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1-07-22 18:14邱美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3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邱美金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务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阅读能力,还重视学生语文阅读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下面浅谈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策略;阅读能力;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是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高效地阅读,不仅是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

一、创设直观教学情景,有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利用已学过的课文激发兴趣,在学习快乐读书吧内容,可以出示《陶罐与铁罐》《守株待兔》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看图片猜猜故事名称,学生直观猜出答案,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寓言故事中,创设图片引入阅读教学情景,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指导学生探究阅读,着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我们要理清每个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把握教学方向。三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如何让这一语文要素扎实有效?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之后,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文中的泡泡和课后习题提示,让学生借助已有的阅读经验,在自主探究阅读中把不理解的句子、关键语句等进行勾画、标注。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花钟》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题入手,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花钟”,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位植物学家为什么能修建这样的花钟呢?接着可以追问学生:“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一样的吗?”以此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哪些花分别在几点开放?那些花开得怎么了?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放的时间不同呢?”教学时,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然后四人小组交流,最后派代表汇报,有学生就会说:“蔷薇绽开了笑脸。”也有学生会说:“紫茉莉苏醒过来。”这样循循诱导,学生就顺理成章地理解了课文的重难点。然后围绕课后习题第三题填空题,这些问题让学生探究式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标出有关的句子抄写下来,再读一读,背一背。课后习题可以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文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探究阅读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三、重视指导阅读方法,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在初读、略读之后,教师重视把阅读学习过程中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学生能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花种》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立足一段话的学习,用横线标出此段话的关键语句,并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这种方法,这样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然后围绕课后习题第二题“默读第2自然段,分别说说这两段话的大意”这些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标出有关的句子或段落,在阅读第一自然段时,学生交流时可能会找到不同的句子,有的学生会找到第一句,有的学生会找到第二句,这时需要老师指导学生理解这一段主要是写每种花的花开的时间,再写花开的姿态。通过阅读,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第一自然段的大意是第二句话。这样指导阅读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又如在教学“快乐读书吧”时,先让学生自由阅读小贴士,出示问题:读寓言故事有哪些常用方法?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三种方法,一是读懂故事内容,二是体会故事中的道理,三是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道理。接着学生用这些方法阅读《叶公好龙》这则寓言,学生边读边找出故事的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指名学生用串联法把故事要素连起来就是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同桌交流从故事中你体会到什么道理?最后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由此你想到哪些人和哪些事或名言,孩子们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同学们争着上台展示,有了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就有规可循,圆满完成阅读任务,高效提升了阅读能力。

四、开拓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三年级语文园地二安排了“快乐读书吧” 这一板块,以“小故事大道理”為主线,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寓言故事,力争在扩展小学生阅读知识的同时,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拓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的积累,重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认为做到以下两方面。

(一)要确保学生阅读时间

为了让学生有更充分的阅读时间,我们利用下午托管时间布置孩子快乐阅读,每周安排两个课时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分别是“静”阅读和“动”阅读。这时学生可以以“分享阅读”“朗读比赛”等形式展开阅读,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其余时间则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老师可以拍一些照片或者视频发到班级群,表扬孩子在校的读书情况。同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类书目,让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阅读。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共成长。

(二)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老师可以根据小学语文教材推荐的阅读书目,开始要制订阅读计划,做到“五个一”:即每日一诵(晨诵和晚诵)是背诵古诗词。每课一分享,每天课前交流三分钟的形式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每周一评比,每周评出班级的“阅读之星”。每月一交流,每月评出学校的“阅读之星”。每学期一活动,在5月份学校举行学生“讲名人故事”“演课本剧”“分享阅读感悟”的活动,通过以上活动,学生漫游在书海中,汲取了书中的智慧,学会分辨是非,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小学生高年段课内海量阅读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4946)】

【参考文献】

[1]叶婷婷.基于部编版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编排特点的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8).

[2]邓春.浅谈新部编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