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传统纺织印染工艺中的墩头蓝纺织技艺,文章采用田野调查结合传承人访谈和留存实物资料分析,从技艺特点、织染原料、图案、色彩四个方面对墩头蓝纺织技艺艺术特征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根据其特征进行了产品开发路径探析。研究表明:墩头蓝织染具有技艺高效严谨、就地取材织染原料、图案简约大方、色彩自然清新的特点,基于非遗活态传承语境下,工艺创新需守中求变,拓宽产品应用范围,塑造墩头蓝品牌形象是其产品开发的主要路径。通过对墩头蓝织染技艺艺术表现特征和产品开发路径探析,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墩头蓝织染技艺,为其传承方向提供參考依据。
关键词: 墩头蓝纺织技艺;技艺特点;织染原料;图案特点;色彩;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 TS941.12;J523.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7003(2021)07008305
引用页码: 071201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1.07.013(篇序)
Analysis on technical and artistic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Duntoulan textileand product development path
YANG Xiaoli
(Department of Artistic Design, Guangdong Polytechnic, Foshan 528041,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untoulan textile technology in the traditional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process,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inheritor interviews and data of retained material objects was used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echnological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Duntoulan textile from four aspect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weaving and dyeing materials, patterns, and colors. Besides,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path was explored according to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research shows: Duntoulan weaving and dyeing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fficient and rigorous techniques, local weaving and dyeing materials, simple and generous patterns, natural and fresh colors. Based on the contex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process innovation needs to be changed while expanding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products. Shaping the brand image of Duntoulan is the main path of its product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Duntoulan weaving and dyeing technology and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path, we hope to better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Duntoulan weaving and dyeing technology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ts inheritance direction.
Key words: Duntoulan textile technology;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weaving and dyeing materials; pattern features; color; product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 20201230;
修回日期: 20210610
基金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9LN23)
作者简介: 杨晓丽(1981),女,讲师,主要从事非遗传承及纺织产品设计相关的研究。
墩头蓝纺织技艺是传统纺织印染工艺的一种,2015年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保留了岭南地区传统纺织染整技艺的精髓,国内对其的研究以工艺研究为主,地区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等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关于非遗传统手工艺墩头蓝纺织技艺艺术表现特征的研究较少,杭海等[1]在《采蓝——跨文化语境下的传统工艺调研与实践》中对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中国、印度、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的蓝染工艺现状进行考察,提出简单冠以非物质文化或传人等方法无法解决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问题,设计介入及生产组织销售路径才是改变其传承现状的关键。目前,对墩头蓝纺织工艺的当代发展模式的尝试还只停留在图案变形、仿古等方向,缺乏对墩头蓝纺织工艺艺术表现特征及文化探源的研究。笔者从墩头蓝纺织技艺制作流程出发,探寻墩头蓝纺织技艺从技艺到图案、原料、色彩等方面的艺术表现特征,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探究,以期为行业寻求墩头蓝产品开发的设计者提供新路径,促进墩头蓝纺织技艺传承、发展与保护。
1 墩头蓝纺织技艺概述
墩头蓝纺织技艺是曾氏家族自明代中期迁居和平县彭寨镇墩头村后,利用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发展棉纺织印染技艺,其制作工艺延续了当地传统棉纺织技艺。经过曾氏家族数代从原料处理、织造工艺、后期整理等各个方面的工艺优化,规范化生产,面料成品具有结实耐磨、风格简约清爽、手感挺括柔顺、颜色色牢度高等优点,多以素色为主。采用经纬交叉、纵横交错编织而成,代表性的有“墩头蓝”“墩头乌”“墩头红”。墩头蓝即用大蓝提取的靛蓝染制而成的蓝色面料,墩头乌是采用靛蓝和铃木提取的染料进行套染而成的蓝黑色面料,墩头红是采用茜草为原料染制而成的红色系面料。由于面料质量上乘,因此行销和邑及邻县各墟镇,由水路远销龙川、惠州、东莞、广州等珠三角地区,由陆地古道远销至韶关、江西、福建、湖南等地[3]。受现代纺织业的冲击,机器织造面料逐渐替代传统纺织面料,传统植物染料被易于着色和固色的化学染料所取代,与全国各地的传统纺织技艺一样,墩头蓝纺织技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当下,自广东省墩头蓝纺织技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该工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传承,其中以曾春雷先生最具代表性。根据曾春雷先生收集的现有遗存面料及复原面料可见,墩头蓝面料图案和样式比较传统,产品以土织布及小批量生产的旅游纪念品为主。据曾春雷先生介绍,目前会做墩头蓝织染技艺的传承人人数稀少,年龄偏大,面临失传的可能性。墩头蓝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制作工艺延续了中国传统纺织染色技艺,代表了岭南客家服饰文化,被广泛应用于群众的生活,兼具历史价值与实用价值[4]。
2 墩头蓝面料的艺术特征
墩头蓝纺织技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类别为传统技艺,是当地人民长期实践积累总结的手工技艺,在现代纺织业发展之前,全国人民生活所需物品基本依靠自给自足,纺织技艺是中国男耕女织农耕文明的重要体现,其技艺、图案和色彩等都反映出当时的审美情趣,墩头蓝面料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与经济效益的产品。
2.1 高效严谨的技艺特点
笔者通过在墩头村以前的“织染坊”敦厚围走访调研,根据墩头蓝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曾春雷先生的口述与现场演示了解到,其工序包含纺、耕、织、染、踹五个环节,有近三十余道工序,如图1所示。“纺”包含了从种棉到纺棉纱,是纺织原料的初步处理和纱线的制作;“耕”实际包含的是从纱线前整理到纱线上机前准备的过程;“织”指的是将纱线进行穿综、上机、织布、下布面料织造过程,其中穿综是将纱线穿筘的过程,“掉缤索”(客家话)指的是将提综的组件连接好,“打纱录”(客家话)指的是对纱线进行分组梳理。根据面料花色不同,通过先染后织或先织后染进行织造;“染”包含了从大蓝种植到靛蓝提取及染色、固色的流程;“踹”是墩头蓝面料后期整理的过程,运用元宝石通过人工辊压使面料达到平整,并调整纬斜的作用。通过以上制作工序的了解和分析,墩头蓝高效严谨的技艺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织造器械的改良上,每道工序都有相应的器械辅助,织造过程有标准可循,遵循着高效严谨的织造要求。制作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织造器械,如纺纱采用的是更符合人体工学的卧室纺车,耕纱有一定尺寸的整经架与经纱架。从遗留下来的器械可以看出,它与家庭自给自足的织布器械相比,规模更大,为了加快织造的速度,将织机上的飞梭进行了改良,减少人工传递飞梭造成失误,影响织造速度;在织造过程中,每个步骤都有一定的标准,操作更为严谨,如织布时需腰勒及皮带,双脚协调踩下踏板,两手拋接布梭,经纱、纬纱交织;兼推挽撞椎,全神贯注,以减少撞纱及跌梭。
二是墩头蓝纺织技艺的传承方式上,墩头蓝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村规。从村里广为传唱的歌谣“嫁郎爱嫁墩头郎,又会织布开染房……”[4]中不难看出,墩头村的染坊是以男性为主导,并且是以作坊的形式存在,与传统的家庭男耕女织有根本的区别,其传承的方式与大多数手工艺传承相似。
2.2 就地取材的织染原料
墩头蓝出产于东江流域彭寨小盆地,那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自然染料来源丰富,因此传统手工业历来兴盛。墩头蓝面料以自家种植的棉花和麻为原料,运用经纬交织的方式进行织造,染料来自本地种植或野生的大蓝、铃木、茜草等,墩头蓝面料从明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生产,就地取材的织与染,节约了生产的时间和成本。不同气候生长下的材料造就了墩头蓝与众不同的蓝色和织物面貌。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通过对叶、花、子的分類,蓝草通常分为马蓝(冬蓝)、木蓝(槐蓝)、崧蓝(茶蓝)、蓼蓝四种,墩头蓝所采用的原料为马蓝,是传统靛蓝植物染色工艺中的一种,靛蓝的提取与贵州、云南、浙江等地的植物染一致;铃木为生长在当地的一种常绿灌木,果实用于固色或套染;茜草既是中药,也是中国传统植物染料的重要一员,古称茹蔗、地血,早在商州时期已经是主要的红色染料,主要用于丝织物的染色,墩头蓝的红色织物就是用茜草染制而成(表1)。
2.3 简洁大方的几何形图案
墩头蓝纺织技艺作为当地传统纺织技艺的一种,棉纺织传承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岭南地区传统纺织染整技艺的精髓,墩头蓝纺织技艺图案发展与织造工艺和染色工艺息息相关。墩头蓝面料主要用于服饰和生活用品,起始之初为自产自销,因其出色的染色工艺,以及曾氏家族的大力发展,从最开始的蓝白单色织物,发展成了墩头蓝、墩头乌、墩头红等面料。随着先染后织工艺发展,出现了运用蓝、白、红纱线织造出一系列几何形图案,面料呈现出简洁大方、简约和谐的艺术特征。
中国传统图案的造型是人民在常年劳作中,集合了智慧和实践所得,具有明显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有着丰富的民族语言,在朴素、单纯的同时又富有生趣[5]。中国传统图案尤其擅于联想,从现留存下来的对各种图案的叫法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生活的向往[6]。墩头蓝面料纹样的构成以直线、长方形、正方形为基础元素组合而成的几何图案,根据墩头蓝非遗传承人曾凡德的口述和现存面料的分析,墩头蓝现在面料除了素染织物外,主要的几何纹面料还有芝麻布、长流水花布、井兰花布,如表2所示。
2.3.1 长流水花布
水是万物之源,流水有源源不断、生生不息之意。条纹类的面料在织造过程中是以纬线为方向,一条条的纹路就像一条条溪流一样,在织布过程中,条纹不断仿佛流水不断,故取名长流水花布。从收集现存的墩头蓝面料中不难发现,其条纹类的面料以细密条纹为主,经线为白色棉线或者蓝色棉线,纬线以4支蓝色4支白色间隔分布,织造的成品幅宽为52 cm左右。
2.3.2 井兰花布
水是人们生活基本来源,水井是村落的中心,是信息交汇之处,兰通蓝之意,粗细线条相交形成十字形状,是农耕社会中人们对“十全十美”追求的另一种表现。从现存的墩头蓝面料中发现,井兰花布分为粗格纹和细格纹两种,采用先染后织的方法,花地均匀,条纹经纬的数量都是以单数在重复。中国自古有喜爱用奇数为比例,具有自身独特的节奏和韵律,体现出图案比例与权衡之后的艺术美感。
2.3.3 芝麻布
俗语称“芝麻开花节节高”,常用于形容人们步步高升、生活越过越好之意。中国传统民俗中,芝麻也是多、富有的象征,用“芝麻布”给蓝、白两色单支纱线交织的平纹面料命名可看出,当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芝麻布采用经线蓝色和纬线白色进行织造,由于每批纱线光洁度、粗细都有细微差别,织造出来的面料也呈现出不同质感,或细腻,或粗粝,呈现出自然的肌理之美。
2.4 自然清新的植物色彩体系
中国民间布艺擅用植物染料与矿物染料进行染色,依赖于当地生态环境,就地取材。河源地区植物资源丰富,为墩头蓝提供了多样化的染材,常见的染料植物有马蓝、薯莨、枫香树、栀子等[7],马蓝是植物染色工艺中常见的一种染料。墩头蓝因生产地域而得名,虽然名为墩头蓝,但其色彩以蓝色系、红色系、褐色系为主,是以墩头蓝、墩头乌、墩头红为主要颜色的植物染色面料的统称。
墩头蓝蓝色系面料采用的染材为马蓝,将新鲜马蓝经过浸泡、发酵、加入一定比例的石灰凝结成靛蓝,再对纱线或织物进行染色,通过染色次数不同有乌蓝、深蓝、浅蓝。中国传统染色中红色系面料多采用苏木、茜草、桃金娘、指甲花等[8],墩头蓝红色系面料是运用本地茜草加热提取汁液进行染色而成,有深红、大红、粉红等色,常运用于服装上衣、婴幼儿帽饰、服饰配饰;墩头蓝褐色系面料采用的染材有薯莨、矿物等染色而成,该色系面料多用于字画装裱及服饰、家纺用品的配色面料。墩头蓝面料整体色彩以蓝色系为主,红色系、褐色系辅助点缀,呈现出自然清新的色彩之美,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色彩体系。
3 墩头蓝产品开发路径探析
随着现代纺织业的发展,墩头蓝纺织技艺已逐渐脱离人们日常生活,技艺濒临失传[9]。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工业化产品大批量生产,墩头蓝因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特点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基于非遗“活态传承”语境,在复原墩头蓝面料技艺传承基础上,对墩头蓝纺织技艺工艺流程及艺术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后,从工艺创新、产品应用、品牌推广三方面展开对墩头蓝产品设计开发路径探讨。
3.1 工艺创新守中求变
国家文化部非遗发展报告中指出,非遗资源要在保留其本真行和可传承基因条件下,经过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在“守”中求“变”[10]。由此可见,墩头蓝纺织技艺传承是要在保留其工艺核心和传承的前提下进行。通过对非遗传承人的访谈和河源墩头村实地调研可知,墩头蓝工艺技术难度不大,核心技术体现在优化改良过的织造机器及套染染色技术两个方面,织造机器在新时代机械化生产中已无明显优势。通过套染染色技术染制而成的面料是其区别于其他地区靛蓝染制面料的重点,也将成为墩头蓝工艺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运用墩头当地的织染原料进行工艺创新,与现代纺织技术的有效结合,在保持其原有面貌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地域文化特征开展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创产品设计是墩头蓝产品开发的路径之一。
3.2 拓宽产品应用范围
在文化创意设计创新的语境下,设计介入探讨基于墩头蓝纺织技艺的文化创新和多维度应用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墩头蓝的使用范畴主要集中在客家传统服饰上,随着现代服饰的发展,传统服饰由于耗时长、成本高、样式单一等原因被代替。现有墩头蓝染的产品主要以土织布及小批量生产的旅游纪念品为主,产品以传统古朴风格为主,设计感不强。手提包系列已有一定市场基础,但还处于开發初期阶段,就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消费群体小众化。由于墩头蓝面料制作周期长、人工消耗大、从业人员少等原因,产品成本较高,销售渠道以中高端消费群体为主。
墩头蓝面料的幅宽、厚度、面料艺术特征在面料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尝试使其在家纺、家具软装产品、电子产品周边融入现代生活中。肖劲蓉[11]在《墩头蓝在现代家居设计及软装中的创新研究》中探讨墩头蓝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并展开相应的实践中可见,拓展应用范围的方法是可行的。在设计过程中寻求更人性化的设计形式,充分展现手工特点,开发中高端手作系列产品,设计介入拓宽产品应用范围,解决墩头蓝纺织技艺传承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
3.3 塑造品牌IP形象扩大影响力
IP形象塑造要基于地域文化特征为基础展开,不是简单地将具备地域文化特征的符号和图腾的元素直接应用于产品之上,更多的是在让品牌产品具备辨识度的基础上,表现文化的内在价值[12]。基于以上原则,墩头蓝品牌IP形象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地域文化元素的解构与重组,将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提取,用现代的设计手段进行重新排列与组合,形成符合当下审美的新视觉形象,使品牌和产品更具时代性;二是地域色彩的提炼应用,色彩是人视觉的第一感知,地域色彩可以让人很快地对地域文化产品联想与共鸣,将具有代表性的地域色彩运用于品牌和产品的塑造,加强品牌与产品的视觉记忆。墩头蓝品牌IP是打造形象符号、提升品牌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也是墩头蓝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4 结 论
墩头蓝纺织技艺是岭南地区传统织染工艺的代表,是历代劳动人民在漫长历史中总结出的成果,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在技艺上改良器具,有着高效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地取材织染原料,体现了当地人还璞还淳的生活方式;以素为贵的审美思想,造就了其简约大方的图案特点和天然色彩体系。墩头蓝纺织技艺是当地居民发展经济的重要产物,虽然当下由于现代印染工艺的冲击已经淡出现代人的生活,但墩头蓝织染技艺布艺的艺术表现特征中发现,其简约大方、质朴等特征,与当下人民所追求的回归本源、工匠精神等价值观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墩头蓝纺织技艺的艺术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并基于非遗活态传承语境下,从工艺创新、产品应用、品牌形象塑造三方面展开产品开发路径探析,为墩头蓝纺织技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杭海, 贺阳. 采蓝: 跨文化语境下的传统工艺调研与实践[J]. 美术与设计, 2015(2): 137-139.
HANG Hai, HE Yang. Cailan: investigation and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rafts in cross-cultural context[J]. Art and Design, 2015(2): 137-139.
[2]广东省文化馆. 墩头蓝纺织技艺[EB/OL].(2018-04-04)[2020-07-10]. http: //www. gdsqyg. com/agdfyzg/mingluinfo?mlproid=2018040410267538.
Guangdong Cultural Center. Skills-Duntou Lan textile skills[EB/OL]. (2018-04-04)[2020-07-10]. http://www.gdsqyg.com/agdfyzg/mingluinfo?mlproid=2018040410267538.
[3]司雁人. 河源县志[M].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7.
SI Yanren. Annals of Heyuan County[M]. Zhengzhou: Zhongzhou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7.
[4]陈志干. 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M].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0.
CHEN Zhig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eyuan[M]. Beijing: China Literature and History Press, 2010.
[5]雷圭元. 雷圭元图案艺术论[M].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6.
LEI Guiyuan. On The Pattern Art of Lei Guiyuan[M]. Shanghai: Shanghai Culture Press, 2016.
[6]张道一. 吉祥文化论[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ZHANG Daoyi. On Auspicious Culture[M]. 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7]吴越齐. 岭南植物染色产品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 2016, 37(16): 39-43.
WU Yueqi.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Lingnan plant dyeing products[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6, 37(16): 39-43.
[8]王玮. 中国传统草木染历史发展概述[J]. 四川丝绸, 2007(3): 52-54.
WANG Wei. Overview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yeing of plants and trees[J]. Sichuan Silk, 2007(3): 52-54.
[9]林晓钦, 魏丽文. 广东省和平县“墩头蓝”的传承困境[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12): 49-50.
LIN Xiaoqin, WEI Liwen. The inheritance dilemma of "Duntou Lan" in Heping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J]. Journal of Jiamusi Vocational College, 2017(12): 49-50.
[10]孙淮滨. “见人、见物、见生活”行业解读[R]. 北京: 2018/2019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2019.
SUN Huaibin. Industry Interpretation of "Seeing People, Seeing Things, Seeing Life"[R]. Beijing: 2018/2019 China Textil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11]肖劲蓉. 墩头蓝在现代家居设计及软装中的创新研究[J]. 林产工业, 2020, 57(11): 60-64.
XIAO Jinrong. Innovative research of Duntoulan in modern home design and soft decoration[J].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 2020, 57(11): 60-64.
[12]柳冠中.設计是协调者要兼顾各方利益[J].设计, 2019, 32(2): 67-68.
LIU Guanzhong. The designer coordinator must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J]. Design, 2019, 32(2): 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