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成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进入到初中阶段后,学生的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多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必须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要与时俱进,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拓展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核心素养下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构建高效课堂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策略,旨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社会发展提供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一、 引言
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其追求的主要的教学目标,只有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的辛勤工作才不会白费。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率,所以,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与知识的人是当前社会发展所需的全新人才。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课堂,从而促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二、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在现阶段的教学当中,很多学生实践能力都比较缺乏,虽然有些记忆力很强,背书也比较快,做题目也很厉害,但是与这些学生接触多了就会发现,每个人多少都会缺少一点素养,让人感觉不舒服。这在当今社会是很难立足的,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也非常不利。为此,国家大力推行了素质教育,并取得极好的效果。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极大地规避了以往用成绩来衡量学生好坏的弊端。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重能力重素质的培养。就拿数学来说,若教师只教课本知识,学生只会做题,其他方面的能力与技巧得不到发展与提升,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非常不利。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三、 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落后
基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现在很多教师依然把自己当作课堂教学的主角,掌握着课堂的一切,基本上就是教师满堂讲,学生不停地记,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在课堂上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本内容从头讲到尾,收到的教学效果却微乎其微。这是因为教师还没有从传统的被动说教模式中解脱出来,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师生互动极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理解的也不多,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必须传变教学模式,与时俱进的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单一
相对于小学而言,初中数学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变得困难许多。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以往固有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不仅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还会导致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当前课堂教学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背景下,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中,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与理解也能够更加的透彻。初中数学知识抽象、很难理解,只要教学方法使用得当,就能够变成一堂生动、形象、有趣的课,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容易。若是一味地灌输、讲解,表面看起来讲了很多东西,但实际上学生掌握的并不多。长此以往,学生累计的问题逐渐增多,学习效率不断下降,致使很多学生多数学失去了兴趣,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堂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
学以致用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课本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题目训练,为了提高数学成绩,会专门讲解考试的内容,其他的忽略不讲。对于数学中枯燥的公式、复杂的定理与定律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而且每节课都配备了大量的习题,学生很难对此产生兴趣,有的甚至会出现厌烦心理。脱离看生活实际的课堂,学生综合素质也得不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不高。
四、 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提高的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教学环境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普遍认为自己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单纯地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数学课本上的知识。这导致了学生严重依赖老师。一旦离开老师的指导,学生将难以应对各种数学问题。此外,在“教师尊严”概念的影响下,学生将把老师视为教学的权威,并对老师产生敬畏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不敢也不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致使整个课堂沉闷、枯燥,缺乏生机。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状态,教师必须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多多了解学生习性,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必須与学生积极沟通和互动,以缩小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关系,进而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课堂上恰当提问,提高学生兴趣
数学是基于问题的自然学科,教师要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以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创新。换言之,要获得一个好的数学课程,必须首先在课堂上有效地提出问题。由于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总是处于同一水平,因此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在他们思维活跃时向他们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发展过程中,可将整个课堂分为三个阶段:课堂开始,课堂中期和课堂结束。在课堂开始时,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平静到活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回忆性的问题,以便他们学习新事物,并让学生使用现有的知识结构来学习新知识。从而让学生在积极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活跃了思维。课堂上的学生思维方式已经活跃起来,可以说此时是学生思维最活跃阶段。在这个阶段,可向学生展示本课的重难点知识,并积极指导学生解决有关数学上的问题,探索有关重难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