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云
(寿光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山东寿光 2627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急性阻塞,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患者心脏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既往研究表明:AMI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后以持续30 min以上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憋闷感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存活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导致患者远期预后较差[1]。心脏康复可帮助患者恢复体力、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其最终目标是控制患者心血管疾病症状,稳定并逆转疾病症状及进程,降低疾病对患者身心的影响,提高其生活质量,促使患者重返社会,降低猝死、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2]。太极球运动疗法以太极理论为核心指导,具有匀速缓慢、动静互参、虚实结合、刚柔相济等特点,以阴阳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基础,将呼吸、意识、动作三者合为一体,更加重视身心双修、形神合一。该研究选择该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收治的138例AMI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讨太极球运动疗法对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138例AMI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公布的AMI诊断标准;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均处于恢复期;具有完整的基线及随访资料。排除标准:合并精神异常、四肢结构及功能异常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者;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或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合并心源性猝死、冠状动脉夹层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干预。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收集并获取患者的一般资料;PCI术后常规给予患者药物干预,包括阿司匹林、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药物等[3];根据患者PCI术后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尽可能让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如洗衣、做饭及工作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太极球运动疗法。(1)太极球运动方案制定[4]。治疗前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态,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康复训练方法;PCI术后第2~5天选择坐位姿势,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太极球运动,运动方法参考医院心血管科编制的版本,15~20 min/次,3次/d。 (2)太极球训练。①太极起式。患者食指与拇指对接,呈勾状,深呼气时向上提起,并到达头顶,食指向上,对拉拔长;呼气时沉肩坠肘,两臂屈曲下落,两掌按到两跨旁使气沉丹田,上述动作操作3次后双手托起太极球,并到达丹田部位。②抱月式[5]。指导患者双手将太极球抱起,形似水中抱月,似有似无,从丹田部位向外分上、中、下三部完成推收太极球运动。③提钟式。首先,指导患者左手在上粘球,右手在下托球,形似提钟样,并将球托到右侧45°部位,再次交换双手并到达左侧。④上架式。两手将太极球抱起,快速将球从胸口向前推出,并缓慢将太极球回收。⑤串腕式。双手手腕对太极球进行常规绕球体运动,先向外转动3次,然后向内侧转动3次。⑥拐线式。将太极球放置在胸前,拐线呈倒八字,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运动。⑦朝阳式。指导患者一手将球托到身侧,保持肘尖垂直向下,使肘部屈曲120°。⑧收式。两臂向上提起,并超过头顶,沉肩坠肘,使两臂屈曲下落,两掌按到胯旁,进行3次深呼吸后,头微微上仰,眼睛微闭,舌顶上颚,鼻子吸气,嘴巴呼气,并使意念集中于丹田,并由丹田向外呼气。每个动作重复6~10次,每次运动10 s,每个动作之间停顿2 s,每天训练30 min。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配合腹式呼吸,指导患者均匀、平和地吸、呼气,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不宜屏气。两组均干预4周。
(1)心肺功能。采用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型号:Ganshorn Powercube Ergo,华奥同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进)字2012第2213241号]测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最大氧脉搏(maximal oxygen pulse,O2pulsemax)、相对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 最大代谢当量(maximal metabolic equivalents,maxMETs)水平。
(2)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运动功能,主要包括平衡、感觉、关节活动范围及疼痛,分值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干预前的O2pulsemax、VO2max、maxMETs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4周后的上述心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肺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心肺功能比较(±s)
组别O2pulsemax(mL/beat)VO2maxmaxMETs[mL/(kg·min)]观察组(n=69) 干预前干预4周后t值P值对照组(n=69) 干预前干预4周后t值P值t值组间干预4周后P值组间干预4周后8.07±0.79 10.44±1.12 6.315 0.000 8.06±0.80 9.69±0.89 5.046 0.000 9.434 0.000 13.41±2.39 16.78±2.61 9.564 0.000 13.42±2.41 14.56±2.53 7.743 0.000 6.671 0.000 7.31±0.69 9.28±0.74 7.471 0.000 7.30±0.67 8.14±0.72 6.991 0.000 5.498 0.000
两组干预前的平衡、感觉、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4周后的上述各项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FMA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FMA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时间 平衡 感觉 关节活动 疼痛范围观察组(n=69)t值P值对照组(n=69)t值P值干预前干预后4周干预前干预后4周t值组间治疗后P值组间治疗后8.64±3.28 11.98±3.57 5.737 0.000 8.65±3.29 9.05±3.65 6.104 0.000 9.581 0.000 10.78±3.16 16.31±3.29 9.524 0.000 10.96±3.18 13.29±3.24 7.414 0.000 8.092 0.000 23.14±3.69 37.04±6.83 6.131 0.000 23.17±3.72 30.66±5.68 7.894 0.000 6.132 0.000 21.92±4.73 38.79±7.11 7.498 0.000 22.05±4.76 32.41±5.05 8.131 0.000 6.936 0.000
心脏康复运动疗法是指通过评估患者的自身情况,建立个体化、规律性及可操作性的运动方式,借助相应的运动以改善其心肺功能、诊疗心血管疾病。既往研究表明:心脏康复运动是PCI手术、药物治疗后的重要训练方法,可减少血管影响因素及后期不良心血管事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其尽早回归社会[6]。近年来,太极球运动疗法在AMI恢复期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7-9]。在该研究中,两组干预4周后的O2pulsemax、VO2max、maxMETs水平均明显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O2pulsemax、VO2max、maxMETs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太极球运动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利于患者恢复。太极球运动疗法以中医整体观念、阴阳学说及经络学说为主要理论指导,更加重视形神兼顾,且动作柔和、缓慢,连贯协调,强调以意导气,更加符合现代心脏康复的基本理念,通过调动人体自身潜能,实现祛病强身、防病治病的目的,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10-11]。在该研究中,两组干预4周后的平衡、感觉、关节活动范围及疼痛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上述各项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太极球运动疗法能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既往研究表明:太极球运动主要采用坐式,套路编排相对简单,更加侧重于上肢、头部运动,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体能要求,减少对下肢关节的运动负荷[12]。同时,太极球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可做为抗阻训练,有助于协调人体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从而提升患者的运动耐力。
综上所述,太极球运动疗法应用于AMI恢复期患者中,有助于改善其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