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21-08-23 04:59马世霞
考试周刊 2021年63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语文教学

马世霞

摘 要:进入小学阶段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难度加大,为了在小学教育中规正小学生的行为,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水平,教师应在教学中进行相关的德育教育渗透,以便利用德育教育内容的提前渗透,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小学生的思想与个人行为产生改变。按计划编排语文教学内容,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思想问题的同时,减少固有教学内容对学生个人发展的限制,拓宽学生的思想深度,加强德育相关内容的教育培养,可为大部分时间只能坐在课堂中学习的学生,提供维度更广泛的教育内容。基于此,文章就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思想进行探讨,并对相关的德育教育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一、 引言

过于强调知识结构的教育课堂不利于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枯燥的学术会伤害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削弱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了保证教学课堂中的知识容量,并扩大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思维形态的影响,达到提高小学生德育思想观念的目的,教师需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德育教育元素。强调知识的丰富度外,保护小学生的创造性。可见,教师选取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小学生提升德育水平的基石,也是拓宽学生学习范围的有力保障。利用更具教育价值的教学工具进行德育内容渗透,是进行知识传输的关键,也是教师增加教学丰富性的主要途径。最后,扩充教育内容的范围,并增加相关的教学活动,降低过多的知识概念,可让小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里得到更多的德育内容渗透,并在知识学习与教师的语言引导中得到良好的德育发展。因此,从小学语文教材开始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变化,可在知识内容传导时,通过更为多变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为小学教师的德育教育提供相关的内容支持。也就是说,重新进行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可在教学中逐渐渗透德育教育内容。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

(一)智育与德育的教育关注差异明显

通过基础知识内容的教学传输进行德育教育是具有科学价值的,因为德育教育内容与智育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并不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成绩出发判定小学生的个人素质不具备合理性,这是德育与智育教育的评价方法不同所致。可见,根据智育教育的知识转化效果,进行德育教育的研究,无法收集更为可靠的教学数据,转变德育渗透方法,更无法通过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这种教学模式会产生以成绩为标准进行教学判断的问题,进而使小学教师不得不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波动,改变相关的教学策略,这导致了整个教学课堂缺乏德育相关的教育内容。可见,由于教育关注方向的差异,会产生教学课堂中德育教育内容缺失的问题,在教育中一旦忽视德育渗透相关的内容,就会降低学生思维发展的整体性,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课堂中德育与智育之间的教学比重是影响其能力发展与思维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举措缺乏

德育渗透的效果与教学的整体节奏相关,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进行德育相关内容的融入,可使小学生在知识内容的学习中,得到德育相关内容的渗透。只有改变传统课堂中的教学结构,让小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才能使德育教育的语文教学渗透成为可能。然而,当前的教学课堂节奏更强调知识内容的丰富性,这不仅会导致小学生缺乏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还会使小学生的德育发展受到限制。可见,课堂中教育主体的变化会影响德育教育渗透的效果,只有根据小学生年龄组成的不同,控制教学结构渗透德育知识,才能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加,为其德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带来显著的变化。为此,教师在改变教学主体时,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并根据知识内容的变化,引入相关的德育教育内容,提升小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外,利用翻转课堂等教学媒介,引发学生的共情,可使教学课堂以小学生为主体,通过知识内容的解释与德育知识的类比渗透,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动力。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德育知识传授

语文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文化覆盖性,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研究可在教学中增加德育教育的内容,使知识内容逐渐影响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同时,根据语文教材内容的实例,易于对抽象的德育教育内容加以具现化举例,并在教学内容中进行德育思想的延伸,能够对小学生不良的个人行为加以预防,使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能力发展起到帮助。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完成知识教育的延伸,便于教师使用教材内容所展示的实例解释德育思想,以此减少德育渗透的阻碍,使小学生在相同的教学时间中,根据教师提供的德育实例获得更好的发展。综合以上对语文教育因素的分析,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其思想与意识形态的发展尚不成熟,其对于德育教育中内容的敏感度也会更高,以此为基础思考语文教学的更多可能,可使德育教育借助知识教育的进行得到持续的渗透。最后,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需要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研究更多德育教育的教学融合途径,以便发挥德育教学渗透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效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在理论知识教育时应极尽所能渗透品德相关的概念,让小学生在语言知识与语言文化的学习中得到更多德育知识的渗透。

(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德育教育缺失使得小学生的个人素质发展变得迟缓,现在手机等智能设备对小学生思维思想的影响相当大,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不仅对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带来了改变,也对德育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教师在语文课堂渗透德育思想时,需要重视这方面的内容。德育思想的养成,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德育与智育的双重培养策略,能够加强教学内容的教育层次感,开展与学生思维发展相互联系的德育教育活动能在具体实践中,减少德育与智育教育之间的差异性,打破两者间的教育界限。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同时,为了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制订出详细的德育培养路线,保证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時,促进知识课堂中的内容丰富度,教师应利用智育教育内容的研究,改变智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教育界限,使知识教育内容成为德育思想渗透的载体,以便在小学生性格、价值观念、个人品格等方面发挥德育教育的效果,使小学生的成长路线更为全面。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德育教育语文教学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