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媛
2 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分泌缺陷[1]。众多患者在长时间口服降糖药后胰岛细胞功能的衰退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血糖升高后高糖毒性可加速胰岛素细胞功能衰竭,需进行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通过持续性皮下输注胰岛素,模拟人体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可迅速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因此对于2 型糖尿病的治疗意义重大[2]。本文主要探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2 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本院治疗的120 例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均无胰岛素用药过敏史,无严重并发症及肝肾功能障碍、无酮症酸中毒及伴有其他糖代谢的疾病者,均自愿参加此次试验。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 例。观察组男34 例,女26 例;年龄42~78 岁,平均年龄(59.7±6.6)岁;平均病程(6.3±2.7)年。对照组男35 例,女25 例;年龄42~77 岁,平均年龄(60.2±6.4)岁;平均病程(6.5±2.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使用口服降糖药,入院后给予健康教育、饮食与运动指导,治疗过程中使用罗氏ACCUCHEK 血糖仪监测血糖。对照组患者进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每天早中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胰岛素(商品名:诺和灵R,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必要时睡前皮下注射,起始剂量0.5 U/(kg·d),根据血糖浓度及生理需要设定各时间段胰岛素用量,治疗14 周。观察组进行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泵(美国美敦力MINIMED508 型)连接导管后置通过皮下埋置针头持续输注基础剂量胰岛素,随时根据患者早中晚FPG 及2 h PG 值调整其用量,连续治疗14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使用量及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测定两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标准为:FPG 为4.4~6.1 mmol/L,2 h PG 为4.4~8.0 mmol/L,睡前血糖为 5.6~7.8 mmol/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FPG、2 h PG 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 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s)
表1 两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使用量比较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每日胰岛素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使用量比较 (±s)
表2 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使用量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s)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 型糖尿病是一种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终生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直接或间接分泌不足时会导致其发病率居高不下,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患者一般存在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 细胞功能异常。另外,糖尿病并发症也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能显著降低2 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改善患者预后[3]。研究表明,当血糖水平控制达到理想水平时是降低糖尿病各类并发症的首要措施[4]。报道显示,糖尿病患者初步确诊时胰岛β 细胞仅残存60%,且随着病程的延长釉功能性下降的趋势,但对于目前传统阶梯式治疗糖尿病的模式中,胰岛素的使用往往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后选择方案,因此也使得很多患者错失了糖尿病初期能有效逆转胰岛β 细胞功能不全的机会[5]。
虽然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进行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在段时间内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减轻对胰岛β 细胞的进一步损伤,显著改善胰岛β 细胞功能的作用,使其控制在较稳定的范围内,延缓其并发症的发展,但是长期每天数次皮下注射,患者依从性差难以坚持,最后导致病情不受控制[6]。另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未能有效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会出现餐后胰岛素分泌延迟,出现餐后高血糖症状,而延迟出现的胰岛素高峰在下一餐前产生低血糖,对于空腹与夜间高血糖不能有效控制,当用药剂量控制不好时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等并发症,因此容易造成治疗失败,且高血糖与低血糖后继发的高血糖症状使得患者血糖不能很好控制,也不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7,8]。
胰岛素泵又称为人工胰腺,是通过智能控制以调节脉冲式皮下输注方式,模拟人体内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另外也可以灵活的控制胰岛素用量与输注模式,并在餐后脉冲式释放胰岛素,相对于多次皮下注射,其优势主要表现在[9-11]:①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设定和调整其餐前剂量及基础输注量,能平稳的控制血糖,血糖不稳定的波动较少,有效减轻低血糖的发生;②通过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控制夜间基础输注量从而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且随着胰岛素用量的控制,也能有效避免因大剂量使用胰岛素而导致的体重增加;③相较于多次注射部位易产生硬结造成的局部脂肪萎缩从而不利于胰岛素的吸收,使用胰岛素泵输注部位固定,吸收准确平稳,也缩短了胰岛素从注射部位吸收入血的“起效延迟时间”,患者依从性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每日胰岛素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逆转高血糖对胰岛β 细胞毒性作用,减轻胰岛素抵抗,因此,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胰岛素泵治疗能更有效降低高血糖状态解除糖毒性,抑制脂肪分解从而减轻脂毒性,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本文观察组患者hs-CRP 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能有更好的抗炎作用,延缓胰岛β 细胞功能衰竭[12,13]。
综上所述,2 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能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能明显改善胰岛β 细胞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