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使命和职责,就是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造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统计学基础》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先修课程是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纳税实务,后续课程是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在高等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统计问题及社会经济现象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职业教育;统计学基础教学;思政融合;教学设计
在职业教育落实课程思政的相关要求,引导和培养学生注重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目标基础之上。《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实施。
一、课程设计理念
《统计学基础》课程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同时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在夯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性格的养成,品质的形成,关照学生终身发展。
二、教学设计依据
按照课程教学设计理念,遵循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重难点,教学设计内容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和职业教育规律,教学内容的设置回归学生生活,回归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目的和原则。
三、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有效整合《统计学基础》课程内容分为,统计基本原理、统计过程、统计分析方法三部分。
(一)课程设计思路
《统计学基础》课程实施“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助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原本课上讲解的简单知识放在课前自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缩短了课上讲授基本知识的时间,将节省的课堂时间用于对知识的应用和深究中。
课前,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发布课前自学通知书,学生在中国大学慕课和智慧职教平台观看微课程、教学动画、视频等数字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同时完成课前测验自我评价,教师根据测试成绩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分组。
课中,以情景启动、任务驱动、知识推动、实验带动、学生行动的“五动”环节展开教学,智能课堂实时监控教学过程,达到课中有效评价。
课后,布置课下任务,上传网络课程平台。教师批阅学生方案,给出成绩,并将课前和课中成绩汇总,综合评价学生任务实施情况,同时推荐英文版统计学基础书籍,拓展学生知识容量。
(二)学生特征分析
由于本专业学生文理兼收的特点,学生对《统计学基础》课程有“三喜三惧”的心理特点,喜合作、喜操作、喜观看;惧公式、惧计算、惧应用。学生对于本课程的知识诉求是,希望学习实用性强、简单易懂、趣味性高、贴近专业及生活的统计学基础知识。基于以上情况,教学设计内容将复杂计算简单化,抽象内容生活化,专业内容应用化,教学与学生的发展和认知规律有效结合。
(三)教学目标分析
本課程教学设计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切合学生实际,制定明确、可行、合理、可考量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层教学目标。
四、教学实施特色与创新
1.课堂实施“五动教学”,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情景启动,激发学生兴趣。任务驱动,促使学生探究;知识推动,启发学生用统计学基础方法解决问题,为学生设计了“私人订制”和企业指导教师现场总结连线,突破难点;实验带动简化繁琐复杂的计算,学生操作EXCEL电子表格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效率且贴合学生的兴趣,完成了教学重点;学生行动,引导解决课堂任务,智能课堂实时检验学生行动情况,做到教与学相统一。“五动教学”层层递进、学做统一、知行一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教学内容贴合专业,注重应用,助力专业课的学习。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情景导入及教学案例,贴近学生所学专业,以应用、实用为目的,推动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入扎实学习。
3.信息化平台,资源丰富,有效辅助了课堂教学。
智能课堂,汇集了知识树、头脑风暴、作业任务、课程资源、教学评价等栏目的信息化平台将课前、课上、课后的学习资料都整合到平台里,方便学生移动学习。快捷的统计功能实时显示学生的学习状态,方便教师管理。
4.企业指导教师总结评价课堂知识应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企业指导教师加入智能课堂了解授课进度,根据本节课内容有针对性的总结教学知识点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拓展了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5.人工智能“小度助教”的使用,使授课所需社会经济现象信息取得的更便捷,拓宽学生的信息量,提高授课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技术资源
信息化技术贯穿整个教学课前、课中、课后,有效辅助教学,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学生长期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行为、习惯、方式,从而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
(一)人工智能“小度助教”实时提供授课所需信息,提升授课效率,提高学生兴趣。
(二)智能课堂信息化在线平台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快速、即时远程交流,提高了师生沟通效率,随时发布头脑风暴、知识树等练习及作业并即时得到考核结果。
(三)网络课程平台中国大学慕课、智慧职教、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平台,提供信息化数字教学资源,实现在线测试;记录学生任务实施过程,为全方位考核提供依据评价。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
学生的学情和本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统计学基础》课程学习是高职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本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真正从学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运用信息化手段和资源,将统计学基础知识与社会经济现象、会计专业知识、国家政策规定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现状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突破。同时寓情感于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内容相贴合是本课程的特色。
今后,教学团队将不断丰富教学平台信息,研究更能客观评价学生效果的训练习题,创设更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环境方案。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的价值、取向与路径》杨勇,商译彤2020.5
[2]《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基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思考》丁世林 2020.1
[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实施路径》王和平2019.9
作者简介:梁靓,1982年出生,女,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淄博职业学院会计学院专任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统计学、应用数学。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BYZN201915)
(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