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 消化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无过量饮酒史,以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内脂肪蓄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含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等病理过程,NAFLD患者多表现为疲乏、食欲不振、肝区胀满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目前临床治疗NAFLD多以保肝为主要目的,其中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作为临床常用保肝药物,可有效修复肝损伤,但部分患者使用后,仍未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需优化治疗方案,提高疗效。相关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NAFLD疾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作为微生态活菌制剂,可有效修复肠黏膜屏障,调节机体脂质代谢紊乱,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效果[2]。本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108例N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NAFLD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108例N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男27例,女27例;年龄28~73岁,平均(50.18±10.95)岁;病程1~7 a,平均(4.09±1.44)a;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5~26.7 kg·m-2,平均(25.04±0.67)kg·m-2。观察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26~70岁,平均(48.07±10.39)岁;病程1~8 a,平均(4.59±1.67)a;BMI 23.2~26.5 kg·m-2,平均(24.86±0.62)kg·m-2。两组性别、年龄、病程、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河南大学郑州颐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3]诊断标准;②无饮酒史;③男性每周摄入乙醇量<140 g,女性每周摄入乙醇量<70 g;④无认知、沟通、阅读障碍;⑤无精神疾病。(2)排除标准:①酒精性肝炎;②肝豆状核变性、嗜肝病毒感染;③合并恶性肿瘤;④肝硬化失代偿期;⑤全身感染性疾病;⑥甲状腺功能减退;⑦其他胃肠道及肝胆疾病;⑧合并呼吸、血液、泌尿系统等原发性疾病;⑨近1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益生菌等影响肠道通透性的药物;⑩严重心血管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10],每次456 mg,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每次630 mg,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疗效[4]显效:实验室指标降低≥50%,B超检查肝回声正常,BMI≤25 kg·m-2。有效:实验室指标降低10%~<50%,B超检查远场肝回声密集增强,BMI有所降低但未降至25 kg·m-2。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将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4.2肝功能 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以3 900 r·min-1转速离心15 min,离心半径为12 cm,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水平。
1.4.3肠道菌群 留取患者粪便标本,采集1~2 g粪便标本放置于无菌密闭粪便盒中,30 min内送检。向粪便标本盒内加入4.5 mL生理盐水,以灭菌稀释液稀释至10-8,混合均匀,取50 L标本滴至不同培养基上,置于35 ℃孵育箱中培养24~48 h,后加入厌氧罐,调整孵育箱温度为37 ℃,培养48~72 h,记录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水平。
1.4.4不良反应 记录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
2.1 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肝功能治疗前,两组GOT、T-Bil、G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OT、T-Bil、GP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GOT、T-Bil、GP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2.3 肠道菌群治疗前,两组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肠杆菌水平均降低,肠球菌、双歧杆菌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水平比较
2.4 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腹泻1例,腹胀1例,恶心、呕吐2例;观察组出现腹泻2例,腹胀2例,恶心、呕吐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6/54)]与对照组[7.41%(4/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1,P=0.507)。
NAFLD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肠道菌群功能失调,可导致肝细胞分泌大量炎症因子,诱发肝硬化,严重者可进展至肝癌[5]。因此,给予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NAFLD发病与肠-肝轴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进而诱发肠道菌群失调,致使革兰阴性菌增殖过度,引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损伤肠黏膜,增加肠道通透性,损伤肝细胞,促进炎症因子分泌,损伤肠黏膜屏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临床认为保护患者肝功能,提高肠黏膜屏障功能为控制NAFLD进展关键所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作为临床治疗NAFLD的常用药物,虽特异性与细胞膜结合,稳定细胞膜,调节肝能量平衡,有效修复受损肝细胞,促进肝组织再生,但长期单一使用,易提高患者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欠佳[6]。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NAFLD,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GOT、T-Bil、GP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是复方微生物制剂,其主要成分粪肠球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菌群可于口服后可定植于肠道内,充分补充肠道有益菌,进而促进正常微生物将其转换为活的微生物,增加机体抗菌物质分泌,抑制多种病原菌,减少氨与内毒素生成,调节肠道菌群紊乱,平衡肠道微生态,补充肠道正常菌群[7]。另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通过修复肠道黏膜上皮细胞,改善肠黏膜屏障,促进脂质代谢,抑制潜在致病菌生长,改善机体免疫损伤,达到提高治疗效果、恢复肝功能的目的。
肠道菌群数量庞大,根据对人体的作用,临床将其划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及中性菌,各种菌群均具有一定的数量,相互制衡,形成生态平衡,构成肠黏膜重要生物屏障及免疫屏障,确保肠黏膜完整性,有效预防肠腔内毒性物质侵入体内。但相关研究表明,发生NAFLD时,患者肠道内有害菌群数量异常增多,可诱发肠道内菌群紊乱,损伤微生物保护屏障,大量肠腔内毒素被释放,进入门脉系统,诱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同时刺激炎症介质释放,损伤肝细胞[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肠杆菌水平较对照组低,双歧杆菌水平较对照组高。可能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通过产生短链脂肪酸,调节肠道菌群,修复受损屏障,同时促进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生成,减少肠源性毒素分泌和炎症因子释放,调节机体代谢平衡,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NAFLD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稳定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