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题式阅读的叙述类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
——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

2021-07-16 03:06广东省东莞市常平中学初中部杨晶晶
亚太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记承天寺夜游承天寺夜游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中学初中部 杨晶晶

一、“两潭死水”之间的契机

(一)枯燥、无趣的文言文课堂

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更对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文言文语言特点,加上教学观念的影响,文言文教学成了目前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也难以探究的领域。尽管诸多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但唯独文言文教学还是死水一潭。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普遍方式就是整堂课由教师逐字句翻译,学生忙于记重要的字词解释及记译文,被动地接受知识。“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后,再来所谓的“中心归纳”。学生对这样的被动、无自主的学习方式毫无兴趣,感到学习文言文枯燥、平淡,这样就很难全面高效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二)“蜻蜓点水”式的魅力标题

“题好一半文”,这已成为共识,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光容易被文本内容所吸引,忽视了标题的存在价值,其实标题非常具有魅力,它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其和文本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都从一定的角度传递了文本的相关信息,如标题“背影”“台阶”是文本的线索;标题“大雁归来”“再塑生命”概述了文本的内容;标题“敬畏自然”“敬业乐业”是文本主旨的体现。如此精彩纷呈、魅力四射的标题,我们有何理由无视或“怠慢”它?

(三)当“文言文”撞见“标题式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也是从初中阶段开始的,但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诸多教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文言文课堂教学应根据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激趣为机,以尊重学生主体为理念,以发展思维为目的,才能对学生文言文素养的形成起到推进作用。为此,笔者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标题式阅读的探究,探究表明教师如能在全面、深入了解语文课文标题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语文课文标题教学的价值,不断探讨和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借助语文课文标题进行教学,将对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基于标题式阅读的文言文教学实践

标题式阅读是一种通过审视文章题目,对标题的相关字词进行分析,利用已有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猜想文章内容、主旨、思想情感等,构建思维导图,再回归文本,比较印证,梳理异同等手段和步骤而进行的阅读方法。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通过标题式阅读“三部曲”,探究有趣、有效的初中文言文课堂。

(一)大胆想象,猜读标题

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这一点成人无法匹敌。本环节,一方面鼓励学生审读标题,选择关键字,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内容;另一方面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并将思维导图进行交流、分享。

通过审读《记承天寺夜游》的标题,可确定关键字词有“游”“夜”“承天寺”。“游”,根据已有经验,得知是“游记”,既然是游记,那么就涉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等。标题中的“承天寺”告诉了我们地点;“夜”告诉了我们时间。此时,根据已知信息“游记”,还可猜想“人、事、情”等。“人”,肯定有“我”(作者),也有可能还有其他人,如亲戚朋友等。“事”就是“游承天寺”,即游寺,既为游记,肯定涉及“景”,根据标题中的“承天寺”“夜”,我们有理由去猜想,可能会写到“寺景”或“夜景”。根据常识,夜晚去欣赏寺庙的景色有点不符合常理,写夜景应该会写到月色,有可能会写到月色如水、皎洁、透明等。那么情感根据“夜游”,其情感可能是开心的,当然也有可能是郁闷的,这需要我们走入文本中去验证。接着,我们结合“夜”去猜想,古人一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古人如果“夜游”,可用一个“闲”字概括,当然这里的“闲”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闲情逸致”,一种可能是“清闲”。如果说是“闲情逸致”,我们可以猜想作者是讲求生活情趣的人、对生活是有追求的人。如果说是“清闲”,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很有可能是被贬官或仅为闲职,这一点我们可以根据已学习的诸多文人的坎坷仕途猜想到。因此,根据所猜想的内容,可构建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在猜读中,学生参与度很高,但是需要提及的一点是,猜读并不是盲目猜读,而是根据标题、生活常识进行猜读,猜想的内容可能与原文不符,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但这一切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也不排除学生的思维超越原著的可能。当然,根据标题猜想的多寡与个人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有无探究有关。

(二)生本对话,验证想象

本环节主要是学生带着猜想走入文本去验证,一方面继续完善思维导图,另一方面也是获得成就感的时刻。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并与原先的猜想做比较,结合思维导图,我们发现在《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中,“人”除了“我”,还有怀民,且两人在文中被称为“闲人”。游寺所看到的景色主要是“月景”而非“寺景”,文中写“月景”的这句话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那么学生再也不会把这一句认为是写“水”了,可以免去诸多的讨论。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赏析这句话,这句话给读者渲染出了一个月光澄澈透明、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情景。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结合文本,围绕“闲”字展开探究。比如,“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说明苏轼非常具有闲情逸致,结合下文去赏月,可感知苏轼“赏月的欣喜”,这一点与先前猜想为“开心”不谋而合。“念无与为乐者”,为什么“念无与为乐者”,在这里师生需要明确写作背景,即此时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可深切地感知苏轼“被贬谪的悲凉”。“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是何许人也?这里师生需要了解怀民其人,原来怀民也遭贬官,是一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是苏轼少有的朋友。“与怀民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与友人相伴,共赏似水月色,此时此景,何等的闲情逸致,可见其“漫步的悠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一句,则是作者因为清闲而看到如此月景而发出的“人生感慨”。通过对“闲”的分析,学生在想象和验证的过程中,轻而易举地把握了苏轼月夜游承天寺的复杂微妙的情感。因此,根据文本可完善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

图2

在这个环节中,字词、句式的分析主要在“景”“闲”二字的探讨中,学生在活跃的思维中不知不觉中已经把握了字词含义,避免了独立出来学习所造成的枯燥、乏味。

(三)总结提升,获得启示

通过上述两个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内容、主旨等进行总结,也可以引导学生参照思维导图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在写法上哪些可以借鉴等。在课堂上,笔者看到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锻炼,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把握了文言文的脉搏,明确了行文思路,掌握了字词的运用,对其今后的习作训练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这一切都源于标题的魅力,当“文言文”撞到“标题式阅读”时,那么文言文教学就更加彰显有趣、有效。

三、魅力标题,趣味猜读,激活课堂

人类知识文化的传递、思维的开发、能力的提高等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大都依靠编入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作品来进行。被选入教材的作品是文化长河中的精华,不仅给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最好的素材,也是学习写作时最好的范文,而标题作为这些优秀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犹如人的眼睛,是文章的一扇窗户,透过它我们能获得许多关于课文的重要信息。不仅如此,通过猜想文本的标题,既可创新课堂导入模式,激发大家的想象力,使师生更易感知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对学生习作的谋篇布局、标题的撰写也有启迪意义,这与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是密切吻合的。当然,猜读标题能力的提升,需要个人不断储备知识和生活常识,并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

通过标题式阅读进行的文言文教学也许是一条有效激活课堂的途径。当然,初中文言文课堂的教学策略还有很多,但不管用哪种策略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提高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记承天寺夜游承天寺夜游
夜游蜡像馆
夜游清名桥古运河
夜游桃花江
宁夏承天寺重建年代考——以韦陀殿所见铭文为据
硬坛新秀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兼与《小石潭记》相比较
信手“闲文”注“闲人”——《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