减少,而正常组与膜性肾病组相比,Gd-IgA1水平无统计学意义,因此Gd-IgA1有可能成为IgAN诊断及治疗的监测标准。

综上所述,血清Gd-IgA1可以为不能行肾组织活检的患者提供一个初步诊断IgAN及判断预后的新方法,其在诊断IgAN患者的应用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由于研究经费的限制,本实验收集的标本量较少,观察时间尚短,希望能有更多较大规模的类似研究,尤其是纳入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等研究,为改善IgAN的治疗监测及判断预后开拓新方向。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半乳糖糖基化尿蛋白
响应面法优化高抗氧化麦芽糊精糖基化乳清浓缩蛋白的制备
O-GlcNAc糖基化修饰调控炎症信号通路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及死亡的预测价值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如何应对半乳糖血症
揭示玉米黑粉菌新的致病机制(2020.4.21 植物微生物最前线)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含辅酶Q10和洛伐他汀的红曲胶囊对老年性骨质疏松大鼠腰椎骨丢失的改善作用
橘络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