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诗景
【摘要】本研究以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依托,探究小学阶段线描递进式教学对形成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解决当下线描教学形式化、片面化的问题,深入挖掘线描教学可承载的美育功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笔者在符合当代美育要求的前提下,贴合学生实际,开展兼具时效性与实效性的研究。从“观察——概括——再现——美化”的研究思路出发,通过实际的具体可操作的研究策略,开展教学实践,收集学生反馈分析案例,检验研究效果,总结生成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报告。
【关键词】线描;核心素养;递进式教学;小学美术
一、线描递进式教学研究的意义
在美术的领域里,世界上所有的物象都可以由线条组成。因此,学生学习线描的过程,本质上是他们认识世界的过程。线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力、形象塑造能力和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对小学生创造力的挖掘和开发的重要途徑。
线描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做好引导、配合工作,可以让学生将内心精神世界进行描绘,而不再是单纯地为了“美”而去模仿“美”,为了得到“认可”而去模仿、复制。本研究中的线描教学并非指教会学生绘制某个类型的作品,而是通过线描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构图能力、色彩运用、造型表现以及情感表达的美术核心素养,以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为最终目标。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递进式的意义,在于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具体教学,同时,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和能力的变化,着重考量教与学的深入性与发展性。
二、线描教学的现状
通常,概念中的儿童线描画分为线描装饰画和线描写生画,它们的艺术效果主要体现在色彩和点、线、面组合上。线描装饰画以装饰为主,通过几种简单元素的构建实现对物象的提炼、加工、美化,强调形式美和艺术美;线描写生画在对比之下,则更强调对客观物象的描绘和空间体积的表现。
在教学实际中,线描教学很容易被技巧化、片面化、成人化。教师过分关注线描的表现形式与画面构成,追求快速呈现作品效果,而忽略学生自身的创作感受,导致学生未能通过线描学习形成一种与日常生活有实际意义的连结。这样的线描活动只是作为一种类似“印刷模式”的存在,缺少思想与内涵,美育育人的效果微乎甚微。
因此,如何使小学阶段的线描教学达到育人功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
三、线描递进式教学的研究策略
本研究立足于教材,分析筛选出涉及线描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实施于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征,结合各学生的实际能力,通过线描递进式教学,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完成美术学习后,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美术素养。本研究贯穿学生整个小学阶段,逐年逐步达成预期教学效果,达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观察——概括——再现——美化”系统的核心素养提升。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共12册,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而丰富,“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各具着重点,但也环环相扣。“造型·表现”领域对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描述比较笼统,但大致还是体现了逐渐递进的关系。学生在进行相应的美术学习活动中,对美术语言、工具和媒材、创作方法的选择体现了明显的递进性,其难度和复杂度逐渐增高。是故,在教学实践中,并非教条主义地把所有课程都设定为单一的线描课,而是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与需要进行线描能力的渗透,从而达到笔者的研究初衷——通过线描的教与学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以岭南美术二年级上册《恐龙回来了》为例,本实践研究包含但不限于此内容。基于教材,每个阶段的实践研究均有着重点,以层层递进,逐级深入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构图能力、色彩运用、造型表现以及情感表达的核心素养,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和锻炼能力。通过设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同一主题的内容也可以呈现出各学段的线描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
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都会面临着不同矛盾,本研究实践的过程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通过近年的教学实践累积,笔者分析归纳了各个学段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面临的主要矛盾,为此把研究分为3个阶段。
(一)“观察——概括”阶段:形成抽象的思维模式
1.主要实施年级:一二年级
低年级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培养阶段,重点在于把复杂图形用简练的线条概括基本形,运用“点、线、面”排列初步感知平面构成原理,感受画面的色彩关系(黑、白、灰)。
就大部分学生而言,这个学段的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同时也是表达欲望最强烈的阶段,但这也是他们的绘画技能最稚嫩的时期。多数学生面临的最大矛盾就是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却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学生会因此感到挫败,常常会向教师流露或者表达出“我不会画”之类的困扰。本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抽象思维模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画面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结合基本的美术语言,帮助学生顺利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在教学实践中的主要体现
(1)认识线:线条、形状和色彩是构成绘画作品的最基本元素,第一学段的“造型·表现”提倡让学生尝试用各种线条(如横线、竖线、斜线、曲线)、各种形状(如,规则的形状和不规则的形状);让学生感受线条,能说出对不同线条的感受,能够用恰当的线条来表达情绪(平缓、焦虑、雀跃等)和质感(坚硬、锋利、柔软等)。
(2)培养对线条的抽象概括能力:本阶段研究对象年龄偏小,敢想敢画,所以创作多以抽象画、想象画或记忆画为主。本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能从具体物象中提炼出简单线条,掌握基础的平面构成原理,用美术语言去表达所想,在创作中主要体现在概括基本形和“点、线、面”的组合排列上。
(二)“重现”阶段:贴近物象的本质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