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毅
摘 要:学生数学练习,是在教师引导、组织下非常重要的学习活动。教师引导、组织得当,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练习;数学;效率
一、掌握算理,不照猫画虎,生搬硬套
现在数学课多采用先例题后习题教学模式。教师讲解例题,然后学生练习题。有的学生做题时,与例题相似的题就做对了。与例题结构相似,但又有变化甚至变化较大的,就做错了。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做题时仿照例题的解法照猫画虎,生搬硬套。至于这个例题的解题方法,其中的道理也没弄清楚。所以出现上述现象。对于这些学生,学例题时要多想想为什么?弄懂算理,不死记硬背例题的解法。
二、多做组题,防混淆
做組题,就是把相近的习题放在一块儿对比着做。通过对比,学生找一找习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根据题目的变化,思考具体解题方法做哪些相应调整。
例如:教学有关分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我给学生布置这样一组题:
(1)校园里有白杨树80棵,柏树有50棵,白杨树是柏树的多少倍?(2)校园里有白杨树80棵,柏树有50棵,柏树是白杨树的几分之几?(3)校园里有白杨树60棵,白杨树是柏树的1/4,柏树有多少棵?(4)校园里有白杨树60棵,柏树是白杨树的1/4,柏树有多少棵?(5)校园里有柏树60棵,白杨树是柏树的1/4,白杨树有多少棵?(6)校园里有柏树60棵,柏树是白杨树的1/4,白杨树有多少棵?(7)校园里有白杨树60棵,白杨树比柏树多1/4,柏树有多少棵?(8)校园里有白杨树60棵,柏树比白杨树多1/4,柏树有多少棵?(9)校园里有白杨树60棵,白杨树比柏树少1/4,柏树有多少棵?
(10)校园里有白杨树60棵,柏树比白杨树少1/4,柏树有多少棵?(11)学生通过做这一组题,认识到这些题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相应的解法有什么不同。避免了相互混淆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练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多做开放题
教学行程问题时,我让学生做这样的练习:我在校园里画一条路线,两端分别标上A、B,测量出两端总共有多长。让甲乙两名学生同时从一端A走到另一端B,甲同学的速度慢一些,乙同学的速度快一些,分别测量出他们所用的时间。学生计算出他们各自的速度。
1.让两名学生分别从两端相向而行。让一些学生计算他们相遇时能用多少时间,另一些学生测量出他们相遇时所用的时间。看谁算得对。
2.让他们从同一点C,向相反的方向行走。让学生算一算2分钟后他们俩相距多远?
3.让他们同时从A出发向B端行走。算一算,他们两分钟后相距多远。他们相距20m,要用多长时间?
4.他们都从A端走向B端。甲同学先走。1分钟后,乙才开始行走。乙要追上甲需要多长时间?
做以上第2、3、4题时,同第1题一样,也是一些学生专门测量数据。然后把计算数据与测量数据对比,看谁算得对。当然,由于步速不匀等因素,会有误差。
四、多做游戏,增加乐趣
通过游戏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让学生拿出红、黄、蓝三色小棒。红的有5根,黄的有8根,蓝的有3根。根据这些条件,提出问题,编应用题。看谁编得多,谁获胜。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
1.蓝色小棒是红色小棒的几分之几?
2.蓝色小棒增加几根是黄色小棒的5/8?
3.蓝色小棒和红色小棒的总数占黄色小棒的几分之几?
……
五、动手操作,学以致用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也是教学难点。教学时,首先提出问题:有一小石块,怎样测量出它的体积?利用一个长方体盒子和水,能不能测量出它的体积?
学生量出长方体盒子的长和宽。在这盒子里面倒入一些水,然后放入石块,将石块完全浸没。测量出水升高了多少厘米,算出放入的石块和水的体积,用石块和水的体积减去原来水的体积。提问还可以怎么算?用底面积乘水升高的高度。
有一个小石块,有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盒子两个,有一个比较小的量筒,石块不能直接放在量筒里测量,没有尺子测量长方体盒子的长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能测量出石块的体积吗?
学生将小长方体盒子放入大长方体盒子里,在小长方体盒子里倒满水,然后把石块放入小长方体盒子里。这时小长方体盒子里的水,就溢出到大长方体盒子里,把溢出的这些水倒入量筒。一次倒不完,分几次倒完,测量出它的体积。这样就知道了石块的体积。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掌握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学以致用,解决了实际问题。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