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华
摘要:选择性缄默症(SM)儿童在某些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持久地“拒绝”说话,而在其他场合言语正常。心理学家认为SM是一种心理疾患,是社会恐怖症的一种表现类型,躯体或精神创伤是SM的根源,主张精神分析,心理治疗。而不需要过多言语表达的心理沙盘游戏就是一个比较适合此类儿童的心理辅导活动,心理沙盘游戏的自由、安全与容纳能更好地让孩子得到心灵的成长和行为的转化。
关键词:选择性缄默症;沙盘游戏 ;行为转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章编号:1671-2684(2021)21-0035-04
一、案例概况
默默(化名)从小性格就偏内向,是由妈妈带大的,由于父母工作忙,默默很小就上幼儿园,入园适应情况并不好。上幼儿园中班时,发生了一次疑似伤害性事件,默默的白裙子上全是泥巴和褶皱,鼻青脸肿,十分吓人,但园方一致表示是默默自己摔伤的,此后默默坚决不上幼儿园,妈妈只得辞职在家带她。默默只与家中兔子交流,很少与小朋友交流直至小学。小学后默默极度害怕与老师同学相处,说话非常小声,一般只有气流的声音,同学们觉得她很奇怪,都不喜欢跟她玩。老师也不喜欢她。后来,到了二年级,默默情况还是没有改善,于是妈妈就把她带去精神科门诊就诊,诊断为选择性缄默症,进行了20次沙盘治疗无效后停止治疗至今。
二、问题与分析
从早年经历来看,默默性格偏内向,有一定的遗传基础。早年父母陪伴较少,入园由于年龄较小容易被欺负,尤其是中班时期发生的类似创伤性事件给默默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事件发生后家庭的处理不利于默默的社会性发展,导致默默人际交往能力很弱。默默的母亲因为孩子而辞职,对孩子有诸多怨气和不满,尤其对其内向、胆怯、懦弱的性格非常反感,这种不被接纳的养育环境,带给默默的是斥责而非鼓励、忽视而非关注,造成了默默胆怯的性格特点,对外界的反应是收缩的、害怕的、怀疑的。默默的母亲非常强势,会因为她不愿意穿某件衣服就将那件衣服全部剪烂。胆怯是怯懦的基础,这个胆怯的孩子的母亲是强势的、暴躁易怒的、控制型的,所以孩子就会从胆怯的反应发展成为怯懦的性格。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人的性格形成主要在1~3岁,这期间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性格形成,3~6岁是性格扩展期,这一时期的教养为性格修整提供了时机。如今默默已经10岁,性格逐步成型。
此外,由于从小不被接纳,默默的自尊水平很低,自认为不配被爱,不配接受认可和积极关注,于是她肯定地认为同学们是不会跟她玩的,这种熟悉的不被接纳、不被鼓励或好评的习惯情绪体验,带给她较大的压力,所以她不自觉地会采取说话气声、不敢主动等模式与同伴互动,也就带来了同伴不认可、不喜欢和她玩的结果,形成恶性循环。确诊选择性缄默症后,默默接受了20次沙盘游戏治疗,效果不佳,可能与沙游师能力水平不够、沙游师与默默的匹配程度不高、高额付费带给妈妈的压力等因素有关,并不能说明沙盘游戏治疗不适合默默。我通过沙盘游戏自由与保护的空间,致力于缓解其负面影响,调整改善其社会适应程度,初见成效。
三、辅导目标
近期目标:提升默默的自信心,使她增强自我安全感,更好地融入学校的班级集体生活中。
远期目标:促进默默获得自性化的发展,从而提高自尊水平,在各种场合勇于用言语进行交流。
四、辅导过程
(一)初始沙盘
初次沙盘体验是在做了一次面谈之后尝试开始的。默默对沙盘游戏非常熟悉,而且非常感兴趣,但在操作沙盘时默默很安静,动作很缓慢,就像慢镜头一样,选择东西的时候,头、身体摆动的幅度很小,脚移动的幅度很小、很轻。拿东西的时候很慢,很轻,把沙具放在沙子上非常緩慢和轻柔,而且时不时会抬头怯怯地看咨询师一眼。
从初始沙盘意象来看,画面显示出的还是有规则的,沙盘最底部是学校、图书馆、火车站、公交站、垃圾桶等现实生活场景,沙盘中上部则是动物园,有陆地的、水里的动物,其中有女士、男士、女孩在那里观看动物。沙盘的最上部是大海,海里有鲨鱼、鲸鱼、珊瑚、大雁、鸭子。大海及海里的动物象征着她潜意识的部分。陆地呈现的内容则是她的意识层面。在大海和陆地事物之间有一些植被,这些树木对大海和陆地事物带来一定的分隔感,具有掩饰、隔离的作用,与其收缩、封闭、怀疑与自我保护的性格特点相呼应。
默默自述,里面那个看鸭子、鲨鱼的小女孩就是她,她很喜欢小动物。她家里的猫死了,她就把它埋在了小区的一棵大树下,每天放学回家经过那里,她都会蹲下来摸着埋着小猫的泥土说悄悄话,会说:“小猫,你冷不冷啊?我好想你啊!”等话。但是妈妈经常不允许她这样做,觉得这样很奇怪。她曾极力要求妈妈再买一只,可是妈妈嫌小猫脱毛,太脏了,就没有再买。她很难过。从盘面可以看出,默默极度喜欢动物,能一个人在广阔的森林里独自看动物,那是因为她觉得动物比人更安全,也就是说,她无法与人建立起亲密的安全的关系。
沙盘中被放进的第一个沙具是法院,放在图书馆前一点,但后来她拿走了。默默小时候的经历让她受伤,从而让她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了恐惧和审判。此外,意识层面呈现的公交站和图书馆,意味着多向交通枢纽、学习和认知的能力等,都是默默的资源,但这些都是公共设施而不是家,也凸显了默默没有家的安全和支持感。其中最后一个被放进沙盘的沙具是一支雪糕,默默把雪糕放在了装满生活垃圾和烟头的垃圾车了。她自述,在她住的小区,到处都是垃圾,她觉得很焦虑。雪糕本是甜品,但被默默定义为垃圾,或者不能接受的东西,这种能够抗拒本我的欲望而用超我的评价来定义周遭事物的情况,也充分呈现了默默所在的养育环境非常严格和苛刻,默默采取隔离自我需求的方式生活,自尊水平无法提高。
这个沙盘呈现了默默的不安全、低自尊、焦虑乃至恐惧、极度压抑的生活状态,也评估其心理年龄尚未达到10岁孩子的水平。但很幸运的是,沙盘中大海里的海豚等动物的陪伴,让默默在制作沙盘时就得到了初步的疗愈,无论是鸳鸯、大雁等象征孤独的沙具,还是珊瑚等象征力量的沙具,都给了咨询师很好的工作方向。
于是,我把心理沙盘的目标定在了如何更好地让她融入集体生活中,如何与小伙伴建立安全的适合的关系。
(二)第二次沙盘游戏
第二次沙盘过程中,默默从进门到离开,凡是说话都只是发出气流,完全没有声音,咨询师必须紧紧盯着她的嘴型,才能明白她要表达的内容。这次沙盘围绕宠物伙伴的主题进行。默默描述,她跟妈妈去宠物店看宠物,她很想买一只小白兔,可是妈妈嫌养小动物麻烦,所以就没有给她买,爸爸其实也很想给她买一只,但爸爸很怕妈妈,也没敢给她买。谈到这些她感到伤心并流泪,咨询师体会到了默默的悲伤和无奈。操作沙盘的过程非常顺利,逐渐成形的沙盘分了几个区域,底部是餐厅和书店、学校等生活区域;沙盘中上部是公路、宠物街和日用品店和瞭望塔;沙盘左上部是一个校园的池塘,里面有金鱼、鲸鱼、大雁、螃蟹、小船和小人,上面还有一架桥连通了池塘。这次沙盘中再次出现了海,这次的大海显示的是左窄右宽的形状,里面依然有陪伴者的角色——海豚和孤独的大雁。最左角是一只大猫。船的出现象征着默默勇敢探索自己无意识的开始。
此次沙盘似乎规则不明显,公路与餐厅和宠物街完全没有边界,都是默默日常生活情景的重现,反映了其对小动物陪伴的渴望。宠物店里不但有温和的小猫、小狗、小白兔,还有凶恶的狼和老虎,以及体型庞大的马。默默表示这些动物已经驯化成宠物,所以她并不害怕。我体会到默默对动物的信任与对人的不安全感区分比较明显。在宠物店旁边,默默摆放了一个大垃圾分类箱,默默称妈妈怕小动物弄脏家里,所以需要自己有能力帮助小动物做好清洁卫生,绝对不能弄脏家里。咨询师由此体会到了默默内在的焦虑、委屈和渴望而需求不满等负面情绪。
整个沙盘过程中,咨询师体会到默默对人的不信任,源自对母亲的焦虑紧张畏惧与无奈,从而延伸到与人交往的不安全感和对生活环境的不安。她把自己的所有生活融入了小动物们的日常里,小动物的状态呈现了默默的状态。值得探讨的沙具状态有:正中间的小亭子,象征着默默内在四面漏风的家,各种不安全感;沙盘正中間链接默默与沙盘的一座桥,象征着默默与自己的链接;沙盘上方的公路,象征着默默与咨询师关系的建立。
(三)第七次沙盘游戏
第七次沙盘呈现了质的飞跃,围绕人与动物的互动主题进行,在默默平常的生活空间中六处呈现了动物和人之间友好的互动:一是小女孩喂无家可归的小动物;二是黄衣女士和小妹妹想要收养动物;三是货车运送树苗来栽树,创设有助于小动物的成长环境;四是清洁工清扫垃圾,创设有助于人和动物的生存环境;五是老太太收养了小狗;六是厨师做食物给海狮们吃。这些都呈现了默默内在子人格动物和人之间的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质的飞跃。
此外,这次沙盘过程中默默明确表达对自己说话小声和不敢表达的状态不满意,希望能够改变。趁此机会,咨询师与默默商定在沙盘工作过程中默默尝试大声而自由地说话,默默表示有信心,而且非常积极地表达。默默回顾七次沙盘游戏治疗以来,与咨询师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在沙盘室的状态越来越轻松,每天都很期待来沙盘室互动,每次都是早早地等在沙盘室门口。语言表达也从一开始说话只有气声,到后来微小的声音,到如今第七次沙盘活动终于有正常的声音发出来,也是现实层面质的飞跃。回顾这个历程,默默感到更加有信心、更加信任咨询师、更加愿意做出努力和尝试。
(四)第十二次沙盘
第12次沙盘涌现了救治疗愈的主题。沙盘底部出现了与沟通有关的电话亭、与医疗救治有关的医院、与救助灭火有关的消防局、与金融交易经济支持有关的银行等,这次沙盘不再出现车辆运行的轨迹,但默默强调这些建筑物前面的车辆都是运动的。沙盘中部和上部是开放式的普通公园而不再是动物园了,里面有植物、动物,人各司其职、相安无事、非常和谐。这次沙盘依然有水域,里面有一只大雁、一条鳄鱼、一只青蛙、一只母鸭子和一只小鸭子。青蛙和鳄鱼的出现都显示了默默在这段时间里产生了新的力量去面对生活上的问题。有人在公园里看湖里的小动物,也有人在滑滑梯玩耍。公园里有一只狗受伤了,另一只小狗在照顾它,很多小狗小猫来慰问它,不再是默默的主体照顾它。这些改变都意味着默默内心和谐程度的提高与成长。而默默是那个站在跷跷板旁边的“长袜子”皮皮。“长袜子”皮皮在书中是一个勇敢、独立、自信的孤儿,象征着默默自性的成长,她内在的自信、勇敢、个性化都有了涌现,体现了默默自性化的成长和潜意识的觉醒。
这次沙盘治疗结束后,默默的母亲表示这两个星期来,默默在家总爱跟她对着干,有了非常多自己的想法。有一次默默不按妈妈的要求穿衣服,妈妈非常生气,因此剪烂了默默的整件衣服,还觉得默默变坏了。对此,咨询师引导妈妈认识到这些表现体现了默默内在力量的提升和成长,有助于提高其自尊水平、表达和行动的力量,对改善默默退缩、胆怯等行为有助益。妈妈因此恍然大悟。而且,默默这次沙盘过程操作结束后还很高兴地告诉咨询师,她在班上有了四个好朋友,他们会在课间一起玩,但大部分时间都是他们带着默默玩,默默只是跟随。
咨询师特意找了默默的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说,默默有了很大的转变。在默默四年级时班主任刚接触她的时候,几乎完全无法与她沟通,如今默默居然能对班主任表达不同意见;上课提问能小声回答;课间班主任主动找她聊天时,尽管她声音很小,但已能对答如流。班主任对她来沙盘室的工作疗效持肯定的态度。这些利好消息让咨询师对接下来一年的沙盘工作很有信心。
五、沙盘游戏辅导的效果与评估
从系列沙盘和现实生活变化这两个维度来分析,默默的沙盘游戏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从系列沙盘演变来看,默默的初始沙盘呈现了意识领域与潜意识领域的隔离、充满了审判和不安,默默的内心也呈现相对封闭、保守的状态,并聚焦对内在小动物的关注层面,与默默的外在表现行为是非常一致的。此后的系列沙盘中,学校、图书馆、车站、垃圾桶、亭子等沙具频繁出现,也同样印证着默默不安全、焦虑、压抑与渴望的内在世界。经过系列沙盘互动,默默在第二、第五和第八次沙盘的工作中,使用了桥的沙具,同样是连接与沟通,却各有不同:第二次沙盘的桥象征着默默与自己的链接;第五次沙盘的桥不仅体现了默默与自己的链接,还链接了默默内在的动物园子人格区域与人类社会子人格区域;第八次沙盘的桥被随意放在右边,没有连接特定的区域,而是一个连接主题的呈现,象征着连接状态无处不在,实现了动物和人和谐关系的结果。这些不同阶段沙盘中的“桥”呈现了发展的不同阶段,让咨询师看到了默默的进步。此后,默默的第九、十和十一次沙盘均呈现出了秩序清晰的交通车列,能量流动越来越顺畅、有力,并能突破隧道的狭窄瓶颈部分,实现了内在力量的整合。尤其在第十二次沙盘过程中,出现了与救治救护功能有关的医院、消防车等沙具,涌现了治愈主题,系列沙盘最后发掘出了默默内在疗愈的潜能,对默默自性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现实层面,默默也从不敢说话(只有口型和气流声音),到可以微弱地发音,到小声说话;从在班上不敢与小伙伴打交道,到主动跟一个小朋友接触,再到获得几个玩伴的接纳;从不敢和回避跟班主任老师说话,到能够面对老师,再到老师问问题能小声腼腆地回应;从一个对母亲言听计从、不敢跟母亲表达任何自己意见的无我状态,到一个敢跟母亲提出异议、反对母亲安排的成长状态。无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乃至质的飞跃。
六、沙盘游戏的结束与总结
默默的沙盘游戏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但是整个沙盘治疗工作还没有结束,预计在默默六年级毕业时结束。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默默依然每周接受一次沙盘游戏治疗。我们接下来的目标是继续让默默获得自性化的成长,从而提高自尊水平,更自如地融入学校集体生活,更自由、自信地表达自己。
通过与默默的沙盘游戏互动,咨询师深切地感受到沙盘游戏不是人际关系咨询,不是改善或缓解亲子关系,也不是认知行为治疗,其目的不是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和冲突,而是涉足最深层面的个体情结的转化、心理创伤的愈合、自我和原型关系的转变,从而带来表征症状和问题的改善。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