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有效语文教学的原点

2021-08-10 10:02余琴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习需求学情分析以学定教

余琴

【摘   要】按照课堂教学进程,学情分析可从以下角度展开:课前的教学设计要分析学生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找准两者的契合点,以学定教;课中的教学实施要关注学生难懂的内容,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好课堂生成事件,组织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后的教学评估要及时检测学习结果,相关练习的设计、实施、评价要符合教学标准,推动教与学的活动。

【关键词】学情分析;以学定教;学习需求;教学标准

学情分析是指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业成效等方面的分析。学情分析理应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是,观察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发现,教师往往弱化了学情分析,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研究教材的正确使用上。其实,教师的任务在于了解学生和教材使用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应只注意教材本身,还要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学生的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情分析的路径有很多。笔者围绕课堂教学的进程,提出学情分析的视角,以此实施与学生适配的教学。这应是教师孜孜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掌握学情:教学设计重视学习起点

学习起点可分为学习的逻辑起点与现实起点。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进度应有的知识、技能积累。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积累。确定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之间的距离,并做详尽合理的分析,是备课与教学最为重要也最为费劲的工作。教师如果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忽视他们的学习潜能,在组织教学时对教学内容不加选择而照本宣科,就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主动建构新知的过程。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合理处理教材、调整课堂结构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研读课标教材,了解学生的逻辑起点

要想明确学生的逻辑起点,教师就要用心研读课程标准,仔细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明确各个学段教学目标的延续性。教师每教一个知识点,都要弄清学生在此之前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以后还有哪些知识与此关联,让学生在不断累积中逐步形成知识链。

如,对于朗读,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粗略看,这三种表述几乎是一样的,但仔细看,它们有细微的差别:第一学段是“学习用”,要求在教师的指导、示范下用普通话朗读,强调学习过程;第二学段是“用”,强调朗读实践,并形成用普通话朗读的习惯;第三学段是“能用”,强调能力达成度。有了这样的研读,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就不会越位或不到位了。

钻研教材,需要弄清每个单元语文要素的设置意图与来龙去脉。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在四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的品质等阅读方法。本单元的学习,既包括体会人物的感情,也包括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体会的角度更多元,需要学生对人物内心进行更加丰富、细腻、深入的探索。这是在四年级学习基础上的进阶。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还将进一步掌握和综合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逐步形成此方面的能力。

明确学生的逻辑起点,要求教师以“俯视、平视、仰视”这三种眼光系统地钻研教材。俯视就是知晓学生已学内容,平视就是立足学生当下所学内容,仰视就是考虑学生未来将学内容,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追求从“教过”走向“教会”,让学生从“学过”走向“学会”。

(二)关注已有经验,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

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教学要尽可能准确估计学生的真实水平,缩短教师主观猜测和学生客观水平之间的距离。如,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根据统编教材的安排,学生要在四个星期左右学完汉语拼音。其实汉语拼音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多少接触过。教师可以在学习之前做一个调查,了解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程度。笔者曾对1000名新生做过调查: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印在一张纸上,让每个学生认读,并在会认的字母或音节上做上记号,然后统计与分析。调查发现,学生对声母掌握得最好,对整体认读音节掌握得最差,单韵母比复韵母掌握得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字母發音不到位,认读机械,书写不正确。有了调查,教学就能具有针对性。

教师还应该通过课前谈话,课始、课中提问了解学生,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如提问“关于这些内容,你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听一听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如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一课,揭示课题后,可以这样设问:“同学们课前读过课文了,知道露西给爸爸写了两封信。你们认为露西爸爸更愿意看哪一封?”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认为“喜欢读第二封信”,有的认为“第一封信中露西很不开心,爸爸在外面会担心的。第二封信表示露西过得很好,爸爸就放心了”。学生的阅读收获正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可以顺学而导,依据学生的阅读认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想一想:露西在给爸爸的后一封信里都写了什么?画出相关语句,试着把这封信读出来。教学从学生的认知起点、从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始,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高涨。

一名优秀教师面对学生时应该经常这样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提醒教师要换位思考,立足儿童视角,体验学习发生的过程;“假如是我的孩子”,提醒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研究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发展。

明了教材的逻辑起点和学生的现实起点后,教师要根据两者之间的距离,合理取舍教学目标,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二、注重学情:教学实施满足学习需求

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体现于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及交往活动的丰富度,体现于能否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和发表独到的见解,体现于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制和调节学习情绪,对后续学习是否更有信心,等等。教学实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因为学习需要的满足程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一)关注学生难懂的内容

人文内涵的深刻意义、文本语言的表达特色往往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教师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这些方面,不要在学生一读就懂的内容上反复提问,进行烦琐分析。

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是中国的创世神话之一。学生对故事内容很熟悉,但对“盘古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根脉文化及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感到难以理解。浙江省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吴秀娟老师上课伊始,以创世神话导入,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其中的奥秘。[1]通过“沉睡的盘古—巍峨的盘古—伟大的盘古”这一暗线感受人物形象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教学通过紧扣盘古的“变”与“不变”展开——天地在变化,盘古的身体也在不断变化,然而盘古的精神、毅力、决心是不变的,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盘古的雄伟、高大、甘于奉献,帮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创世神话的深刻内涵。这也是学生学习的生长点。

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的散文。文章结构清晰,构段特点鲜明,是三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绝佳范例。请比较以下两位教师教学课文第2自然段的过程。

A教师的教学流程中,三个学习要求指向的都是学生已会的内容。学生经历了学习,并没有获得提升。学生被动参与学习,始终停留在课堂的“舒适区”,没有适度的紧张感,也就没有获得知识带来的愉悦感。

B教师的教学流程中,三个学习要求指向明确且渐次提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彼此之间展开多边而丰富的交往。特别是第三个问题,富有挑战性,引导学生发现第2自然段是如何将秋天独有的色彩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从读懂内容走向研究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感受到发现的惊喜,学习情绪始终饱满。

《秋天的雨》课后第3题要求学生“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B教师所教的学生写出来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效运用了课文的表达方式。

B教师的教学从学生的已知到未知,再从学生的未知到已知,体现了课堂的增量。文章语言表达的秘妙,需要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发现,进而展开相关实践,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水平。正如科德所言,“语言教师并不是在教语言本身,而是在教某种新的语言表现形式。学习语言的人用母语交际的能力早已达到相当的水平,他已经懂得自己能用母语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语言教师做的不过是教授学生一种新的方式来做他已经会做的事情。因此,他其实是在扩大学生原有的一套思维规则或思维方式”[2]。

(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教师常用的做法。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旨在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问题意识,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的状态,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安排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已成为教师的共识。教师要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逐步解决学生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通过描绘大地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的神奇和活力。生动的语言是本文最大的特色,很多句子充满诗意和画面感,适合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小学江琳璘老师执教此课时,设计了一张预学单。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我觉得(  )、(  )、(  )等自然段有些难读,我已读了(  )遍。

2.读了课文,觉得最(吸引我)(难理解)(值得研究)的句子是哪一句?可选一个内容打上√,然后把相关句子摘抄下来,并写写理由。

3.尝试填空。

因为世界(   ),所以说它很奇妙。

教师详细梳理了学生的预学单,依托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如,读通课文环节,依据预学单第一题,呈现学生认为最难读的第3、7、17自然段,指导学生认识段落中的生字、新词,解决不理解的词语,从而读好句子。教师的指导契合学生的学习难点,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学习活动。又如,预学单的第三題,全班有19名学生(近一半)填写了“因为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所以说它很奇妙”。教师依托学生阅读的初始体验,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找一找作者抓住哪些事物写出了“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读文、讨论、交流,逐步明白作者以“太阳升起、云彩飞行、雨点降落、余晖变幻、群星闪烁”写出了天空的生命力。这是本文学习的核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引导学生从语句中体会“天空的生命力”时,教师又及时对接学生在预学单第二题中摘抄的最吸引人、难理解、值得研究的句子,将学生的预学情况纳入教学设计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写了抗日战争时期,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课文比较长,用序号的方式分为六个部分,分别写了“雨来游泳本领高”“雨来上夜校读书”“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芦花村的人们以为雨来牺牲了,十分难过”“雨来没有牺牲”。学生通过阅读,发现文章第四部分最能展现雨来的小英雄形象,其他部分的内容好像与刻画人物形象没什么关系。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依据学生的问题,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莫晶老师组织了以下学习过程。

1.自主阅读:想一想,其他的部分与雨来的小英雄形象又有什么关系?

2.合作交流:与学习伙伴交流自己的观点和依据。

3.反馈解疑:

(1)感悟雨来的爱国情怀,明白他成为小英雄的原因。

出示下面三组句子,找一找分别在文章的哪些部分中,想一想“我们”都包含了谁,再读一读。

①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②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③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感受雨来父亲对他成为小英雄潜移默化的影响。

①找一找,课文哪一部分写到了爸爸参加战斗的事情?

②思考:爸爸的做法对雨来有什么影响?

本课通过质疑导学,围绕“其他的部分与雨来的小英雄形象又有什么关系”这一话题,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共享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雨来的小英雄形象。

(三)处理课堂生成的事件

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在课堂中的投入程度决定了他的学习效果。教师如果忽视或漠视出乎意料的教学情境,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是多变的,教学要根据学情随机应变。

笔者曾听一名教师执教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一课。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后,一名男生问:“为什么叫‘棉花姑娘,难道棉花都是女的吗?”问题出乎意料,教师只好含糊地说:“课文把棉花当作人来写,亲切地叫她棉花姑娘。”此后该男生的情绪一直游离于课堂之外。如果教师问一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然后让他摸摸棉花,看看棉花的外形,说说有什么感觉,当学生说出“柔软、温暖、温柔、苗条……”这些词语时,学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要用“姑娘”来拟人了。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要求学生写一件事,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教师让学生预习了教材,明确选材,把题目补充完整。习作指导课上,教师梳理了学生所填的词语,呈现在学生面前。

第一组:失望、生气、开心、后悔、震惊、伤心、尴尬、自豪

第二组:赢、摔倒、被批评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教材中的话“生活中,谁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他陶醉了‘他生气了‘他伤心了”,把第二组词改成表示心情的词语。一名男生说:“谁说‘赢了没有心情?我觉得不用改!”男生语气坚定,只可惜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思维拉往“填上表示心情的词语”。如果教师问一问“你认为赢了会有哪些心情”,男生可能会说“激动、自豪、自信、如释重负……”这完全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知识、经验的变化状况,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不断调整教学行为。很多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其实源于教师对学情的准确把握。

三、反馈学情:教学评估检测学习结果

学习结果是学生在课堂里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而产生的结果。语文练习应该成为评估学习结果的依据。通过练习,教师诊断学生的学习结果,从而反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设计练习要能检测教学目标

理想的课堂应该“教、学、评一致”。练习就是此处的“评”,要指向教学目标的检测。

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所处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本课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

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天空和大地?填一填。

这个练习设计指向“能说出课文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能依据练习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

要使检测有效,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关联本课教学目标,反复推敲练习内容是否吻合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仍要紧扣目标的达成度,不拔高、不降低。

(二)使用练习要融入教与学过程

把练习融入教与学的过程,发挥练习的过程性评价功能,有助于教师及时获得学情反馈,调整教学方向。这样做也促使教师把练习作为推进学习活动的支架,有效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所处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本课要达成“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按游览顺序写景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蓝青小学刘充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1.交流阅读初始感受:读过课文,哪些内容令你印象深刻?

预设:空隙的狭小、内洞的宽敞、一路上的景色。

2.了解作者游览顺序:作者游览了双龙洞的哪些地方?

(1)默读课文,文中有些句子可以帮助你们找到作者游览的地方,把它们画出来。

(2)借助画出的句子和课后第一题,把作者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路上→(    )→(    )→(    )→(    )→出洞

3.联系前一篇课文《海上日出》,了解写景文章可以按景物的变化顺序来写,也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

教师把补充作者路线图的练习融入教与学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抓住表示作者行踪的语句,梳理作者的游览顺序。学生通过读、思、练,逐步达成学习目标。练习成为教师诊断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讲练结合的形式改变了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形态。

(三)评价练习要符合教学的标准

练习设计、使用、评价的参照标准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师一般比较注意让设计与使用紧扣目标,容易忽视评价的标准。吻合教学标准的评价才能帮助教师有效分析学情,也最能反映出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植物朋友进行观察,并借助记录卡,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内容写下来。一名三年级学生仿照教材,完成了记录卡。

他借助记录卡,写了一篇文章,内容如下。

我的植物朋友是狗尾草。它的根和茎都非常细,又轻又软。狗尾草的颜色是青绿色的,还带有一些淡淡的清香。狗尾草的果实成串,我从书本中知道它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一整根狗尾草像小狗的尾巴,毛茸茸的。我想,狗尾草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像狗尾巴吧!这样的植物朋友你喜欢吗?

文章虽然只有百余字,但语句通顺、连贯,写清楚了狗尾草的样子、颜色等,还写出了作者的感受,完全符合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教师不能一味关注文章篇幅的长短,而应该对每个学生的每一次习作写到什么程度有清晰的目标意识。这样才有助于教师有效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果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比作沙漏的上半部分,那么教学实施就是沙漏的下半部分,而瓶颈就是学情分析。所以教与学的融通,教学效果的达成,必须重视教学的原点——学情分析。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所以怎样学就必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3]教育者必須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教学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吴秀娟,曹鸿飞.抓准神话特点  落实语文要素: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第1课时)教学设计与点评[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9(12):17-19.

[2]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155.

[3]陶行知.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310012)

猜你喜欢
学习需求学情分析以学定教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从学生学习需求视角谈大二英语听力教学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关于核科学技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