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阮晓文 宣慧
摘要:本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产生的新事物,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公认的有效方式。研究本科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需要基于产业优化理论,分析产业—专业间的渗透逻辑、标准链与知识链解构—重构的育人机理,从理论层面抓住本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核心本质。在路径的建构上,可以着力于几个方面:促进跨界融合,共谋产教融合人才定位;多方协同育人,营造产教融合发展环境;组建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推进利益耦合,建立产教融合持续机制;营造和谐氛围,形成产教融合文化机制;搭建创新平台,集聚产教融合优质资源。
关键词:本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产业—专业;产业学院;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5C-0003-08
一、引言
高等職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长久以来,不同的职业由于其内涵特性的差异,形成了从业者身份与社会地位的差异,一旦职业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公众便普遍持有“学习技术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职业教育受人歧视。同时,“本优于专”的社会现实,也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的出台,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推行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不仅是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升格,也是职业与专业教育类型的高级阶段[1]。它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带来了新机遇,拓展了学业提升通道、职业晋升通道以及社会上升通道。
二、产教融合与本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源头,在创建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以“职业”冠名的学校——中华职业学校时,他认为职业教育应“把教育和实业联为一体,一方安插人才,解决生计;一方即是开发地方产业”[2],这其实是现今我国大力倡导产教融合的思想萌芽。产教融合是学校与企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在国外,比较成熟的产教融合模式有德国的“二元制”、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日本的“官产学结合双元制”等。这些教育模式都把“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不再是传统意义的知识体系的完整展现,而是一个工作过程的体现。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的主角,而是职业能力培养的设计者。
在国内,也出现了诸如“订单式”“企业配合”等培养模式。在学术理论上,众多学者深入挖掘产教融合问题,有的探讨产教融合资源平台问题[3],有着重实践体系、教学的研究[4][5],有从设计角度探讨人才培养方案[6],等等。但从产教融合现实运作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地方政府参与不足、企业合作积极性不强、“双师型”教师缺乏、创新实践平台较少、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与协调机制不完善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合作的主动性不够。企业更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而高校是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旨归,两者在目的上是有矛盾的。由于人才培养的时效性、所培养人才的道德风险等不确定因素,致使人才为企业服务的效益不能在短期内显现,企业合作的主动性不够,与高校的合作更多属于被动合作。
二是企业参与合作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及盈利性。为促进企业与高校有效合作,调动企业合作的积极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产教融合的政策。这些政策在经费补助、税收减免、融资支持等方面支持企业与高校合作,但却成了某些企业钻营取巧的渠道。为获得优惠的政策红利,企业愿意积极配合与高校联合申报项目,但在具体落实时则大打折扣,致使产教融合流于形式。同时,在与高校进行产教融合项目谈判时,企业往往要求高校转让大部分或者全部经费,甚至要求高校追加投入经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合作的积极性,不利于项目成果的有效落实。
三是高校服务能力偏弱。在产业结构升级、智慧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计等还未能有效对接产业需求,培养的人才需要进企业进行二次培训才能为企业所用。同时,一些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仍较薄弱,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或是技术服务水平偏低,降低了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兴趣。
四是真正“双师型”教师仍然缺乏。目前,高校大部分教师没有真正的企业实践经历。虽然高校已推出教师挂职锻炼政策,但由于企业考虑到商业机密等问题,教师进入企业挂职大多是走个形式,未能完整接触一个项目的开发、跟踪的全过程,得到的实践训练有限,技术技能积累不够。
五是真正发挥功效的产教融合平台较少。产教融合平台是将企业与高校的资源集于一体的平台,具体表现为实验/实训、课证融通、培训服务、产教资源、课程学习等方面。但由于利益分配不明晰、相关制度不完善等因素,使得产教融合平台利用率不高。
本科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应用型本科教育,更不同于以往的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前期研究中,职业教育相较于普通教育应突出职业性、技能性等属性,应始终坚持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不变、服务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导向不变、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变、双师型教师的主体地位不变、注重实践教学的要求不变、书证融通的培养导向不变。而高职本科相较于普通高职,更强调人才培养的宽基础、深专业、强技术、提素质,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研究符合本科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模式,应抓住产教融合的本质,打破原有产业—专业分析思路,解构、重构标准链、知识链,进行产业—专业双耦合逻辑分析,进而形成企业—高校—政府协同育人的路径。
三、本科职业教育产业—专业渗透逻辑及协同育人机理
(一)本科职业教育产业—专业渗透逻辑
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与需求、资源供给、技术等相适应,引导产业结构的效率和水平不断向高级化、合理化演进,以提高各产业间发展的协调性,促进调整后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更相匹配[7]。众多文献[8][9]从理论与实践证明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在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中,Hausmann and Klinger 2006年提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产品空间理论受到了高度关注[10]。该理论通过产品在空间上的异质性和离散性,证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其内在的逻辑机理是产品的生产是通过物质、人力、制度等资本进行市场配置,形成装载知识的物品或服务;新产品的出现是物质、人力、制度等资本重新进行市场配置的结果,新产品内含知识结构的易获程度取决于新旧产品的相似性;新旧产品相似度越大,已积累的知识进行迁移的可能性越大[11];如果新旧产品相似度较小,已积累的知识不足以支撑新产品,这时出现了所需的知识断层,需要额外人力资本的补充。
2020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尽管当前我国面临着巨大困难和挑战,但仍要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基于目前的现实背景,高校培养的人才若能为产业结构升级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本补充,则新产品能顺利研发投入市场,产业能够得到真正升级。反之,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产业所需的人力资本不相匹配,产业结构优化便是纸上谈兵。人才的培养往往通过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职业教育同样如此。职业教育专业布局是产业需求与职业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的纽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演进决定着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的调整方向;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专业布局水平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速度。[12]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仅是产业结构与专业布局的匹配,更是深层次的相互渗透。
(二)本科职业教育标准链与知识链重构育人机理
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一直贯彻着“标准化”的理念。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要求“从笼统要求走向具体要求,从外延标准建设走向内涵标准建设,从非系统化走向系统化,从国内走向国际”。“职教20条”中明确了“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形成是职业教育科学化、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标志,其源于行业企业的标准,是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企业衔接联动、同频共振的基础。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提出,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职业教育在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上的首次探索。其办学路径不是原有高职办学的延续,也不是普通应用型本科的照搬照抄,而是一种新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高职本科办学的起步阶段,如何制定本科职教标准?如何构建高职本科知识体系?这些问题迫在眉睫。
产业是由众多利益相关、分工不同的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聚集着众多相关行业、企业,有着相关的行业标准。在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有必要对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进行解构,重构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及职业标准(如图1所示),以形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在图1中,行业与企业均有技术标准及职业标准,通过解构原有标准,根据产业升级要求,重构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及职业标准,进而作为高职本科的教学标准、“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无缝衔接教育教学标准制定的依据,形成从产业到职业教育的标准链。依据教学标准,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模块重组的新知识链。综上,在产业—专业的渗透逻辑理论指导下,要解构原行业企业标准、原教学标准,重构标准链,打破专业原课程体系,重塑专业课程模块间的知识链,最终形成高校—企业—政府多方协同育人。
四、本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主体分析
产教融合的主体主要是产业界与教育界,从组织形态看,表现为企业与学校。由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环境变化等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要求不相符,要使人才供需平衡,产教融合是一种有效途径。企业与高校融合点主要体现在共谋人才培养目标、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人才培养平台、共管人才培养过程、共同提升教师员工素质等方面。
共谋人才培养目标是指依托企业对产业、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帮助学校从能力角度宏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共商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企业从微观层面提出具体技术技能、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要求。共建人才培养平台是指校企双方共建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共同开发教材、企业案例及课程资源,共同研究企业课题及项目等。共管人才培养过程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学校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指导实训之外,企业高工进教室授课,企业实训导师在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指导等。共同提升教师员工素质是指企业与高校发挥各自的优势,教师可以去企业挂职锻炼,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企业可以委托高校进行员工培训,共同提升教师员工的素质。
在企业与高校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企业通过投入资金、设备、技术等,学校通过投入资金、场地、师资等,以项目形式为培养人才提供优质资源。由于这是一种跨组织边界的活动,而企业与高校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在向双方共建、共研项目进行投资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如制度冲突、出资比例不均、资金短缺、人力短缺、知识产權归属等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追求利益是它的动力,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用货币度量投入产出。当投入大、产出小时,它会望而却步。尽管与学校的合作,在未来应该是双赢,但从近期看,合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高校来说,提升知名度是它的动力,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口碑、师资力量、软硬件资源打造。高校乐意与企业合作,希望在合理的投入下,有较大的成果产出,但有时受到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合作进程有所滞缓。
(二)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前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理及产教融合主体分析,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受较多因素影响,课题组将从合作过程来分析影响因素。
1.合作前的影响因素。在双方合作前,由于信息不透明,双方根据所收集的信息来判断是否与对方合作。此时的合作受双方知名度、双方需求度、双方谈判条款、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第一,双方知名度。知名度是被公众了解、知晓的广度与深度。越知名的企业与高校越容易达成合作。第二,双方需求度。企业若面临人才短缺,则更愿意与高校合作。高校若想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则更愿意与企业合作。第三,双方谈判条款。双方在谈判过程中,对于出资比例、收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违约责任等能达成共识,则越容易达成合作。第四,国家政策。若政策制定有利于合作,如资金扶持、税金减免等,则对企业与高校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合作越容易成功。
2.合作中的影响因素。在双方合作过程中,由于受外界及内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合作进程缓慢,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流于形式。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制度及机制、诚信、实力、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等。第一,内部制度及机制。企业或是高校内部制度及机制可能隐藏着潜在的矛盾,在流程、管理上存在着不一致性,在合作过程中暴露了出来,影响了合作的进展。第二,诚信。双方在合作前并不完全了解对方,存在道德风险。一旦出现道德风险,双方合作将难以进行。第三,实力。合作双方没有实力完成实验室或实践基地共建、教学资源开发等,将影响双方合作。第四,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若引起企业资金的短缺,将影响合作的进展。第五,政策环境。政策环境若发生变化,如补助减少、税收无优惠等,将降低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
五、本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途径
(一)促进跨界融合,共谋产教融合人才定位
信息技术的突破推动了数字经济席卷全球,数字技术不仅促使企业转型,也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涉及商业模式、产品创新、流程优化、组织架构等诸多方面的变革,这就对高职教育学校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数字化人才,以提升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
多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是迫切且长期的。数字化人才能够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履行数字化运营模式企业相应的岗位职责。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数字化人才不仅应掌握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还要具备能够预见行业数字化未来以及从宏观战略决策到具体任务推进的能力。高职教育应联合学校、企业、政府的力量,依托产教融合途径,协同培养具备职业素养、身怀专业技能、熟悉数字化工具技术及企业数字化管理的高层次技术技能数字化人才。
(二)多方协同育人,营造产教融合发展环境
产教融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它要求产业与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实践,培养所需人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近几年产教融合的实践表明,职业院校对产教融合高度重视,积极与企业推进产教融合。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企业生产效益与学生实训熟练度不够、企业所需人才实践时间的随机性与学校实训时间的计划性相冲突等矛盾,导致产教融合难以向纵深发展。解决这些矛盾需要企业、学校、政府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产教融合环境,树立共赢意识,打破企业与学校之间产教融合的重重障碍。
在产业结构优化、市场人才需求发生变化、职业教育政策明晰的外部环境下,职业教育应抓住时代的变化,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模式创新等。对本科职业教育来说,需要进行充分调研,准确定位人才,通过解构重构行业企业的技术及职业标准,设计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标准,并在此标准下着力构建课程体系,以培养与产业优化相匹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同时,政府应加大产教融合项目经费投入,以激励校企双方合作的意愿度、忠诚度。
(三)组建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对产业学院的研究,可以追溯至2007年[13],发展至今,已在内涵、核心要素、建设路径、建设成效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协同育人的协同网络联结点[14],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就产业学院的育人理念、组织形态、合作内容、保障条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布局。但在具体运作层面,仍存在校热企冷、流于形式等问题,校企合作的有效性与产业学院组建初衷仍有差距,产教融合的深度有待加强。
本科职业教育定位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学校、行业协会、合作企业等共同组建一个独立运行的校内二级机构——产业学院,来把握产业技术前沿、行业企业技术及职业标准、数字化工具技术、数字化管理等,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有效途径。
学校与企业组建的产业学院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可采用理事会下的院长负责制,定期召开理事会,就产业学院发展方向、重大问题决策、资金使用等进行决策。同时,构建相关制度体系,如产业学院决策议事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人事制度体系、财务制度体系、考核评价制度体系等,以更好地管理产业学院。
产业学院的招生可采取弹性的多元化渠道。针对全日制学历教育,结合相关专业学生,通过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体化设计,进行分阶段培养,即第一阶段进行实践教学,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第二阶段以跨学科专业的团队为主,提升实践综合能力。针对继续教育,依托产业学院的优良师资和优秀教学实践资源,开展职业资格认证,进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此外,针对企业特殊需求开展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服务,以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
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需要根据产业特点、专业特色,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模式。高校与企业双方需要共同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指导学生竞赛,共建实践基地、共建实验室,共同研究课题、共同编写教材等,尤其是课程体系设计中,需要根据1+X证书制度,将X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有机融入学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真正体现书证衔接和融通的精髓。
此外,产业学院需要不断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师资主要由高校相关学院教师、合作企业工程师共同组成。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需要在课题、项目、教材等方面进行合作,进行知识交流,以磨合团队协作,提高契合度。
(四)推进利益耦合,建立产教融合持续机制
产教融合是企业与高校互通有无的有效渠道,其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实现校企共赢。这种共赢局面需要长期的精心经营才能形成。在合作过程中,要让双方切实意识到这样的互惠互利不是短期的,只有共同为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付出努力,进行长期合作,才能赢得更大的收益。在合作中,企业帮助高校共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让高校了解产业、行业的发展趋势,重新构架专业的知识体系;在培养过程中,企业通过设备、技术、资金投资,高校通过场地、资金投资,共同搭建实践平台,把握时代技术前沿,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以贴合现实要求。同时,让教师进企业切实参与项目开发及运作,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这样的“雙师型”教师不但能培养出企业所需人才,还能对企业员工进行再次培训,以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因而,深化产教融合,需要设计好利益机制,集聚双方优质资源,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培养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产业转型及升级。同时,合作双方也从中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享受了合作所带来的利益,为形成良性的合作循环奠定基础。
(五)营造和谐氛围,形成产教融合文化机制
产教融合需要企业与高校共同努力,共同担责,双方要达成共识。然而,这样的共识形成并不容易,因为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不同,在合作中很可能产生文化冲突,仅靠利益机制的维持,仍旧存在道德风险。这就需要软约束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共事中逐渐形成双方共同的价值观、共事理念,凝聚精神力量,进而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除学习理论及技术技能之外,无形中受到了文化的浸染,为今后更好地适应职场工作做准备。因而,企业与高校在共谋人才培养目标、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人才培养平台、共管人才培养过程、共同提升教师员工素质的合作过程中,需要不断沟通,了解双方行事风格,协商双方职责及具体事务,形成工作团队,制定基本工作制度,重点考核工作的落实及成效,总结得失,逐渐形成校企文化相融机制。
(六)搭建创新平台,集聚产教融合优质资源
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数字化人才要求甚高,企业需要有新思维、新理念的人才来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熟悉相应专业数字化工具技术来支撑企业数字化发展。高职教育需要倾力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平台,培养人才的创新思维及创业精神。通过产业学院,学校与企业围绕产业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增加创新创意类教学课程;引导产业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团队进行创新创业类项目申报,对获批的创新创业类项目给予经费补贴;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式实习,通过竞争方式选拔优秀学生,让优秀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研究,全面提升实践能力、研究能力;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工作坊,在资金、场地等方面支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同时,设立考核指标,将产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的达成度指标挂钩,把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统一起来,共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建设。
六、结束语
本科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其发展道路的顺利与否依赖于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在理论层面上,产业界行业与企业的标准是教育界教学标准的根基,指引着人才培养的目标、分层、定位,同时要求相关的知识模块进行重组,形成产业所需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同时,本科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又支撑着产业的发展,推动着产业的不断升级。这种产业—专业的互渗逻辑理论是探索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在操作层面上,产业—专业的互渗需要走产教融合之路,以多方合作共同营造环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学院为产教融合深化模式、以利益为激励手段、以文化为软约束、以平台为创新推动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业精神的高层次技术技能数字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陆素菊.试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J].教育发展研究,2019(7).
[2]尤建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名言解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9.
[3]刘霞.基于CAS理论的高职产教融合平台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0(8).
[4]章鸿,熊征伟.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以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12).
[5]王迪,甘露.基于产教融合“工作室制”环境设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
[6]邓昭俊,罗小玲,杨小洁,等.产教融合联盟运行机制与协调机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34).
[7]李跃,刘丽莹,于向宇,等.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理论、方法与方向[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20(2).
[8]贺雅婷,范雨霏.论产业结构、就业与经济增长——基于1993—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13).
[9]包则庆,林继扬.技术创新、工资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PVAR模型的动态分析[J].东南学术,2020(3).
[10]王银银,翟仁祥.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空间溢出与沿海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沿海省域空间面板数据的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
[11]刘守英,杨继东.中国产业升级的演进与政策选择——基于产品空间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9(6).
[12]刘晓,钱鉴楠.发展型理论下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逻辑与理论框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
[13]李艳,王继水.我国产业学院研究:进程与趋势——基于CNKI近10年核心期刊的文献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
[14]赵哲,邓丰.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研究的逻辑解构与突破向度[J].现代教育管理,2020(7).
责任编辑:华轩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能力—技术视角下高职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项目编号:B-b/2020/03/27),2020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苏产教融合深化发展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SYB-112),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中之重研究项目“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JSJG015)的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1-02-28
作者简介:张瑜,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商務贸易学院副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阮晓文,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商务贸易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工商管理;宣慧,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科技处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