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精神在辽宁黑土地上扎根铸魂——简述东北鲁艺文学发展历程

2021-08-15 10:38文/李
新世纪剧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鲁艺延安东北

文/李 铭

一、延安时期鲁艺文学系办学情况

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日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干部的高等学府。其目的是“培养抗战艺术干部,研究正确的艺术理论,整理中国艺术遗产,建立中国新的艺术。”

1938年2月由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联名发起,以新文化旗手——鲁迅先生命名,表示要向着他所开辟的道路大踏步前进。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正式成立,1940年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后又更名为“鲁迅文艺学院”,统一简称“鲁艺”。

鲁艺在延安的时候,是没有文学系的。相对别的学科,文学系设置得晚。直到1938年的7月,其他院系招收第二届学员的时候,鲁艺的文学系才开始招生。至1945年共招收学员254人。文学其实是其他艺术形式的酵母,比如戏剧、影视、甚至绘画等艺术门类里,都包含着文学的基因。

在抗日战争阶段,鲁艺的第一期学员基本是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来的,这是由组织派送的方式选拔的学员,不需要入学考试。到了第二期以后,生源开始多元化,有了比较宽松的考试。当时的文学系招生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文学系到第五期的时候已经逐渐正规化,学制也比先前的时间长。文学系的专业课程比以前更多更丰富了,除了共同的必修课外,设置了文学概论、中国新文学运动、民间文学研究、世界名著选读、文艺现状研究、应用文、新闻学、创作实习等课程,教师的阵容也更加强大。

在延安鲁艺的课堂上,学员们学习新文学的规律和写作技巧,在课外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创作。并通过下乡和上前线等多种途径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收集素材,进而进行文学创作,可以看出,课程是强调深入生活的重要性的。这也是文学创作历来的一贯传统——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文学系师生创作了大量反映抗战、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优秀作品,编译出版了一些世界文学名著,还出版了《草叶》等文学刊物。

延安鲁艺的八年时间,文学系的专任教师有18人,他们是周扬、何其芳、沙汀、萧三、茅盾、周立波、舒群、陈荒煤、艾青、萧军等。这些任课老师突出的特点是都是新文学作家,教师里面不是以学者型为主。这些新文学作家开设的课程非常灵活生动,很多都是结合自己的创作实际,结合自己的作品谈创作体会,这样的课程深受学员的喜欢,这也是延安鲁艺文学系的特色。

七七事变爆发,山河破碎,无数热血的中华儿女报国无门,延安成了他们心中的圣地。各地文艺青年纷纷奔赴延安,追求光明和希望,前赴后继地进入鲁艺学习。在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关怀下,在周扬、何其芳、陈荒煤等一大批教师的培养下,这些天南海北的学员成长迅速,进步很快,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鲁艺在革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对中国现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新文艺圣殿”。在西北黄土高原的这条不起眼的小山坳里,蕴藏着一个个后来文学史上能够成为大师的名字。郑律成、刘炽、莫耶、王昆、成荫、罗工柳、李波、贺敬之、时乐、于蓝、秦兆阳、黄钢、康濯等作家、艺术家均是鲁艺学员。这些闪光的名字可以说是群贤云集,文星荟萃,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留下一道灿烂的光芒。

鲁艺就是一棵大树,它的艺术教育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小鲁艺与大鲁艺的结合。”鲁艺的艺术是源于生活的。毛泽东亲自为学院题写了院名,拟定了“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在1938年4月10日鲁艺的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做了以艺术的作用与使命为题的重要讲话,4月28日又到鲁艺讲话提出三条希望:一是我们的艺术家要有理想,不仅为抗战,还要为新中国的建设,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二是要有生活,没有生活创作不出好作品,艺术家的百花园在全中国。要使自己的艺术与时代、人民密切结合,就必须切实地在百花园中生活一番,考察一番;三是刻苦学习,掌握优秀的艺术技巧,没有技巧表现不了生活的丰富内容,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希望鲁艺的艺术家不要以出名为目的,而是使自己的艺术为伟大民族解放事业服务。他还为鲁艺题词:“抗战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强调艺术的真实与理想的结合是毛泽东一贯的创作思想,他以后多次到鲁艺讲话,提出小鲁艺与大鲁艺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延安鲁艺文学系旧址

二、鲁艺的文学精神辐射东北

在浴血抗战中,鲁艺人牢记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自觉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走出“小鲁艺”,走向“大鲁艺”,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如《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兄妹开荒》等。这些作品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时代气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民族特色,文艺作品走入了寻常百姓家,起到了团结群众、打击敌人的作用。

1945年底,延安鲁艺分别迁往东北和华北等地,文艺战士投身革命、投身战斗,参加了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参加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文艺的旗帜飘扬在全中国。新中国成立后,这些鲁艺培养的学员又成为中坚力量,在祖国各地创办文艺院校和文艺团体,至今还在文化事业领域发挥着繁荣发展的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满目疮痍的东北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蒋介石却勾结美帝国主义,企图先行抢占东北,夺取胜利果实。在这两种前途、两种命运决战的紧要关头,党中央和毛主席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为使文化教育事业更好地服务于伟大的解放战争,迎接新中国的诞生,1945年8月24日,延安文化界百余人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举行欢送会——欢送即将开赴前线的华北文艺工作团和东北文艺工作团,他们均是以延安大学鲁艺师生为主体组成。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振奋人心的场景,依依惜别的一幕。这些文学的种子即将出发,从延安,从鲁艺辐射到全中国每一寸土地上。他们以文学的名义出发,他们以文学的力量建设美丽希望的新中国。

因为工作的需要,在1946年鲁艺分批迁到了佳木斯市,划归东北大学恢复办学。在学习期间,学员们在当地开展各种群众喜欢的文艺演出,其中秧歌剧最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他们排演了秧歌剧《李二小参军》和《干活好》等剧目。作品接地气,深刻反映出人民寻求解放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演出所到之处,老百姓都是夹道欢迎,使得鲁艺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进步青年都被深深吸引,他们要进入鲁艺学习。鲁艺这个大家庭增添了新的力量,壮大了队伍。这一年冬天,东北局决定将鲁艺文艺学院脱离东北大学,组建了东北鲁艺文工团一团、二团、三团、四团,还有音工团,进入东北解放区开展工作。

在短短的时间里,一个鲁艺团体组建了东北解放区五个鲁艺文(音)工团,队伍壮大的速度之快,叫人欣喜。这些文工(音)团的学员们,各个满怀热忱,业务精湛,他们深入火热的生活和战斗第一线,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生龙活虎地开展工作。他们一边是文艺战士,自编自导为群众演出好节目;他们一边是战斗的英雄,当有敌情出现,他们拿起枪来勇敢杀敌。有的学员参加剿匪,与土匪英勇战斗。有的学员参加土改,吃住在乡间,不怕苦累,不怕牺牲,把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火种撒遍了白山黑水。

那个时期,东北鲁艺文工团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创作演出了很多好的节目。比如歌剧《永安屯翻身》,秧歌剧《两个胡子》,话剧《牢笼计》,还有老百姓爱听的歌曲,比如流传甚广的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工人大合唱》等。

为了壮大革命力量,引导青年走向革命,1947年范政创作了一部小说《夏红秋》。小说的主要内容写的是主人公夏红秋是被反动思想毒害较深的女青年,在党的教育下转变立场,走向革命的故事,小说在青年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这部中篇小说也是最早反映东北青年思想的作品。

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是生根开花的收获时期,创作和演出都是非常活跃的。文学作品佳作迭出,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马加的《江山村十日》《开不败的花朵》,刘白羽的《红旗》,华山的《英雄十月》,西虹的《零下四十度》,草明的《原动力》,李纳的《煤》等。

延安鲁艺旧址

作家周立波

三、黑土地上活跃的作家和作品

文学的火种从延安宝塔山下点燃,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燃烧,很快就照亮了整个中国。这些作家本身就是革命战士,一手拿笔,一手握枪,党指派到哪里就冲到哪里。

著名作家周立波当时也来到东北,是北方火热的生活给了他无限的灵感和创作冲动。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以松花江畔一个叫元茂屯的村子为背景,完整地反映了东北地区土地改革的过程。1946年4月,周立波调到哈尔滨市担任《松江农民报》的编辑。在哈尔滨期间,周立波用五十多天写出了《暴风骤雨》一书的上卷。第二卷的初稿则只用了四十多天,写完之后,身体强健的周立波大病了一场。

《暴风骤雨》是中国土改小说的代表作。它在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作为解放区的优秀作品获得表彰,并且在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三等奖,作者周立波也因此奠定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马加在延安时期

作家舒群

马加也是在延安鲁艺的摇篮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在延安时期历时三年多奔赴抗日前线,采访和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斗,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群众。奔赴东北以后,马加参加土地改革,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像《江山村十日》就是他深入土改收获的成果。马加参加抗美援朝,随志愿军后勤分部领导的民工支前队一起战斗,写出了长篇小说《在祖国的东方》。合作化开始,他先后在盖县农村体验生活,在新民兴隆店安家,在长山子农村深入生活,写出了《红色的果实》。“文化大革命”以后,他又写了《北国风云录》《雪映关山》两部姊妹篇长篇小说,获得了中国首届满族文学奖、东北文学奖和辽宁省政府优秀作品一等奖。进入耄耋之年,他仍然笔耕不辍,写出了长达10余万字的长篇回忆录《漂泊生涯》,受到广泛好评。

作家草明也是这些作家里的杰出代表,她的主要文学成绩是工业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草明从东北解放区开始创作的工业题材文学,比如小说《乘风破浪》《神州儿女》《原动力》等作品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作为左翼作家和革命战士的草明不畏艰难,写作了多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工业题材小说,成为这一领域写得最多、最好的作家之一。

延安鲁艺精神随着东北解放的号角延续到白山黑水,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舒群、罗烽、白朗、马加、草明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河,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融入一体,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呈现给全国的读者。

翻开历史的画卷,展读这些浸润着鲁艺精神的作家作品,叫人由衷地敬佩和叹服。延安鲁艺文学的火种,燃烧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滋养了辽宁这方热土。鲁艺精神在辽宁黑土地上铸魂扎根,长成参天的大树,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我们一起翻开历史的画卷,感受这些闪光名字背后的累累硕果。

舒群是黑龙江哈尔滨人。1931年参加东北的抗日义勇军,1935年来到上海,参加了左联。1936年在上海生活书店出版的《没有祖国的孩子》影响甚广。1940年在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教员、系主任。

萧军是辽宁义县人,一说辽宁锦县人。曾在东北陆军讲武堂宪兵教练处为学员。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得到鲁迅的赏识而被编入《奴隶丛书》出版。抗战期间,曾两次到过延安。长篇小说有《五月的矿山》《第三代》《过去的年代》等。晚年从事戏曲创作与文物研究。

师田手是吉林扶余人。九一八事变流亡关内,1933年在上海参加左联,主要负责组织工作。抗战后期在解放区、重庆发表作品,大多发表于《抗战文艺》与《大公报》副刊《战线》。

白朗是辽宁沈阳人。曾在哈尔滨《国际协报》主编文艺副刊,从事小说、散文创作,1935年流亡上海。抗战时期,在山西写作了一批控诉日军暴行的作品,1941年在延安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出版短篇小说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长篇小说等共20种左右。

罗烽是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哈尔滨呼海铁路传习所。随即参加中国共产党,1933年起负责领导北满(地下)文艺运动。1945年至上海,参加左联,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中篇小说《归来》,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进行了血泪控诉。1941年去延安,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主席。

雷加是辽宁丹东人。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曾两次去延安。抗战初期在《文艺战线》《文艺阵地》等刊物发表《鸭绿江》等短篇小说。曾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1945年在东北担任工业部门的管理工作。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集《潜力》,共分《春天来到了鸭绿江》《站在最前列》和《蓝色的青㭎林》三部。

蔡天心原名蔡国政,辽宁沈阳人,历任《新民报》副主编、《东北文艺》主编。自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长白山下》《东北之谷》《初春的日子》《扶持》《蠢动》,长篇小说《大地的青春》《浑河的风暴》等。

四、鲁艺精神在辽宁黑土地上扎根铸魂

这是一支身经百战的文艺队伍,他们战斗在前线,与阵地共存亡。硝烟弥漫中,他们边创作边演出。行军路上,他们顶着疲惫,用快板鼓舞战士。阵地上战壕里,他们用歌唱来缓解紧张的战斗氛围。尤其是敌我对峙的前沿阵地,这些文艺战士们发挥特长,他们各个嗓音洪亮,向对面疲惫不堪的敌人轮番喊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老乡的话温暖感化他们,宣传我党的政策,在精神上使敌人崩溃。

文工团战士的“战斗力”是很强的,唤起了对面敌人的良知,他们痛哭流涕,有的投降,有的朝天开枪,这样一来,国民党队伍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士气大跌,加快了辽沈战役胜利的步伐。

沈阳解放当天,东北鲁艺文工团随部队进入沈阳。1948年年底,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鲁艺在沈阳恢复办学,在东北鲁艺文工团的基础上,成立鲁艺文艺学院。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鲁艺组织了游行队伍和文艺队伍参加庆典活动。由鲁艺和沈阳市政府乐队组成的大型军乐合唱团演奏并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在沈阳上空。

后来,辽宁这块黑土地上涌现出很多作家,虽然很多作家没有去过延安鲁艺,但是他们的作品无一例外地浸润了鲁艺精神的营养,创作出很多著名的作品。辽宁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可以说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了鲁艺精神,呈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大好局面。在抒写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家中,韶华创作了长篇小说《燃烧的土地》《浪涛滚滚》《沧海横流》《过渡年代》《三角红黄白》等,陈屿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等。

《沸腾的群山》

延安鲁艺赴东北途经张家口时部分同志合影

在工业题材作品创作中,成果也很喜人,可以说辽宁工业题材小说为辽宁掀起了文学的第二次小高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题材的文学创作很重要,出现了周立波的《铁水奔流》,萧军的《五月的矿山》,雷加的《潜力》三部曲——《春天来到鸭绿江》《站在最前列》《蓝色的青㭎林》,罗丹的《风雨的黎明》,艾芜的《百炼成钢》,草明的《火车头》、《乘风破浪》,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等作品。艾芜的《百炼成钢》,是他1952年到东北鞍山“深入生活”的成果,发表于1957年。小说以某钢铁厂九号平炉三位炉长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工人阶级的劳动热情和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

鲁艺是革命的圣地,在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的文学之树遍布全中国,给新中国的文学和文艺事业带来了无限活力。鲁艺精神给辽宁这块土地沐浴了光明,燃烧了激情和希望。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部部熠熠生辉的文学作品,必将传承鲁艺精神,镌刻在辽宁的大地上,伫立起一座永恒的历史丰碑!

猜你喜欢
鲁艺延安东北
东北铁锅炖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回望鲁艺初心共谋鲁艺学科发展新向度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大东北的春节
鲁艺后裔的追求——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专访
旧报纸的童梦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