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竹根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当作教学重点。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率较高。因此,教师采取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从各方面探究了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农村小学 数学教学
一、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教师“一言堂”,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而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要求极强的学科,教师单方面的讲课只会让学生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不能提升学习成绩,导致教师教学效率低下,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很多,教学多媒体设备就是其中之一。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设计兄弟两人因土地之争而引发的矛盾冲突这一教学情境,并设计动画课件,以格子图的形式,通过数格子的多少来比较两者的面积大小。
在面对长方形土地时,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课件得知长方形一共占有24个格子。然后,教师将面积的求证引导到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其面积。学生1摆好了格子图,但不知怎样数;学生2只能数出整格来;学生3回答:“虽然没有数出准确的格子数,但一看就知道平行四邊形格子数要比长方形少。”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我们带着问题学习,并通过信息技术来帮助我们计算平行四边形到底有几个格子,好吗?”接下来,教师进行课件演示:沿着平行四边形的某一条高,剪切下来,然后转移、贴合到其他非整格的图形上,重新拼合成一个长方形。这样,便能较为准确地算出图形的格子数了。
另外,这节课中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对平行四边形向长方形转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通过采用动画过程,可以展示出剪切、拼合等直观过程。不同的转化过程,以及平行四边形因高变化而引起的面积变化的演示过程,都因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运用而收效甚大。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将新课程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对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够让学生从单一的被动接受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自主的接受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从而能够自主地解决问题。
二、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推进有效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好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运用方向、程度和价值很重要。当下,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整合课堂的尝试有很多,展示课、亮相课、比赛课等,都极尽信息化技术水平展示之能事。然而,教师要智慧性、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辅助学科教学。
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有效运用,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技术,还要把握学情,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成长规律。因此,教师要从备课角度出发,从把握学生学情的角度出发,正确理解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推进整合问题,不能逢课便随便运用信息技术,也不能不分学生的学龄阶段照搬他人课件。
作为教学的主导角色,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习得新的教学辅助技术。同时,教师还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心理,发现并欣赏学生的各种感知生活、学习方式,如卡通人物形象、热门流行的话题等。这虽然不是信息化教学技术本身,却关乎教师能否有效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促进主动有效课堂的生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融入信息技术。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是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新方式。笔者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信息技术一定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越来越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亘麟.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2).
[2]王国淑.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优势与实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2).
[3]张海英.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的整合研究[J].学周刊,2017(18).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定安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