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作业生活化设计策略

2021-08-16 01:24吴正耀刘功名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5期
关键词:阅读传统文化生活化

吴正耀 刘功名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一个完善的人,就应该从童年开始,小学时期正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期,中国传统文化为学生带来感知美、赏析美、创造美的神秘元素,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因此,笔者历经一个教学大循环阅读实践探索后,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达到了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传统文化 生活化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二十余年的教学经历使我们深信:思想上的互动契合学生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为了童年应得的美好”十年了,回想自己的语文教学,自己在儿童阅读上又做了些什么呢?

假期的到来,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开始焦虑,开始思考:怎样在寒假期间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语文学习,让师生依然能够像在教室里那样“心心相印”?有图有真相的阅读、“阅读打卡”、“喜马拉雅”朗读,一场语文假期作业生活化如火如荼地展开了。2020年1月24日—2月18日,25天,不长也不短,家长、教师每日见证、记录着孩子阅读的足迹,实实在在地跟随着他们,走进白纸黑字的文字世界里。

一、阅读说说,行走中的生活化阅读

1.随意一隅,定格最美的阅读姿态

因为是寒假,家长给孩子安排了一些旅行,于是就有了在异国他乡留下读书剪影的黄子恬、吴翌凡同学;有坐在飞机上还手持书卷的孙艺轩、崔雅君同学;有坐在乡间奶奶家青砖灰瓦门前的胡一诺、陈亚鑫同学,有在24小时合肥新华书店的书架边席地而坐的李常昱同学,甚至在医院等待刚出世的小妹妹的张成宇同学,还有更多的,是在自己温暖的书房里徜徉书海的孩子们,他们一张张生动美好的剪影演绎着这个寒冷冬季里读书人最美丽的姿态。班级群里的家长和孩子们,每天都会跟随着阅读人的引领去免费旅行,看到了迷人的黄山村落,白雪皑皑的蜀山景致……

2.阅读说说,文字和思维的自然碰撞

更妙的是孩子们在图片上方的阅读说说,从最先的三两句到整段整篇。如万尤恩同学阅读《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她写道:“原来数字里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就像刘谦的魔术一样奇妙无穷。”高竞天同学阅读《数学西游记》后写道:“我学到了许多数学知识和语文的一些写作方法,原来在阅读的世界里,学科之间是亲密的、相连的。”杨轶涵写自己在书店的所感:“在喧闹的新华书店里,我的心却宁静无比。因为它已经沉浸在这浓浓的书香味里,我和书中的主人公在一起玩耍,一起战斗,一起欢笑。此刻,我觉得团结与合作是不可征服的力量,而互相争斗却只能损耗自己。”黄子恬同学的说说中写道:“今天我继续读高尔基的《在人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在多么黑暗多么艰苦的环境中,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能发现希望的曙光。”學习是一个需要发酵的过程,阅读的发酵就是读书后,有一个内省、消化,然后形成文字性的思想。读书明理,自然抵达。

3.涉猎深广,莫轻少年读书郎

在引领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阅读领域涉及范围广泛,中国古典文学有四大名著类,艺术方面有丰子恺的《学画回忆》,校园生活类有《强盗学校》,世界名著类有《大卫科波菲尔》《复活》等。有些学生爱读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三国考古笔记》《史记》和斗智斗勇的侦探小说,也有同学喜欢班级自编的阅读教材《太阳花开》。高品质的阅读,能够保障他们在最纯真美好的岁月,心怀阅读,把语文学成想要的模样。

4.教师回复,传递语文迷人气息

五十多个孩子,五十多个家庭,一百多位家长,一名语文教师,在这个寒假里一起携手分工:家长给孩子提供阅读环境和留存,孩子们自主选择书籍和阅读,教师对每天上传的图片,一对一的评价和关注。在清晨,在午后,抑或在深夜,孩子们认真读书的模样,温暖着这个寒冷的冬天。这次酣畅淋漓的语文阅读作业,实现了“家校共育”,能在第一时间做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让阅读直抵我们的灵魂深处,去引领着孩子们明白人性中最美好、最优秀的品质如同果实上的粉霜,只有最为精心地对待才能得以保存下来。借助着浓浓的新年气氛,我们没有远离,没有生疏,因为阅读,我们成了寒假里日日联系的挚友。

5.赤心为师,幸福教育水到渠成

(附:家长发送给教师的《阅读总动员》节选)

我来自农村,上小学前没接触过书本,上学后除了课本也没有其他任何读物。到了高中,同桌的县城同学给我带了本《茶花女》,我才接触到“阅读的世界”,但终究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这一“劣势”在我参加工作后慢慢显现出来。有一次和同事一起宴请客户,看到同事和客户侃侃而谈,天文、地理、历史无所不知,虽然我自诩嘴不笨,但“无聊”的说笑始终显得肤浅和苍白。那一刻,我意识到了课外知识的价值和重要性。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我更没有方法,一味地认为那是学校老师的事儿。

说心里话,班级的假期阅读活动,我一开始并没有当回事。像这种教师在寒暑假对学生提出开展阅读的要求久已有之,只不过这次稍微新鲜一点。可是后来活动的进展及效果出乎我的意料。刘老师整个假期甚至是春节期间,都坚持逐一为每个孩子点评。这些确实令人钦佩和感动!就这样,学生和家长的阅读热情都被点燃了。本项活动的发起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管理”和“执行”上。这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并能持之以恒,请允许我给刘老师这种为师之心点赞。

二、阅读花开,“小荷已露尖尖角”

六年一个循环,借助阅读文本和生活化阅读激发了孩子们写作的因子。暑假“读一本好书”中,他们的文章屡屡获奖已达六十多次;他们的作品,也多次刊发在省级报刊和儿童读物上。

例如《餐桌的伤痕》《大自然节》这两篇文章里,传达的是小作者小小年纪却有着一颗播种幸福的心。是什么教会他们思索与感悟?是高品质的阅读。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在儿童阅读的今天,有肃然起敬的阅读守望者,有教学一线上平凡的语文老师们,我们心甘情愿地做“那个点灯的李利”,去照亮儿童阅读的那片天空。

三、阅读补充文本给语文教学带来的一些反思

读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寻求自我精神意识的一个支点。泱泱华夏,五千年文化滋养着、浸润着我们的语文课堂,唯一要我们教育者做的就是靠近她、喜爱她、坚守她。六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一路摸索,清醒地保持着对阅读的敬畏,收获了孩子们良好的阅读能力,幸甚至哉!漫漫学习路,我们本着教育的初心,引领学生高品质的阅读,让语文学习变得“神采飞扬”。

参考文献:

[1]田本娜.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时效性[J].教育学术月刊,2008(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孙娟.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初探[J].安徽文学,2010(09).

猜你喜欢
阅读传统文化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