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方法探究

2021-08-13 16:32黄富美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指导方法小学语文

黄富美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与根本要求。在阅读整本书时,小学生可能会因为内容多、信息量大、篇幅长等原因遇到诸多困难,然而整本书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本文从尊重个体差异、引领阅读方向、采取多样化活动这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让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指导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整本书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发展创新思维,提升写作能力,那么,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呢?

一、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

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想成熟程度和知识基础都有所差异,在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上也存在不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

语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阅读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在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时,教师应推荐不同类型的书籍。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插图较多、内容相对生动有趣的书籍,如《西游记》《爱丽丝漫游奇境》等;对于年龄稍长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海底两万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教师结合学生的综合因素推荐相关书籍,可以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书籍中获得阅读的乐趣,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

二、引领整本书阅读方向,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遇到的文章类型是单篇文章阅读,通常采用精确分析和粗略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点让学生找到文章的题眼和主旨,以及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和写作手法等。然而,教师将这种方式运用到整本书阅读中,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为了保障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流畅感和获得感,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正确的阅读策略,引领学生合理进行整本书阅读,以确保达到优良的阅读效果。如在推荐学生阅读一本书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哪些章节需要着重理解,哪些章节可以粗略阅读,让学生清晰地认知整本书的内容比重。但是,教师要注意不要以个人观点带偏学生,影响他们发散思维的发展。此外,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不能断章取义,要前后联系文章内容,以免引起阅读偏差,并鼓励学生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帮助自己理解和掌握阅读的收获。

三、采取多樣化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整本书阅读具有篇幅较长的特点,学生可能会半途而废,如何让学生保持阅读兴趣,成为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让阅读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较难理解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学生很可能失去阅读的信心和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取读写结合的方式,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理解和疑惑,然后每周专门安排一堂课进行师生交流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阅读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阅读习惯。有了正确的阅读习惯,学生在阅读中就会减少很多困难,进而提升阅读能力。

然而,仅凭个人理解是不能正确体会书籍中作者的情感和表达,因为个人的思想很有可能会对内容的理解产生偏差,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开拓性。不仅如此,阅读是一个相对个性化的事情,每个人在同一本书籍的阅读中都能获得不同的感受。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行图书交流会活动,打破学生的阅读局限,让他们在互相分享和讨论中产生阅读兴趣。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语文整本书的阅读,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和指导作用,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习惯,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因材施教丰富学生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南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5(10).

[2]虞跃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华夏教师,2019(29).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文清路小学)

猜你喜欢
指导方法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略谈幼儿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
试论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