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卫新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显著的特征是其“活动性”,且与学生生活、社会经验息息相关,是集各门类知识的综合运用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要突出“活动”,也要让活动课程回归现实生活。如何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活动”,让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在活动课堂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行思维深层思考,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性”;回归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重要特征,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具体地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通过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探索,以达到提升个体内在生活品质,充实个体生存意义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价值在于课程向生活的回归,这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生活中,通过生活并为了生活”的课程。这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必须以生活为基点,持生活本体价值,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回归生活”应该指向的是现实的生活,而不是抽象的生活,是人本真的生活,是自主且自由的、完整而灵动的、多样而审美的生活,是人完整的生活。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导价值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明显存在着忽视发现、探究人在发展中的价值的现象,忽视人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忽视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学科课程以知识的传承为导向,它将人类文明的精华传递给学生。但由于学科课程是传授学生个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知识的积累,而较少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因此,其课程目标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难以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和兴趣,进而导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缺失。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活动类的综合课程,与其他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学生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与学科课程中所获得的体现于学科中的间接经验可以互相融合、相辅相成。学生从学科学习中积累知识,再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回归到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该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突破学科局限,主张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研究,促进学生认知的整体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为学生开辟一条与生活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强调学生在活动中体现生活,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就是要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探寻儿童的关注点,拓展儿童的关注空间、关注自我、关注学校、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旨在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在联系上的整体认识和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其具体体现在:到自然中学自然,探究自然的奥秘,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到社会中学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发展对社会的责任感;在劳动中学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在生活中學生活,感受生活的火热,发展创造新生活的能力;在研究中学研究,学习研究的方式,发展个性和潜能。因此,在大力倡导新课程理念的今天,教育者应充分利用好综合实践课这块教学阵地,让综合实践课走进生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呢?笔者认为要基于生活经验来设计活动主题。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主题形式来开展活动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在关注周围生活以及整个世界时发现的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确定主题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背景与生活经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关注周围的生活以及现象,从而提出自己感兴趣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只有这样确定的主题,学生才会乐意探究,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有生活基础;也只有这样坚持下去,不同年级、不同年段的学生才会呈现出不同领域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主题;教师的引导才会使同一批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关注不同领域的问题,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回归生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课程,是学生课程回归生活的写照。它立足于课堂内外,让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回归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