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艺术实践,探讨文艺创作的时代精神——“辽宁艺坛”第二期发言摘要

2021-08-15 10:38孙浩,洪兆惠,梁海燕
新世纪剧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时代精神文艺作品时代

活动现场

主题发言:

孙浩,原辽宁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研究员、著名编剧

弘扬时代精神,应当成为创作者的文化自觉。在创作实践中,表现为历史自觉、人文自觉和美学自觉。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现实,现实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对于文艺创作来说,重要的不是取材于现实还是过往,而是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首先要尊重历史,尊重题材的规定性。无论过往还是现实,都要全面地了解它,准确地把握它,深刻地认识它。道听途说不行,浅尝辄止也不行,漠视甚至不屑更不行。对历史不尊重,我们的创作就没有根,就是沙子堆砌的楼阁,一触即溃。所以,创作者对生活、对历史认识的深度和水平至关重要,认识的高度决定作品的高度。

戏剧是研究变化的艺术。研究自然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历史的变化,人的变化等等。体现在戏剧自身的形式上、手段上以及基本样貌上,基本特点就是变化。没这种变化的焦点,不仅仅在于历史上发生的事,而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他们怎么生活,他们有什么矛盾,他们的性格和精神产生了什么变化。其实,衡量一部文艺作品是高低上下,最基本的就是看它是不是、能不能为观众提供独特的、具有鲜明可识别性的、富于创造力的人物形象。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有一些东西随时在变,也有一些东西恒久不变。譬如“饮食男女”、“食色,性也”这些“人之大欲”。戏剧创作就是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把创作者最新的历史发现告诉观众。

任何时代精神在作品中都表现为作家艺术想象过程中的一段具体的心灵历程,也就是规定情境中人物由内而外的具象化的精神展露。实际上就是人类心灵成长的历史,或者说是精神、思想发展的历程。把这种变化的轨迹描绘出来了,创作就有价值,作品就具有传世的品相。

我们常说,文艺创作要给予深切的人文关怀,这不应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件需要落地的具体行动。

情感是活力。剧作家不能总想当观众的“教师爷”,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利用艺术化的手段去感动观众影响观众。而要感动观众,作家首先要感动自己。生活中,总是有很多人和事会让我们感动,对于剧作家来说,就是要发现这些感人的瞬间,让自己感动起来,燃烧起来。最好能够形成情感化的结构和人物关系,结构化的情感才更加感人。

性格是魅力。戏剧的魅力在人物的性格上,人物性格是戏剧创作成败的总开关。

细节是动力。戏剧中真正能够引人入胜流连忘返的,是附着于结构之上的细节。细节是戏剧走向发展、走入观众内心的动力。

文艺创作,不能止于宣传层面。红色作品应该而且必须探索、形成自己的美学品格,上升到美学层面。并不是说红色作品只有红色就行,红色与美学并不矛盾。

要努力表现人的命运之美。红色作品和其他文艺创作在创作规律上没有区别,美,永远存在于人类命运的发展变化中。人对命运的把握,对命运的抗争,对崭新命运的开辟,最深刻地表现了人性之美,精神之美,力量之美。

优秀的文艺作品,一定是具有崇高美的作品。崇高的艺术才可以传世,历史和现实中英雄人物百折不挠、流血牺牲创造历史的精神无疑是崇高的,代表着人类从今天走向未来的精神追求。但是,在表现他们献身精神忘我奋斗的同时,还是要把他们还原于人,普普通通的人,普普通通的儿子、女儿、父亲、母亲,要有人之大欲,要有脚踩在地上日月轮转的烟火气。这样的人才可信、可爱、可亲。

必须着力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美。生活是美丽的,芸芸众生里每天都在发生着美的故事。对于创作者来说,世界上美的事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需要的仅仅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所以我们不厌其烦地强调要热爱生活,深入生活。生活中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为人处世的方法、生产技能、语言等等,都包含着难以言喻的美感,值得创作者穷尽一生的精力去研究,去学习。

分组讨论:

洪兆惠,辽宁省文联原巡视员、辽宁省评论家协会主席

对于文艺作品来说,时代精神必须根植于作品中,化入作品中人物的生命中,是人物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血肉,正像孙浩老师刚才讲的,时代精神在人物的心灵历程中,在人物的命运中。因此可以说,文艺作品中的时代精神不是创作者贴到作品上的概念或标签,它是活的,有黏性,有吸力,接受者愿意用心去体会,去感受。表面看,时代精神是个大词,这个词再大,在文艺作品中,最终也要落在个体生命上。从这个角度看,一些文艺作品,看上去充满时代精神,承担传达时代精神的人物因时代精神而完美,但是,时代精神并未化入他的生命之中,他张扬的时代精神是概念化、口号式的,这样的作品,虽然正能量饱满盈余,但缺少感染力,无法触及生命的觉性。

另外,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思想特质,或者说时代精神的主要特征,是反思精神。文艺创作者在创作中,必须以反思的姿态对待自己所要表现的,哪怕是英模。比如舞剧《铁人》,今天为什么要排“铁人”的戏?创作者应该有这种追问。反思,不是质疑“铁人精神”,而反思今天,反思“铁人精神”与今天的关系,要和现实中的人对话,这是英模戏撞击现实观众心灵的有效路径。还有豫剧《焦裕禄》,评论说这部剧以新角度塑造了焦裕禄,所谓新角度,就是创作者能够以反思的姿态还原、审视焦裕禄当时的处境,把他放在两难选择中,使他在矛盾漩涡里挣扎和选择,最终立起来、活起来。实践证明,创作者的反思精神,也是文艺作品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

梁海燕,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

不同的时代的文艺作品都有其独特气质,以中国文化发展为例,自古至今从楚辞到汉赋,唐诗到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从文言文到现代白话文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有其时代特征,流传至今经久不衰。文艺创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近代以来的文艺创作经历了新中国、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七年重点强调中共革命文艺传统,改革开放时期强调文化批判,文化反思,提倡中西交流。新世纪以来,改革开放成果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开始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溯源与探索。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新时代文艺观逐步形成。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于文艺创作,创作出具有新时代审美特征的文艺作品,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把优秀传统故事讲给现代人听,把革命故事讲给年轻人听,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这是我们永远需要探讨的主题。

电视剧《觉醒年代》剧照

赵亮,辽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负责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中都谈到了文艺创作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他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他说,文艺创作要奏响时代的最强音。他说,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同时,时代精神也为文艺创作提供滋养,影响造就了文艺创作的主题和艺术风格。

文艺创作要注入当代意识,在当下语境中进行时代表达。文艺创作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心理期待。回到我们的影视剧市场,近期屡屡出现主旋律影视剧的出圈现象,有业界人士把它称作主流价值观与主流市场相互重合的“新主流影视剧”,也就是在主流价值观传达与主流市场占有两个维度均占据高峰。这也是愈发专业的中国影视业在主旋律题材上的积极应对,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新向度和新拓展。

我认为同样是传递主流价值观,这种新主流影视剧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真实事件、真实人物为蓝本的主旋律作品。另一种是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的虚构出来的人和事。前者是在真实的故事中完成了人的还原和提升,如《觉醒年代》;后者是在虚构的故事中,完成了人的逼真和成长,如《叛逆者》。这些作品都通过人性的刻画和表达,与观众很好地达成跨时代的共情。此外,这些作品在青春气质、诗意呈现、多元叙事等方面都与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相吻合。

毛琦,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首先,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整体的精神气质,那么艺术创作的时代精神是艺术创作的大趋势和艺术创作方向上的追求。比如英模人物戏,近年艺术创作把王进喜、孟泰、焦裕禄、郭明义、谷文昌等英模人物作为表现对象,从主题上是当下对于上一代英模人物付出的认同,是价值观的确认和强化。这是在主流价值体系的倡导和推动下进行的创作,并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接受。

二是时代精神表现为创作者在构思新作品时,呈现出与以前不同的成熟心态。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去符号化,注重写有血有肉的人物,写“大”人物身上的小故事,这个大人物是指推高到神坛上的放大的英模人物,强调用平凡的小事和细节,展示真实的人性,在细节可信、人物情感可信的前提下映衬并烘托人物的英雄事迹和形象。

三是更加追求独特的创新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比如舞剧《铁人》,所有人进剧场前都会想,芭蕾和中国舞融合在一起将怎样表现铁人?但你看了之后感觉到可信,受感染。《铁人》不是部中规中矩的芭蕾舞剧,是有特点有个性有看头的作品。它也给业界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编舞剧还要不要受过去框框的限制。受众乐于看到舞台语汇的杂糅和创新,就想看看你能弄出什么新花样来。《铁人》就是用特定的创作动机形成了独到的舞蹈语汇。

苏妮娜,《艺术广角》副主编

最近参与了一项关于小视频的评选工作,最突出的感受就是作品语言的同质化太严重,太缺少新鲜的描述了。没有新鲜的语言,就没有新鲜的感受。在描写和直击一个时代的重大的、紧急的、集体的事件之际,我们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吗?

语言也是一种“通货”,在反复流通中会贬值,最首先贬值的,是它面对新鲜的生活、新鲜的内容、复杂的情感的“有效性”。

由此我联想到了前段时间热播的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的高明之处,使它区别于众多同类题材。其中一个亮点,就是方言的运用。我第一次发现西海固的农民式的喜感,他们生活的质感,不下于我们熟悉和骄傲的东北方言对于东北喜感的输出。一部电视剧不就是最好的地区文化代言吗?在方言中村民们过日子的心气儿,放在标准普通话的宣传里,就是建设家乡和热爱家乡的激情,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凝聚一个地方的集体情感的?

语言就像一根脉管,联通我们当下的处境和对来处(历史)的回望,方言或者叫乡音就是我们具体而微的语境。只有站在一个具体的位置上,我们与时代和地域才构成一种对话关系。

所以越是要写出一种公共的经验,越是要找到个人的发声方式,语言就像一个秘密的通道,像一个隐秘的开关,开启它,情感不由自主得到了调动。

现在有些东北喜剧对于方言的使用还是停留在“逗乐”这个浅层次上。一种集体情感,一种可以称之为乡情的东西,才是我们向语言这条河流中汲取的。

轩小杨,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我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歌颂祖国题材的创作歌曲为例,谈谈我对“艺术创作中的时代精神”的理解。其一,需要厘清时代精神之于艺术创作的灵魂地位。举凡作品中展现出的艺术特征是表象,而精神是表象后面的真实;艺术家或许会不自觉地将置身其中的时代话语带入文本,呈现为诸多时代特征,而时代精神则一定是艺术家自觉地对现实生活深度思考后的艺术呈现;其二,优秀作品往往以鲜明的艺术风格体现时代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歌曲的抒情主体“我”等同于“我们”,音乐上对民族元素情有独钟,这恰恰体现那个年代真挚、朴素、崇尚集体主义的时代精神。改革开放初期,在焕发自我意识、创造个体价值的社会语境下,歌曲中显露出“我”的主体定位并展现明丽动人的时代风格。新时期对“美美异和”的审美追求,既传承中国古代“和而不同”的治世哲学,更体现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精神。唱响于2019年春晚的《我和祖国在一起》,抒情主体是明确的“自己”,这是当今时代公民与祖国关系认知的真实体现;为建党百年而作的《可爱的中国》,以中国五声音阶为主题音调,将西方作曲技法融入其中,其宏大的交响性以及丰富的音色等艺术特色无不体现新时代的审美风尚。其三,对于流行歌曲是否要高扬时代精神的问题,我认为我们既要提倡也要宽容。曾经有一首歌也叫《我爱你,中国》,是流行歌手汪峰作词、作曲并演唱的,在年轻人中很有影响力。而很多表达年轻人小我情思、情怀、情趣的歌曲,格调不俗,也深受青年人喜爱,润物无声地点染生活,滋养生命,对此我们应该欣赏,不应苛求。

电视剧《山海情》海报

侯敏,辽宁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我觉得,当下文艺创作总体上是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并不是不存在问题。目前真正有水准的作品并不多。这与一些文艺家的自身修为和素养有关,也与他们不太关注时代命题,不再面对时代而发言有关。面对这样的现实,我认为文艺家们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重建道德伦理秩序。目前一些文艺家在精神上有颓势化倾向,为了牟取商业利润,他们不惜僭越人生道德底线,创作低趣味、媚俗化的文艺作品。所以,如今没有太多文艺经典作品的出现,并不都是文艺家文化水平低的问题,而是他们对待时代、对待文学的态度问题,因此文艺家重建自身的道德伦理秩序至关重要。

第二,紧贴时代、关注民生。好的作品,应该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应该为了“反抗遗忘”而存在,应该敢于触及现实生活中最尖锐的问题。而关注时代,最终的旨归是关注“人民”,因为是一代代的人民演绎和引领了一个个具有不同特色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适用于政治学领域,同样适合于文艺学领域。因为如果我们的文学和艺术学都不再关注人民了,不再关注民众的疾苦了,那么文艺学也就失去了立根之基和立命之本。

第三,要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当下一些文艺作品,除了缺乏思想意蕴外,另一个重要的缺陷是缺乏艺术性和审美性。而在文艺创作中,一直有“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说法,就是说文艺的内容应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但又应该用艺术的审美的眼光去打量、去修饰,这应该成为文艺创作的基本准则。

总之,在我看来,一部经典的文艺作品,它应该是时代表征、生命旨归与文艺家心灵诉求完美契合,感情充沛而又不乏艺术美感的卓越之作!

李雪,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育工作室主任

我来自美术学院,所以今天分享的内容也是与美术较为相关。说到文艺作品的时代精神,其实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毫无例外体现着时代精神,美术作品尤其是这样。比如传统美术,体现着封建王朝的时代精神,或是复古、或是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等;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师从苏联,90年代又学习欧美,这些都是不同时代的美术中体现出的时代精神。那么进入新时期之后,艺术作品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什么呢?

我举一个美术方面的例子,最近有一位女孩的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她叫李旻,China Daily头版特邀她创作插画,可谓美术界的超级新星。无独有偶,另一位女孩倪传婧,她的作品则是登上了著名的《纽约客》,成为美国美术界的后起之秀。我仔细观察了她们两位的作品,发现她们的画风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非常具有“中国气质”,她们运用中国传统美术特有的艺术语言,再将这种艺术语言与要表现的具体内容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了一种具有让人无法忽视的中国风格。然而,她们作品的走红不是偶然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所说,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反观两位画家的作品,不正是体现了这样的原则吗?其实,这也就是我们当今的时代精神。

卢兴,沈阳体育学院管理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2021年5月31日下午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所以对于中国文艺作品短视频的国际传播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提升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力度。

通过大数据样本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文艺作品国际传播与认同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中国传统元素接触与凸显的浅层认同、中国文艺作品扩散与接受的中层认同、中国文化精神“被”融合的深层认同,虽然三种路径对应三个层次是依次递进深入的,但是并非是泾渭分明的次序性关系。

综合考量受众对于文艺作品的接受,中国文艺作品精神的国际认同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首先,立场的本土性与视角的全球化,在当下全球化的文化传播格局下,中国经验的国际表达需要传播主体在坚守本土经验的前提下,具备全球化战略视野;第二,精神意义的互动生成与文化的隐形渗透,这需要传播者考量双方的元语言环境与符号意义,文艺作品承载精神意志与意义流动,使得文艺作品可以最大程度上被接受认同;最后,文化的开放与价值的汇通,应该坚持文艺作品创作与传播的开放性,避免文艺作品精神体系的精英化自足化,以实现精神汇通。

张守志,辽宁大学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

文艺创作的时代精神就创作主体层面而言,主要体现在文艺创作者深入生活、勘测时代的创作意识和文艺表达。并且,文艺创作者在通过作品反映社会现实、映照时代风尚的同时,着力于艺术作品中蕴含超越时代的反思精神。

以东北工业题材戏剧艺术创作为例,首先,剧作家勇于深入生活底层,去描绘和展现社会生活变迁,以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予以剧作家对生活的体认和时代的观察。比如,剧作家李宝群创作的话剧《父亲》,是在作者彻底地、全面地深入生活之后,精心捕捉艺术细节、凝练故事情节。他曾走进铁西区,融入下岗工人群体,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最终透过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呈现剧作家对时代的观察和思考。

其次,剧作家勇于通过作品对时代变迁和社会生活进行反思,在作品中寄予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反思精神。比如,剧作家杨利民创作的话剧《地质师》,通过时代变迁作用在主人公精神领域的变化,对人情、人性进行透彻的反思,最终揭示出只有甘于奉献、战胜苦难,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这一朴素且有力量的主题。

话剧《地质师》剧照

综上所述,这些剧作家们正是从以上两方面,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时代风貌和社会风尚,而且能够透过饱满的形象和生动的细节,昭示时代精神以及剧作家深刻的思考。

贾爽 沈阳大学音乐与传媒学院教师

电影创作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电影创作中看到关于艺术的新趋势,也可以看到艺术创作的时代精神。7月9日,刘伟强导演的电影《中国医生》上映了,故事是根据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的,主要表现了以金银潭医院院长为代表的中国医生们无畏无悔的奉献精神。从电影的文本创作角度来看,它紧跟当下实事,反映社会现实。故事线索全部来自新冠肺炎患者的真实经历,其中对医患互动的描写极大地还原了事件本身,尤其是重压之下医生的抉择和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带给观众无比震撼和感动。基于这样优秀的题材和文本,电影不但得到了钟南山医生的授权,还得到了张文宏医生的推荐,具有很高的价值取向,饱含当下的时代精神。作为主旋律电影,《中国医生》的拍摄手法很具有时代性。它摒弃掉了传统模式,而采用了类型片的拍摄方法将多重视角进行再现,使影片更加丰富、立体。也正因此,电影带来感官刺激之余,也帮助观众全面地了解到医生群体攻坚克难的英勇面貌以及普通百姓迸发出的人性光辉。电影以工业化的拍摄水准全面展现了真实的文本,带领我们回到过去那最惨烈的时刻,重温那些曾经存在过的战斗。《中国医生》用艺术表达的方式警示我们不忘过去,珍惜现在,它展现出了强大的中国力量,也歌颂了相应的时代精神。

电影《中国医生》宣传海报

猜你喜欢
时代精神文艺作品时代
文艺作品
试论毛泽东在通道转兵会议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现代艺术的盛宴彰显“一带一路”时代精神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为传统诗词注入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