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磊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是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症状表现为狂躁以及各类精神病症状,该疾病的复发率高,并且病程时间长,患病后需要长期坚持药物治疗,例如心境稳定剂、抗惊厥药物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等。近年来报道指出,碳酸锂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治疗中,对于抑制患者的狂躁症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其情感障碍[1-3]。喹硫平、氯丙嗪以及齐拉西酮均是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比较常用的辅助治疗药物,在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关于三者的应用价值尚未完全明确。以下将进一步对比分析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中给予喹硫平、齐拉西酮以及氯丙嗪分别联合碳酸锂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 年6 月~2020 年9 月本院收治的69 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依据用药方案分为A、B、C 组,各23 例。A 组:男13 例,女10 例;年龄23~65 岁,平均年龄(41.9±7.8)岁;患病时间0.3~6.0 年,平均患病时间(2.4±1.3)年。B 组:男12 例,女11 例;年龄22~67 岁,平均年龄(41.7±8.4)岁;患病时间0.2~6.0 年,平均患病时间(2.3±1.3)年。C 组:男14 例,女9 例;年龄21~66 岁,平均年龄(41.8±8.1)岁;患病时间0.3~6.0 年,平均患病时间(2.3±1.4)年。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符合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经评估BRMS 评分≥18 分,患者的各临床资料完善,并且用药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合并重度心肝肾等脏器功能病变者;②合并脑部或者其他躯体疾病所诱发的精神障碍者;③合并精神分裂者;④具有药物过敏情况者。
1.2 方法 A 组患者应用齐拉西酮、碳酸锂治疗,其中碳酸锂的初始口服剂量为500 mg/d,后续需结合患者病情、耐受度等调整至750~1500 mg/d,如患者有胃肠道反应、震颤以及头痛等不良反应需要适当调低剂量;齐拉西酮每日餐时进行口服,初始服用剂量依据20 mg/d,分为2 次服用,之后在10 d 内逐步增加到100~160 mg/d。B 组患者应用喹硫平、碳酸锂治疗,碳酸锂用法同A 组;喹硫平初始服用剂量为100 mg/d,之后逐步增加到400~800 mg/d。C 组患者应用氯丙嗪、碳酸锂治疗,碳酸锂用法同A 组;氯丙嗪初始服用剂量为100 mg/d,之后逐步增加到200~600 mg/d。三组患者均于治疗8 周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8 周后的BRMS 评分,该量表总分0~52 分,评分越高即病情越重。②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BRMS 评分的减分率≥60%;有效:患者BRMS 评分的减分率达到30%~59%;无效:患者BRMS 评分减分率<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对比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眩晕、身体乏力、头痛以及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治疗前后BRMS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三组BRM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周后,三组BRMS 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A 组BRMS 评分均低于B 组、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周后,B 组BRMS 评分与C 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BRMS 评分对比(±s,分)
表1 三组治疗前后BRMS 评分对比(±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B 组、C 组对比,bP<0.05
2.2 三组临床疗效对比 A 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 组、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治疗总有效率与C 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临床疗效对比[n(%)]
2.3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疾病特征表现为低诊断率、高复发率以及低治疗率,该类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并且在其他精神疾病当中死亡率占比长期居于首位。该疾病由于治疗难度高,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十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近年来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被认为是威胁公共健康与安全的精神卫生问题,因此也成为临床研究中的热点。现阶段,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治疗多应用锂盐结合抗精神病药物来进行综合治疗。临床研究发现[4-7],锂盐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可能导致神经系统以及胃肠道系统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部分情况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锂盐中毒情况,由于单纯应用锂盐无法迅速且有效地发挥镇静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所以在躁狂发作患者的药物治疗中需要特别关注药物的疗效以及应用中的安全性,从而确保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良好依从性和疾病控制效果。目前,氯丙嗪、喹硫平以及齐拉西酮均是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比较常用的辅助药物。其中氯丙嗪或者喹硫平结合碳酸锂的用药方案,在躁狂发作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迅速起效,然而长时间应用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疗效差异较大。齐拉西酮则属于近年来比较常用的非典型性抗精神病治疗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且疗效确切。近年来报道指出[8-10],齐拉西酮应用中对于多巴胺D3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此药物应用中对于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效果显著,并且应用过程中极少造成胃肠道反应、嗜睡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其安全性良好。碳酸锂的应用中则可有效抑制患者躁狂发作,并改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诱发的情感障碍[11-13]。本次的对比结果显示,治疗4、8 周后,三组BRMS 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A 组BRMS 评分均低于B 组、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周后,B 组BRMS 评分与C 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B 组的73.91%及C 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治疗总有效率与C 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联合应用齐拉西酮与碳酸锂能够显著提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整体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与喹硫平和氯丙嗪相比,通过应用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更有利于提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