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桂林
【摘要】传统的写作教学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在固定的写作模式中机械化训练,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将核心素养融入写作教学中,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对真善美的感知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教师需积极探讨与创新教学元素,找到适合学生的写作教学模式,并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方案。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写作教学
引言
新课标下,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核心素养培养明确要求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时,应紧紧围绕“语言素养、思维素养、审美素养、文化素养”四个方面加以开展。在语文教学当中,写作教学已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充分呈现出学生应具备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需将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依据写作教学的相关要求,促进写作教学的进一步优化与改进,从而使语文学科的写作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的作文形式与写作要求向着开放化、多元化的方向调整,可供学生选择的文体、角度、题目、素材等更加多样。写作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部分教师认为应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备战高考和复习,写作只需按照一定的模式和流程训练即可,这样就可以将省下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阅读和鉴赏古诗词。因此,写作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且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所给出的意见也十分笼统。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丧失了写作的兴趣,教师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和调整。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文化传承
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文明生生不息且源远流长,这与通过语言文明进行文化传承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当中,需注重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感受并继承传统文化,这通常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和阅读相同,写作也需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引导学生理解与学习传统文化,获得文化的认同感,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语文知识是文化的重要部分,文化的教育与传承通常是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经过仔细观察语文教材,主要包含了文言文、古诗词、戏剧、现代诗歌、散文等。其中,文言文、古诗词包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是具有民族特色化的文化。除此之外,现代文的阅读中,也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通过吸收文化,就能使文化传承有效落实在语文写作的教学当中。同时,在写作教学时,还需关注文化传承属于语文学科的内在要求,并在写作教学当中予以重视。例如,2017年的高考中,全国的新课标一卷中,作文题将“中国关键字”作为材料,相关关键词都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关联,如大熊猫、一带一路、京剧、长城、中华美食等,作文的要求则是选择2~3个关键词开展写作。因此,高考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极其重视,并通过该指挥棒,明确了在写作教学时,应注重传承文化。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面对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写作要求,学生在开展写作时,不仅仅要言之有物,还应保证要具备写作新意、写作个性,最终促进学生自身的思维品质良好的发展。基于此,语文教师在优化写作策略时,必须要从传统写作理念和模式下解放出来,可将具体的写作与时事进行有效的联系,引领学生在熟悉的素材中,写出新颖、个性化的文章。例如,环保问题一直是社会热点,新的垃圾分类标准曾引起热议。教师就可以此作为切入点,设计写作主题,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自行寻找写作角度,努力写出具有新颖、个性化的文章。由于这一写作话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热点相联系,学生创作角度也比较多,如此一来,学生写作出来的文章就彻底突破了传统千篇一律的现状,更加具有个性化和创新能力,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逐渐形成清晰的行文思路,建构文章结构,以达到促进学生自身思维发散的目的。实际上,语文教师在讲述审题立意的时候,可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发散思维,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最终确定写作的角度。之后,围绕写作主题进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等。通过思维导图的辅助,学生不仅形成了明确的写作思路,也促使学生在联想中,促进了创造思维的发展,真正落实了学科素养下的写作教学要求。
(三)差异评价,合理制定差异化评价方案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其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及写作基础,实施差异化教学,对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为其安排更加系统的写作训练,并适当增加训练难度,激发其写作成就感。对那些写作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需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勵,并相应安排一些难度较低的基础性训练内容,如作文大纲训练、词句运用训练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后,教师应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和引导,并指出其写作过程中的短板,合理选择训练措施强化其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通过生生评价、师生互评等方式完善差异化评价方案。
结束语
总的来说,写作文不易,写好作文更不易。这就需要教师重视起写作课堂模式创新,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写作课堂中,以学生写作思辨能力为中心,帮助学生在语文写作中提升知识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写作。结合当前信息时代,教师需要对写作课堂路径进行创新发展,改良写作教学评价方式,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写作“支架”,帮助学生打好写作基础,增加学生写作中的逻辑感。与此同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与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一个饱满、自信的心态面对写作,从而达成理想的写作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秀珍.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9(A0):42-43.
[2]刘娟.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19(11):54-55.
[3]林然然.语文核心素养观念中的高中写作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9.
[4]叶碧梅.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管窥[J].高考,2018(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