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仁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更应从五育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此为学生全面发展做好铺垫。与此同时,班主任应明确德育是教书育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效实现激励策略的应用,这样才能保证在基本工作落实后,真正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应用激励策略提升小学生的自信心,并引导学生在模仿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规范自身行为,并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念,同时树立远大的理想,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保障性作用。
一、实现因材施教
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只有充分了解每一名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育工作,并以此实现提升德育工作质量的目的。因此,小学班主任想要实现在德育工作中以激励策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必须认真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教学,通过不同的激励教育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每一名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所收获,并在自我反馈的过程中,实现有所提升[1]。
例如,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低年级的小学生不知道答案也会举手进行发言,这时被叫的学生如果不知道问题的答案,难免会产生心理落差,而且有时会由于其他小学生的嘲笑而不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此,为了有效避免这个问题,并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提高学困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私下给予此类学生提示,并让学生选择举左手代表会,举右手代表不会,然后再根据问题的实际难度进行筛选,这样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既能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使每一名学生在此过程中都有良好的课堂体验。与此同时,针对中等生和优等生,教师在选择问题与选择学生回答的过程中需要加以区分。对于正确回答高难度问题的中等生,教师必须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对于优秀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提一些更加困难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给予鼓励。这样才能实现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其更有自信,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二、创建评价体系
小学生年龄小,总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尤其是班主任对自己的认可,能够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班主任给予的评价与鼓励能够使学生心情喜悦,他们还能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怀。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乐观且自信。对此,班主任教师在德育中需要通过激励策略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需要通过多种措施的应用使每一名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2]。
例如,在日常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每周进行一次小型总结,并针对每周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评价,这样通过鼓励与关怀激励学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出现问题的学生一些指导建议,这样能够使这类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下,正视自身的缺点,并积极改进,也能使这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变得自信起来。除此以外,教师还要通过设计多种活动构建一个有爱的班级,并通过学习环境的不断优化,使每名学生都能在此氛围下健康成长。
三、积极开展活动
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班主任应对学生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德育实践能力,还应对学生的德育实践精神进行肯定,以此对学生进行激励。在活动当中,学生不仅要实现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团队意识,还可以利用激励策略来完成德育任务[3]。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生活垃圾的分类与清理,利用已回收的可循环垃圾来进行小发明创造,这样既能够使每一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也能够使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下,通过发明创造来施展自己的才能。此外,这样做还能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提高学生的德育核心素养,更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在德育中,班主任通过实施激励策略,既能够实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能有效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更要通过积极关心、询问学生使他们获得认同感和关怀,这样才能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陈宗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分析[J].才智,2019(36):75.
[2]魏周文.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激励策略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184.
[3]謝凤梅.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