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玲
【摘要】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業技术型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理念,基于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基于就业,构建平面设计技术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基于双师型,打造技术型人才培养专业的师资团队;基于考核结果,构建技术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研究
经济的快速增长,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技术型人才倍受企业欢迎,如何才能培养更多此方面的综合型人才,成为了中职学校需要考虑的重点,而将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则是时代发展必然趋势。而本次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计算机平观设计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以市场需求、就业导向、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培养策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为人才培养寻求崭新的路径。
一、基于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
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而培养方案的制定也应该紧跟市场变化,不断做出调整,进而满足市场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一)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参与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学校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而制定培养方案同样取决于学校办学方针。为此中职学校要以学术型、技术型为基础,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原来重视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转变,以学术为根本,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可以鼓励企业、行业等组织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这些组织能够站在职业发展的角度给予建设性的意见,以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给予中职学校课程改革、设计、实习等多方面建议,确保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与市场所需相符,同时实现了人才的无疑衔接。
(二)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向职业化、专业化靠拢
在传统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将学科作为了导向,对于市场需求中提出的专业要求有所忽视,进而导致人才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此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时要由学科逐渐向技术性转化,以技术为基础,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分析与考量,将知识与能力有效结合,确保人才培养方案既涉及到了学科,同时又兼顾到了技术,人才培养侧重点放于职业化、专业化方面,进而与市场需求更加贴近。
(三)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侧重于技能方面
在以往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对于知识的传授给予了高度重视,却忽视了技能的培养。教师教学也仅仅依赖于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考核以后,教学任务结束。以此模式为出发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无疑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平面设计职业能力方面欠缺,很难适应市场变化。为此制定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将重点放于技能培养方面,以此为切入点,对职业能力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与整合,确保人才既有知识,又有能力,进而在走出校门以后,依然可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快速融入到企业中。
二、基于就业,构建平面设计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就业是计算机平面设计技术型人才未来必须面临的重要选择,为了能够使这些人才更好的适应就业的环境,就要将技术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教学方法,强化过程评价,形成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一)不断完善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是基础,为此在教学内容完善方面应该以企业需求为依据,进行充分了解以后,将教学内容侧重于技能培养方面。由于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较多,既有基础知识,又有专业知识,还会融入就业指导等,为此教学内容的构建应该紧跟就业趋势,不断创新,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给予技能培养更多关注,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重复的内容删减,确保教学内容具有鲜明时代特点。
(二)创新技术型人才教学方式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将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可以将互动式、情景式、合作探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融入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案例分析法、实践项目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运用其中,充分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势,构建线上教学平台,将教学效率、质量大幅度提高。由专业教师给予正确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收集整理设计的素材,进而制作相应的设计规划,在和教师交流与互动中,掌握平面设计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师生间的关系相处的更加和谐,极易将学习学习潜力挖掘出来。
(三)强化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评价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何,需要通过有效的评估体系以及考核体系来判断。考核与评价是结合体,除了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以外,还要将学生学习全过程融入到评价体系中,例如作品设计时的思路、方案、态度等,在经过反复比较以后,进而做出科学的评价;评价方式的选择可以是自评、他评、师评、家长评,学生在对他人作品发表自己看法的时候,同样也是总结经验,发现自身不足的过程,在相互交流与沟通中,专业能力不断提高。最后由教师进行整体评价,确保评价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将评价贯穿于整个过程中,以达到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三、基于双师型,打造技术型人才培养专业师资团队
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的师资团队是保证人才更好发展的根本,只有拥有了知识扎实、技术娴熟的师资,才能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人才培养才会逐渐向着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学生技术水平才能提升。
(一)强化教师培训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中,教师是主要的引导者,为此专业水平要较高,可以为学生解答各种疑难问题,确实能够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促进学生朝着技术型人才迈进,为此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有较扎实的实践经验,同时持有职业技能证书。只有理论与实践都丰富的双师型师教师才能够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为此中职学校可以针对性的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既要包含理论知识的更新,同时还要涉及到实践训练,可以与企业合作,让教师走进企业专业岗位进行实训,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加专业的岗位知识,进而将所见所闻总结,传授给学生。也可以安排教师去知名的培训机构培训,主要针对的是技能训练,也可以邀请专业的讲师讲座,教师交流沟通,在互动中,将当前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发展现状、趋势、学生就业等情况分享给教师,进而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在不断的实践经验总结中,掌握此专业发展动态以及最新专业技能,考取职业认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