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怀宝
摘要:中职院校是进行职业教育的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是以义务教育为基础来进行高技能、高素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大部分群众的生活必需品,随之而来的维修需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汽车维修所维修的不仅仅是汽车的安全,更是司机和乘客的安全,所以汽车维修人员要具备高超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也就是新时代说推崇的“工匠精神”。这也就要求中职教师要在对汽修专业学生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工匠精神”,以此来蕴养学生的品德和素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责任感。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经济的发展和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带动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而人们越来越高的物质要求和审美要求也推动了汽车行业不断的更新换代。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汽车维修人员需要一直关注着行业的动态,进行及时的自我提升,才能满足社会对汽修人才的需要。汽修是一项复杂、谨慎的行业,一个小零件也有重要的作用,也会影响汽车的安全性,所以中职汽修专业学生需要在学习中养成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来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提供精神保障。
1工匠精神内涵
工匠精神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前进的精神力量。工匠精神就是企业和员工在生产建设,管理进步过程中创造精神、品质精神和服务精神的凝练。工匠精神要求从业者具备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对每件产品、每个零件做到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专注于细节的毅力和执着,坚持创新的突破精神。工匠精神是每一个职业者都应具备的精神品质,是每个职业学生应学习和培养的职业素质。
2影响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因素
2.1外部社会影响
受传统社会观念和舆论的影响,部分群众对工匠型人才并不重视,很多家长是在没有所谓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才把学生送进中职学校,这种社会观念给工匠精神的融合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近些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很多人对劳动生产力和劳动价值不再重视,劳动者受不到应有的尊重,使得社会中的劳动氛围和劳动热情受到了影响。并且随着大众生活节奏速度的提升,人们的心态愈趋浮躁,这样的社会风气与工匠精神的专注和执着背道而驰,同时也给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工匠精神的渗透造成了较大的阻碍。[1]
2.2学校环境影响
学校是直接执行素质教育的地方,也是工匠精神落实效果最好的地方,但是在渗透工匠精神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疏漏。工匠精神在专业技术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的效果更加凸显,但是在理论知识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工匠精神的渗透效果就显得差强人意。另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落实到实践中对学生的实践培训效果并不理想,这也使得工匠精神的融合进度受限。
2.3个体心理影响
工匠精神直接作用于学生个体上,工匠精神的渗透效果与学生的内在素质有直接关系。很多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不能有效的进行自我欣赏和自我反思,学习态度较为松散和敷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没有明确的规划,没有理想的奋斗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有待提升,学生自己不求进步,教师在渗透工匠精神的时候也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3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3.1完善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教学是中职汽修专业融入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依托,来完善中职汽修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汽修专业的所有课程教学中,拓展工匠精神的渗透空间,通过潜移默化的大范围渗透来蕴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和行为习惯。中职院校可以结合汽修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来实现汽修课程与工业文化知识的衔接,编纂相关校本课程,给学生渗透相关的工业文化价值观念,让其可以与工匠精神呈相辅相成之势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另外,中职院校和教师要认识到校企合作对新时期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强化校企合作的落实力度,结合社会实际发展现状来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根据课程教学的进度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开发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课程,并适当的提升校企合作实践培训的次数。然后借助学生实践培训的契机,将认真、负责、敬业、团结、协作、创新等职业品质和职业精神渗透给学生,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3.2将项目教学法运用于汽修专业实践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兴实践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主体地位的体现。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结合专业课程设置综合项目,让学生在能力发展的范围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和创新,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来参与项目。让学生可以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学习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问题解决办法。[3]中职汽修专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严谨性、细致性都有很高的要求,项目教学法的教育价值符合汽修学生的培养标准,也适合教师进行工匠精神的渗透,所以教师可以将项目教学法运用于中职汽修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项目大多是以团队的形式開展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展示个性,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协作意识,优化个体差异,促进个性发展。
3.3提升教师队伍的工匠精神品质
教师是言传身教的力行者,是学生内心的榜样和标杆,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所以要实现工匠精神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渗透,学校需要培养一直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让教师通过自身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引导学生。培养教师队伍的工匠精神有很多渠道,中职学校要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资。首先,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对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训,推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培训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邀请专业的教育专家、汽修行业的职业精英来学校进行演讲。[4]邀请其他学校教育工作者进行座谈交流。或者定期送教师进企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等等。其次,学校要将工匠精神的内容细化到教师的职业考核中,以此来监督和激励教师进行自我提升。让教师可以清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指引教师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优化,进而推动教师队伍整体实力和素质的提升。
3.4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核心素养的培养
工匠精神的核心素养就是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四大内涵,这八个字是对工匠精神的准确提炼。中职汽修专业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工匠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实现工匠精神的有效渗透培养,必须要充分激发学生在汽修专业课程学习时的主观意愿,让学生可以以端正的态度、积极的心态、饱满的激情投入到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训中。首先,学校和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工匠精神气息浓郁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自身职业精神的提升来影响学生、学校要将工匠精神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中、教师也要在实践培训教学中营造真实的职业场景氛围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次,教师需要将新课程改革推出后新兴的各种教学方法灵活有效的运用于理论知识教学中,通过教学方法的多元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学生的实践训练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做基础,然后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提升和突破中感悟工匠精神。
结语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是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和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的精神力量,教师和学校要结合实际学情和教育目标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汽修专业,对汽修专业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然后通过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来优化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教学氛围,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责任感的高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宝怀,赵文红.中职专业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研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状的调研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01):80-84.
[2]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27-30.
[3]许应楠.职业院校人才工匠精神培育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2):10-13.
[4]石兵.把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0,(09):61-63.
(1北京市公共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102488;2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 和田技师学院 84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