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笑洁
摘 要:童话对教育教学改革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有显而易见的影响。教师需要利用这一重要的教育教学元素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以及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童话教学;有效策略
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小学语文这一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许多教师开始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文化传递、素质培养以及知识学习相结合,保障学生既能够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提升对人的情感、水平以及思维能力。在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童话故事,这有助于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依据。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价值
在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分析时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够理想,有的学生比较消极和被动,难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秩序比较混乱。另外,教学目标比较传统和单一,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以学生的识字、造句、组词为主体,没有着眼于童话教学的现实条件主动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其中童话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结合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高效课堂有重要的作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童话教学的意义比较显著。
首先,童话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兴趣爱好,有助于發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让学生在自主想象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不断开阔视野。大部分童话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贴近,学生可以在自主分析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
其次,小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童话故事意识到生活的美妙,进而产生更多美好的想象,真正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独立思考以及判断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逻辑思维,想象力和学习能动性将会得到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之所以有很多学生的情绪不高,主要在于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过于注重对学生主观经验的分析,全权包办教育教学内容,学生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及肯定,这一点也使童话教学受到阻碍。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思路的有效调整,正确认知童话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童话故事的细致讲解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给予学生自由发挥以及自主阅读的机会。尽量避免急于求成以及拔苗助长,关注对不同童话类型的有效分类,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以及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其中,刻板的认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需要注重个人思想上的有效突破以及全面改革,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表达欲望以及学习能动性,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表达个人的真实想法,通过对学生性格因素以及学习规律的分析及研究来鼓励学生。教师要尽量避免强制性的表达,充分体现教育教学的针对性,确保童话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二)主动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有助于弥补主体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空间以及时间的有效拓展。课堂教学需要以教材为核心载体,进一步引导学生自由发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教师还需主动开辟第二课堂,对童话教材进行进一步剖析,在课堂中展示细节,在课外则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这有助于充分彰显课堂教学的统领作用及引导价值。学生可以在第二课堂中自由发挥、大胆想象,灵活利用不同的辅助材料,深入阅读童话故事,进而形成良好的品质。个人的语言文字感知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就能够主动、自觉地完成不同的课外阅读任务。
(三)优化学习氛围和环境
为了避免学生消极应对,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师需要结合童话教学的现实条件,积极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以及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围绕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进行分享及体验。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将会比较主动和积极,个人的表达能力、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将得到明显的锻炼,教师的教学压力得到有效的减轻。师生互动频率较高,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学生会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也可以放下自己的“权威”,在更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及环境之中指导学生,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童革.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小学低年级童话识字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4(5):12-13.
[2]曹文兵.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14(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