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婷
摘 要:高效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课堂的高效与否极大影响着教学的成效。对英语教师来说,一堂高效率的英语课,能够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英语能力的发展。每位一线教师都应为提高课堂效率而努力。在笔者看来,教师可以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设良好课堂氛围以及新知识的教授和巩固等方面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关键词:英语高效课堂;师生关系;课堂氛围;新知教授和巩固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相信是每个英语教师毕生都在探索和钻研的话题。构建高效课堂,不仅能够提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更能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何为高效课堂?以经济学上投入产出比来说,高效课堂就是通过最低的教学投入,进而获得最丰厚的学习回报。在文章中,笔者将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及新知的教授和巩固等方面,浅谈关于如何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中国第一本教育专著《学记》中说道:“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专注学习,主动学习,进而构建高效课堂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对该教师的教学课堂和教学内容产生期待。爱屋及乌,相信每位教师,都经常能听见这样的声音“学生因为喜欢这个教师,就喜欢这个教师上的课”,反之,如果学生带着抵触的情绪对待科任教师,势必无法专心学习。英语课堂更是如此。学生会因为喜欢这个英语教师,而更加专注听讲,枯燥乏味的背单词过程也会变得有趣。事实上,如何与学生沟通,也是英语教师应当掌握的一门艺术和潜心钻研的学问。课堂上,教师可以用自己的眼神、语调、肢体语言等,表达对学生的关注,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教师在期待我、教师在关注我”,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抑或可以通过适度表扬学生,课下和学生谈心聊天等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 创设良好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即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环境氛围,即教学的外在环境。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成正相关。好的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反之,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则可能导致课堂出现“拖不动”的情况。在笔者看来,一堂课的推进,其源动力并不来自教授知识的教师,而在于学习和接受知识的学生。只有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推手,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进而不断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如何提高和调动课堂氛围上开展研究。在文章中,笔者以英语课堂为例,提出几点浅薄的建议:
(一)微视频的合理利用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教育领域也正悄然发生变化,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应该更加现代化、国际化,应当成为一线英语教师思考和钻研的问题。
结合初中生心理认知水平的发展特点,多感官刺激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前,微课程、翻转课堂、慕课平台、可汗学院等学习理念和平台的提出及实践即是鲜明的例证,而以微课作为主要呈现方式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必将大大作用于今后的英语教学中。因此,不论是课前热身的导入视频,或者是课上讲解知识点、语言点的微课,抑或是课程结束时作为情感升华、课后拓展的小视频,都能在调动英语课堂教学氛围上起到积极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引入游戏竞争机制
英语新课程中指出,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等多方面出发,开展英语教学,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从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多维度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当引入游戏竞争机制,能够极大提高英语课堂的吸引力。然而,并非每堂英语课都需要加入竞争机制,如教师对课堂把控力不足,极有可能起到反作用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英语课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引入适合学生学习程度的課堂小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词汇教学、听说课,或者是在起始年段的英语教学中,合理地引入游戏竞争机制,能够极大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起课堂氛围。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特点,采用男女生PK,或者小组对抗赛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和竞争中,在游戏中,轻轻松松掌握新知识。
(三)研究课堂教学环节衔接,适当提高教师教学语速
英语教师一天不备课,自己知道;两天不备课,学生知道;三天不备课,学校和家长都知道。因此,如何上好一堂英语课,提高语速,对英语教师自身教学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学环节的过渡和衔接如何更顺畅,更符合学生的接受逻辑,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花时间去备课,备教材,备学生。以一堂英语阅读课为例,导入环节,是利用视频导入,还是复习导入,还是头脑风暴导入,抑或是传统的单词导入,不论何种导入方式,只有能够扫清学生课前阅读障碍,才能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阅读课教学。其实,在pre-reading、while reading和post reading环节中,如何更好地实现环节之间的过渡,结合阅读微技能的渗透,都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成效。
三、 新知的教授和巩固
课堂的高效与否,最根本的落脚点即新知识的教授和巩固的成果。如何把新的知识点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如何巩固并落实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都是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根据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因此,教师如何在学生接受新知的起始阶段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很可能影响到接下来教学的成效,由此反映的恰恰是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的重要性。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不仅要求教师要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新知的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当堂掌握和消化知识点,同时也要求教师采用不同方式关注学生课后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