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辉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心血管急症,致病因素复杂,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慢性疾病、遗传等诸多因素均可导致发病,具有起病急骤、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患者临床常表现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经心电图检查也会呈现出病理性Q 波的特征性成像,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病情持续发展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近几年来,我国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危害国民健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有研究提出,采用冠脉介入治疗有效抢救缺血性心肌细胞,抑制心室重构,对于恢复冠脉灌注也具有积极意义,降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3]。本文选取2015 年8 月~2016 年8 月98 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室功能的影响,旨在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5 年8 月~2016 年8 月收治的98 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计算机编号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双数)与对照组(单数),各49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3 例;年龄49~83 岁,平均年龄(65.39±13.57)岁。观察组男20 例,女29 例;年龄51~82 岁,平均年龄(64.98±12.6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其委员会制订的《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时经心电图、心肌酶、冠脉造影辅助检查以及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诊断,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档案与资料完整;无手术禁忌证;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心脏病变者,例如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等;肝肾脏器存在严重功能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冠脉介入治疗禁忌证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结合患者实际病情给予调脂、抗凝、抗血小板、利尿剂、β-受体阻滞、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冠脉介入治疗,具体为:给予0.4 ml 的依诺肝素(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03),皮下注射,每12 小时1 次,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实施局部麻醉,依据患者冠脉病变情况自桡动脉或股动脉取穿刺点,向其中置入导引导管,沿导管置入导丝,直至血管远端,之后置入球囊,充分扩张堵塞部位,取正确的药物涂层支架,通过导引导管将其置入堵塞位置,利用经冠状动脉造影详细观察支架放置以及血流情况,确保支架位置情况理想、冠脉再通后,撤出导引导管、导丝等物品,少数病例不需要置入支架,术后叮嘱患者继续坚持服药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BNP 水平。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第3、7、14 天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液,采用杭州迪讯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严格按照仪器以及试剂说明进行,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BNP 水平。②心室功能。自患者入院后,由临床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师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LVEDV、LVEF、LVESV 等。③心肌酶指标。包括CK、CK-MB 的峰值及峰值出现时间。采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型号为ECL2010,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BNP 水平比较 治疗前、治疗后第3 天,两组BN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14 天,观察组BN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BNP 水平比较(±s,ng/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BNP 水平比较(±s,ng/L)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a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室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DV、LVESV、LVE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V、LVESV 低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室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室功能比较(±s)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aP<0.05
2.3 两组心肌酶指标比较 两组CK 峰值、CK-MB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K 峰值出现时间、CK-MB 峰值出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肌酶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心肌酶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当机体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时,易引起冠状动脉管腔变窄,导致心肌细胞供血以及供氧量不足,最终形成缺血性心肌疾病,即冠心病[4]。若患者长时间处于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下,极易加重心肌细胞死亡,引发心肌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诊内科病症,集中于中老年人群中发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预后差,降低患者生存质量[5]。寻找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刻不容缓。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式有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保守药物治疗无法有效抑制心室重塑,心功能受到影响,疗效并不理想[6]。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逐渐发展与成熟,冠脉介入治疗凭借其显著疗效、预后良好等优势在各大医院中普及起来,其在术前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栓治疗,之后在局麻状态下置入球囊,起到支架作用,之后向冠脉狭窄部位置入支架,恢复发病部位血流,快速促进病变冠脉再通,减少心肌缺血缺氧形成的损伤,达到改善预后的效果,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普遍认可[7]。
BNP 是一种典型的神经激素类物质,主要由心室分泌,能够准确反映心室负荷程度,便于评估心功能状态,当机体承受较大的心室负荷时,其BNP 水平明显增高。因此,密切监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水平,有助于评估其病情发展,针对性选择有效的治疗手段[8]。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第7、14 天,观察组BN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冠脉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机体心室负荷程度。究其原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未接受治疗前,其机体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且患者心脏舒缩、心肌缺血状态也会对心室产生牵拉,增高了BNP 水平,而当采用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心肌供血供氧不足情况以及牵拉心室壁得以完全消除,血流动力学也恢复稳定,进而实现了降低BNP 水平的作用[9]。患者心室负荷减轻,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所受影响降低,心室重塑得以缓解。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LVEDV、LVESV 低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冠脉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室功能。分析其原可能为冠脉介入治疗通过明显扩张狭窄冠脉,有效缓解了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促使损伤的心肌细胞得以修复,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疾病对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10,11]。CK-MB、CK 均常被临床用于评估机体心肌损伤程度,本文中,两组CK 峰值、CK-MB 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K 峰值出现时间、CK-MB峰值出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两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缺血有关。
综上所述,采用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