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杰
◆摘 要:教育颁布的《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学科知识与技能学习,目前,严重的“小学化”倾向,不仅剥夺了幼儿幸福的童年生活,更增加幼儿成长的负担,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在“去小学化”背景下,应以幼儿喜爱的游戏作为教育载体,让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知识和经验,真正的快乐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自主性游戏;去小学化;健康发展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游戏模式,不是教学模式,所以要综合治理‘小学化倾向。”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启蒙阶段,幼儿在幼儿园所学知识,将会伴随其一生成长。幼儿园“小学化”就相当于跳过启蒙阶段直达小学阶段,就犹如空中楼阁,这样没有支撑的教育终会颠覆。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以趣味性、自主性的游戏培养幼儿的感官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才能为幼儿以后上小学打好基础。
一、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自主游戏是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以快乐、满足、幸福为目的,自主参与、自由选择、自发探究,教师提供合适材料、空间并给予隐性指导的游戏过程。自主游戏,是真正的儿童立场的体现。只有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呵护天性,才能让自主游戏成为幼儿成长的“维生素”。
1.自主游戏为幼儿语言认知发展保驾护航。在自主性游戏中,幼儿拥有自己支配和选择游戏的权利,在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中,更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自主沟通交流,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在主动探索与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和获得认知能力,同时,幼儿的语言能力也會得到迅速发展。
2.自主游戏为幼儿协调能力发展奠定基础。在自主游戏中,幼儿通过走、跑、跳、爬等大肌肉动作和拼图、插桩等小肌肉动作,发展操作技能,有利于增强幼儿手眼协调、动作平衡性,对幼儿健康和动作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自主游戏为幼儿适应社会发展做好铺垫。在自主游戏中,幼儿自主选择玩伴、组建小组,每一位幼儿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必须遵守小组规则,学会互助、协调、沟通,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去小学化背景下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策略
游戏的核心是感知和体验,要让他们去听、去看、去闻、去摸、去尝。幼儿通过游戏获得快乐、增长知识和经验、获得各种能力发展,去小学化的自主游戏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能满足幼儿的愿望和需求。
1.计划游戏,准备游戏经验。自主游戏的宗旨让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自己想玩游戏,游戏计划不再是教师事先凭借想象制订,而是根据幼儿在游戏的表现来制订下一阶段的游戏计划,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计划。这样能有效避免自主游戏开展的盲目性。比如,在大班“跳蚤市场”的游戏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搭建形成跳蚤市场,进行买卖游戏。在游戏快结束时,制作手工折扇的幼儿将扇面的风景图案画好了,但由于用颜料进行上色是件比较精细的活儿,需要很长时间,于是小组组长连忙跑来问我:“老师,我们的扇子还没有上好色,可不可以先放在架子旁,下一次再继续上色呢?”我点头同意了,他们开心的将未完成的作品放在指定区域,等待下一次游戏的继续。这样,结合孩子们的创作意愿,也就为教师下一次活动的计划提供了依据,充分体现以幼儿自主性、自由性发展的教育思想。
2.细致观察,注重隐性指导。有人认为自主性游戏,就是让幼儿在游戏中随心所欲,教师不给予一点指导,只需旁观即可。然而,事实上,教师的适时介入,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游戏向高水平发展,有利于提高幼儿自主性游戏质量。因此,在幼儿自主性游戏中,教师可在深入观察幼儿的基础上,通过巧言引导、角色暗示等方式,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指导,使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比如,在小班“娃娃家”游戏时,发现有两位幼儿将烧烤时使用的竹签、做事物的橡皮泥扔的满灶台都是,杂乱无章,没有顾客,但另外一名幼儿的烧烤摊前,收拾的干干净净,顾客络绎不绝,于是我对该幼儿说道:“悠悠,你的烧烤摊可真整齐呀,连地上也是干干净净,老师可以来这里做客吗?”这时,这两位幼儿看了看自己的烧烤摊,连忙蹲下去将地上的物品捡起来,并重新整理了烧烤摊的所有工具,不一会儿,就改变了先前乱糟糟的场面,使得自主游戏得以顺利进行下去。自主游戏就是幼儿生活的真实体现,当他们出现一些不规范行为时,教师要适当干预,减少自主游戏中的负面效应。
3.评价游戏,分享游戏体验。在自主性游戏结束时,教师可通过绘画辅助、点面结合、情景讲述等多种方式鼓励并引导幼儿开展讨论与经验分享,帮助幼儿整理游戏中零散的经验,并对幼儿给予及时、积极、正面的评价,能使幼儿参与自主游戏的兴趣更高,有助于促进儿童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结语
“去小学化”背景下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要在观察幼儿、解读幼儿、支持幼儿、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在游戏内容、形式和过程上“去小学化”,建立真正属于幼儿的自主性游戏,让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学习,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不断构建自身知识和积累丰富经验,最终实现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莹.“去小学化”背景下幼儿园传统游戏活动实践与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19(09):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