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勤,赵 静,尹志红,高海英,褚瑞海
艾滋病是由HIV感染人免疫系统,进行性损害人免疫系统,从而诱发的一系列感染、恶性肿瘤,最终导致人死亡的传染性疾病[1]。我国是艾滋病低流行国家,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艾滋病确诊病例数较多[2-3]。国内学者研究表明,我国HIV感染人群多样,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随着人们性观念的开放,导致HIV传播途径发生明显变化(以性传播为主,同性性传染率呈上升趋势)[4]。艾滋病危害性较大,临床多以高效抗病毒治疗为主,能有效的预防、控制疾病流行[5-6]。但是,部分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远期效果不佳,预后较差。临床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患者疗效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合理的用药不仅会增加获得性感染发生率,亦可引起耐药株出现,增加临床治疗难度[7]。本研究以潍坊市艾滋病注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2012—2017年潍坊市艾滋病流行及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1.1 资料来源 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2月潍坊市艾滋病注册患者299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艾滋病诊断标准,均经临床检查确诊[8];②年龄≥18周岁;③治疗方案均为国家规定的一线治疗方案,即包含3种抗病毒治疗药物,其中包括2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类及1种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类药物;④具有完整的基线资料与随访资料。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异常、血液系统疾病或认知功能异常者;②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③治疗期间失访、病情恶化或死亡者。
1.2 方法
1.2.1 流行病学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传播途径、感染时间、感染年龄等,分析流行病学特点。
1.2.2 抗病毒治疗失败影响因素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根据所使用的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类药物不同分为2种:①包括依非韦仑(efevren,EFV)的标准治疗方案[齐多夫定(zidovudine, AZT)/替诺福韦(tenofovir,TDF)/司坦夫定(stavudine, D4T)联合拉米夫定(lamivudine, 3TC)及EFV]。②含有奈韦拉平(nevirapine, NVP)的标准治疗方案,即:AZT/TDF/D4T+3TC+NVP[9-10]。所有患者均进行12个月治疗,疗程结束后测定HIV载量,对于病毒载量>1000拷贝/ml视为病毒学失败。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查阅2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合并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方案、最近7 d是否漏服药物等,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趋势分析为Cochran Armitage 趋势检验。影响因素分析为非条件Logistic回归,采用逐步后退法,纳入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2012—2017年潍坊市艾滋病新发病例数 2012—2017年潍坊市艾滋病新发病例数呈逐年增多趋势,依次为23例、28例、41例、52例、65例及90例。
2.2 流行病学特点 299例患者年龄24~51岁,平均(41.59±5.71)岁;感染时间1~15年,平均(8.41±0.69)年;以男性患者为主,占94.98%;发病患者年龄以<50岁为主,占89.97%;56.52%患者为未婚/离异;患者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下为主,占62.21%;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包括同性性传播和异性性传播)。详见表1。
表1 2012—2017年潍坊市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特点Table 1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IDS patients in Weifang City from 2012 to 2017
2.3 患者抗病毒治疗失败影响单因素分析 299例患者均完成国家标准抗病毒治疗,其中47例治疗失败,失败率为15.72%。2组患者在性别、治疗方案、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传播途径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在年龄、病程、最近7 d是否漏服药物、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药物不良反应、合并感染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患者抗病毒疗效失败影响因素分析[例(%)]Table 2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tiviral therapy failure in patients[cases(%)]
2.4 治疗失败影响多因素分析 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以患者抗病毒治疗失败状况为应变量,赋值1=失败,0=否进行赋值。回归过程采用逐步后退法,以进行自变量的选择和剔除,设定α剔除=0.10,α入选=0.05。回归分析结果:年龄≥50岁患者治疗失败概率是<50岁患者的1.313倍,病程>8年患者治疗失败概率是≤8年患者的1.812倍,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患者治疗失败概率是计数≥500个/μl患者的0.422倍,合并感染患者治疗失败概率是非合并感染患者的1.523倍;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治疗失败率是非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1.773倍(P均<0.05),见表3。
表3 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失败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Table 3 Multivariate Logistic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tiviral therapy failure in patients
艾滋病是一种由HIV感染引起,危害性较大的传染病[11]。HIV在人体中潜伏期平均为8~9年,且潜伏期内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但是随着患者病程延长,机体免疫水平下降,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增加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12]。本研究中,2012—2017年潍坊市艾滋病新发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达到90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我市从2012年开始进一步扩大关于艾滋病的监测及检测策略,并引进新的检测方法及设备;②部分人群对于艾滋病缺乏认识,导致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率较高[13-14];③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多性伴侣者数呈上升趋势,社会歧视减轻,部分人群甚至存在男男性行为。本研究中的299例患者年龄24~51岁,平均(41.59±5.71)岁;发病人群中以男性为主(94.98%);发病年龄<50岁患者占89.97%;56.52%患者为未婚/离异;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下为主(62.21%);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299例患者中47例治疗失败,失败率为15.72%。提示潍坊市艾滋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可能与潍坊市经济发展、HIV抗体检测工作的广泛开展有关,再加上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多,均使艾滋病新发病例数增加。
目前,临床上对于艾滋病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该方法可有效抑制病情发展,降低临床病死率[15]。但是,仍有部分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效果不佳,预后较差[16]。本研究中,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年龄≥50岁、病程>8年、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合并感染及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是潍坊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失败的不利影响因素,说明潍坊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疗效失败影响因素较多,不同因素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①年龄。是影响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年龄越大,机体免疫水平较低,部分患者甚至伴有多种基础疾病,难以耐受抗病毒治疗,导致患者预后较差[17]。②病程。患者治疗时间越长,失败风险越高,可能与患者长期用药效果不佳、反复反弹有关[18]。③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能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基线CD4+T淋巴细胞数越少,患有免疫缺陷越严重[19]。对于治疗前中度免疫缺陷患者,病毒学失败风险越高。④合并感染及药物不良反应。对于伴有其他感染患者,身体免疫水平较低,抵抗力较差,对抗病毒药物治疗耐受较差,影响患者预后;对于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患者,难以耐受,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艾滋病患者治疗前应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恢复[20]。
综上所述,2012—2017年潍坊市艾滋病新发病例数呈上升趋势,且男男性行为者是艾滋病流行高危人群;对于确诊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虽然能获得良好效果,但是治疗失败影响因素较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干预,提高抗病毒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