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摘要:自读课文是部编语文教材中不可忽视的学习内容,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这些文章能让学生积累新鲜典雅的词汇,学习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用法的语句,感悟文章丰厚的意蕴,把握构思巧妙、手法多样的写作技巧。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一课一得,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自读课文 价值 引导 语文素养
在部編教材中,阅读文章分为两类:一是教读课文,这类课文教学内容丰富,可教的点多,难度大,大多还是传统名篇;二是自读课文,有的教师认为这类文章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通过学生的自读就可以掌握。以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四篇课文,两篇教读课文,两篇自读课文。前两篇教读课文,鲁迅的《社戏》和贺敬之的《回延安》是名家名篇;后两篇自读课文是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和吴伯箫的《灯笼》。刘成章与吴伯箫的文学地位无论如何也无法与鲁迅、贺敬之相比,这毋庸讳言。但这是不是说这两篇自读课文的学习价值较低,可以轻忽对待呢?我看不是。
那么,自读课文的学习价值体现在哪里呢?接下来以《安塞腰鼓》《灯笼》为例,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能让学生积累新鲜、典雅的词汇
学习语文,首先要积累词汇。《安塞腰鼓》中就有不少于20个典雅、学生生疏的词语,如“羁绊”“蓦然”“亢奋”“晦暗”“戛然而止”等。这些词语是生词,学生不会读,更不会解释。对这些词语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还有“大彻大悟”“叹为观止”“奇伟磅礴”等成语或四字短语,使学生掌握这些词语,可以让其了解中华文化知识,使自己的语言凝练典雅,有文学修养。《灯笼》中的一些词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和地方色彩,如“幽悄”,它是一个表现力很强的词,是“幽深寂静”的意思,若学生学会并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上,可以增加文采,使文章增色;“未始”是一个文言词语,使用这样的词语,能使文章简洁;“马前卒”“家来”“灯学”这些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使文章显得真实、富有地域和时代特征,突出了作品的风土人情和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二、能让学生学习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用法的语句
《安塞腰鼓》开篇“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独句成段,这是名词性短语,“茂腾腾”是陕北方言,意思是充满活力、干活卖力的青年男子。这是一个特写,热烈而奔放,显得新奇,自然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独词成句、成段的还有“但是”“你看”“好一个安塞腰鼓”等。这些独词句独特大胆、标新立异。独词成段,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节奏强烈,有语言的冲击力,让人浮想联翩。这些独词段有的使静态的描写转为动态的描写,如“但是”;有的在文章结构上,是段落层次的标志,如“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的独词段强化了文章的内容,直接、强劲,让你不得不跟随着作者的文章看下去,如“你看”。
作者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反复、夸张、拟人等。排比句的使用,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特点,突出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而不可遏止的情景。比喻、反复的修辞,则表现了安塞腰鼓巨大的声响和磅礴的气势。
作者使用了很多的感叹句。比如“好一个安塞腰鼓!”“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的土层啊!”这些感叹句的运用,使语言热烈激昂,每一个感叹号仿佛就像一只挺立的鼓槌,将全文的气氛推向高潮,将安塞腰鼓彻底融入了黄土高原之中,使天地为之动容。读者很容易被作者的情绪感染。
吴伯箫的《灯笼》,具有典雅、蕴藉之美。语句大量使用典故、化用古诗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如“灯下蛾”化用了飞蛾扑火的典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是明清章回体小说中常用的概括性词句。“忘路之远近”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金吾不禁”借用唐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雪夜入蔡”源自《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的故事;“萧萧班马鸣”出自李白的《送友人》;等等。
《灯笼》中大量短句的运用,如“族姊远嫁,大迎大送”等,既有语言的声韵之美,又有深厚的意味和情味,让语言凝练、含蓄、典雅。
三、能让学生感悟文章丰厚的意蕴
《安塞腰鼓》写的是陕北安塞的一种地方民俗——打腰鼓,展示的是西北高原的风土人情,但作者不仅表现安塞腰鼓的特点和西北高原的地理风貌,更表现西北高原人民的精神面貌。写“物”是次要的,写“人”才是主要的。就这篇文章的主题来说,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能够读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得到不同的启发。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灯笼》回忆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如果作品的主题仅限于此,那么其立意也就很普通,但作者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体现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投身于正义事业的决心和爱国情怀。这就使文章的主题升华了,具有那个时代的正能量。
两篇作品,主题都很深刻,需要认真品味挖掘才能真正体会出来。通过对这类文章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文章意蕴的丰厚,启发他们写文章时如何通过不同的事物、事例提炼出高妙的立意,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能让学生熟识构思巧妙、手法多样的写作技巧
《安塞腰鼓》构思奇特,不走寻常路。文章从“茂腾腾的后生”写起,突出他们的朴实无华和茁壮,具有原始的、热烈的生命,这样的生命奔腾踊跃于黄土高原上。接下来是对后生们的腰鼓表演的正式描写,突出他们豪放而强壮,元气淋漓,可以释放出奇伟磅礴的力量。这样写大气磅礴,气势酣畅,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
《灯笼》在构思上“形散而神不散”,把早年与灯笼有关的人、事熔为一炉,看似东拉西扯,其实构成了一个整体。课文一方面叙事,另一方面抒情,有关“灯笼”的叙事组成一个序列,所抒发的情感又成为一条线索。“事”与“情”交织在一起,并行而下。
这两篇散文都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安塞腰鼓》对黄土高原的景物、人物和人的活动有非常生动的描写。文章还有不少的议论句和抒情句,揭示了高原后生的精神、胸襟、激情,抒发了对高原后生和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灯笼》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给读者以更多的形象感,点明段意、文意的抒情句、议论句虽然较少,但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比如在课文末尾,在叙述“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将军在挑灯看剑”以及历史上几位保家卫国的将领之后,顺势发出誓言:“你听。正萧萧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这是议论,抒发情感,表明心愿。最后一段同样是议论:“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顺承上一段的意思,进一步抒情明志,强化了课文的主题表达,提升了课文的思想境界。如果舍去最后一段,仅有上一段的抒情明志,那么情感表达过于隐晦,文章主旨趋于混乱。
两文还运用对比、类比等创作手法,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可以这么说,自读课文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之作。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自读,让学生做到“一课一得”,而不追求面面俱到,对文本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进行深钻细研,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