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关于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思考

2021-08-13 15:59李苗苗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历史思考

李苗苗

摘要:在吸收和传承传统教学优秀的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和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如何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历史教学质量,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亟须探究的内容。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历史创新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历史   创新   思考

一、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精神,转变历史教学观念

学科教学的宗旨是育人,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启发学生思考,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思考来总结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这样的过程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当学生能够自觉学习的时候,也就实现了教学目的。

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出发,不迷恋于学生一时、一次的考试成绩,不以灌输给学生多少历史知识就等于学生学会了历史知识为教学思想,而应首先刺激学生历史学习的“味蕾”,让学生有想要学习这段历史的欲望,然后真正地去自主学习,凸显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为此,初中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教材中的每个章节的导语、正文、资料与阅读材料整合起来,还原历史真实,提升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开展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如在教学《侵略与反抗》这一章节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系列历史事件,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毒品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危害,让学生能够明白远离毒品、健康生活的意义。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积极应对新的要求

初中历史教学的新理念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即历史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的教学素养。在歷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以自己的讲授为主,而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自主阅读、教师问题引领、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模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刺激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新版初中历史教材编排就有所创新,如安排了“活动与探究”这样的栏目,正好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凸显历史教学的特点,突出历史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在教学七年级教材中关于“儒家文化”内容时,在学生了解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直接渗透到教学中,参考班级学情,尝试进行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让学生真正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情怀,感觉到历史人物或历史人物的思想精华就在自己身边,凸显出历史教学的实用性。

三、注重教学情境创设,实现学科结合教学

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教学的受众性不同,有的学生本来就喜欢历史,有的学生则对历史不感兴趣,所以历史教师有一个任务,即为不喜欢历史的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历史故事引导、多媒体视频播放、历史剧播放等方式,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通过问题设置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究的意识。当然,历史学科是和各门学科相互联系的综合性学科,教师应坚持多方位与多层次的历史教学方向,结合文学、地理知识点来教学历史,也可以将历史学科和物理化学等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学习看到人类历史进程中科技文化的重要性。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和谐历史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历史故事、总结历史经验,而是将内容交给学生去学,教师只需要做好引导者和指导者即可。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历史课堂,是历史教师面对的新任务。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创设情境,转变教学思路,打造新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周方高,刘莹莹.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5).

[2]张磊.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山城乡九年制学校)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初中历史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