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言文交融”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

2021-07-13 11:11池启长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2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初中语文

池启长

【摘要】文言文行文简练、言简意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是当前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实际上,在当前语文课堂上,“文”“言”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殊不知,“文”和“言”互为表里,相互交融。因此,本文就基于“言文交融”这一大背景,以初中阶段的课文为例,对文言文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言文交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对于现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而言,课堂上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言”和“文”相割裂的情况,尤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一句一句的翻译是文言文教学的“标准”方式,教师枯燥的讲解字词,使得课堂非常沉闷;虽然有一部分教师强调文言文教学中内容赏析,但却完全忽略了字词的解释,强调“文学文化”的教学方式,即便课堂非常热闹,但学生总是云里雾里,抓不住重点,最终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那么,怎样高效的开展文言文教学呢?以言带文、以文促言是非常关键的。

一、以“言”潜入,读中感知

当前,绝大多数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都非常注重学生朗读,但这种读往往是为了朗读而朗读,只解决了学生在字音和课文停顿上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这种方式还是将“言”和“文”割断了。对于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在诵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使得“言”“文”和谐,从而确保文言文的有效教学[1]。

以《唐雎不辱使命》这一文言文教学为例,这一课的情节非常简单,就是通过对话的形式将其中的人物性格展现出来的。所以,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进行,将不同人物的语气和特征表达出来。先看第一节,朗读前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秦王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朗读过程中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在此过程中,一些学生就会指出,秦王比较傲慢、霸道,所以,在朗读时也要有一种蛮横无礼的感觉。此时,教师就可以问一问同学们:“你们是从哪些字词或句子中感觉到秦王的这种性格呢?”同学们说道:“其”,由老师进行解释,“其”有一定、必须的意思,秦王想要换地,而对方却不能反对,就可以看出其霸道、蛮横的性格,所以,此处应该重读。在引导学生对文言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把握后,再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诵读也就能更加绘声绘色。在最后,教师还可以对“其”这个字的用法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其”作为文言文经常用到的词,表示的意思也有很多种,有推测、有反问,还能表示对某个事件的肯定。在这样的朗读中,学生不仅对文言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也达到了由“言”到“文”,感受文中人物的形象和情感,掌握字词含义,达到“言文交融”的目的。

二、抓关键词,入“文”入境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想要表达的就是入境可以透过文本对文章的思想和情感有更加深刻的感受[2]。同样,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想“言文交融”,引导学生“入境”是非常关键的,可以从一些关键词中下手。因为古人写文章一再强调“遣词造句”,几乎每篇文言文中都有一定的文眼,所以,教师教学中就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以词导入,言文交融。

例如:在进行《陋室铭》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朗读,并要求其用一个字说明本文的文眼,在不断的朗读中,学生们找到“陋”这个字,认为整篇文章都是围绕“陋”而写。之后,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如:①文本中有哪些有“陋”字的语句?找一找,反复朗读;②对于文本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同学们是怎样理解的?“斯”和“德馨”是什么意思?其中的“德馨”又指的是什么?③文本中提到的“孔子云:何陋之有?”,本文的题目是《陋室铭》,讲解的是“陋室”,那么,这个“何陋之有”是否与题目存在矛盾?

围绕文眼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此启发学生,不仅转变了以往传统单纯讲授的模式,还激发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带领新鲜感,可以让学生更加快速的入“文”,感受“言”在具体语境下的真实涵义,有利于“言文合一”。

三、联系生活,感悟“文”魂

在文言文中,“言”是“文”的根基,“文”是“言”的灵魂,文言文之所以美,归根结底就是它的灵魂。对于文言文教学而言,深刻感悟文章的灵魂就是“言文交融”的根本目的,而要想真正感悟到文章的灵魂,最离不开的就是人们的生活积淀,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将自己的生活阅历与作者情感联系起来,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就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文言文的“言外之意”,把握文章灵魂。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带领学生深刻感悟[3]。

就拿《孙权劝学》这一文章来说,该篇文言文主要讲述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孙权劝学吕蒙,另一件事是鲁肃和吕蒙结友,短短的两件事,就将吕蒙被孙权劝学后的变化展现了出来,而且,文章中出现了“刮目相看”这个词,更表达了吕蒙被劝学后在学习上突飞猛进的进步。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利用孫权劝学吕蒙的事件劝说学生,激励学生多学习吕蒙的精神,感悟吕蒙刻苦学习、不断读书的思想。在对这种情感有了深刻感悟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联想自己,想一想自己学习中是不是努力了,有没有刻苦,再想一想身边有没有刻苦努力的同学,他们的结局怎样,从而受到启发,真正达到“言文交融”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言文交融”使得枯燥文言文知识背后的文学内涵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使得原本乏味的教学方法变得更有“温度”。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言文交融”的理念重视起来,无论是文本知识的讲授还是文章情感的感悟,都要做到“言文合一”,在朗读中感悟“言”,通过文章关键词和实际生活把握“文”,从而对文言文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强化文言文阅读能力,保障最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春美. “言”“文”合一的文言文教学途径探索[J]. 中学语文,2021,(09):12-13.

[2]颜梅玲. 巧问深引  言文交融——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学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5):55-57.

[3]刘玉霞. 由“言”入“文”,“言”“文”合一——以《岳阳楼记》为例谈文言文教学[J]. 吉林教育,2017,(22):47.

本文是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度课题《中学文言文阅读言文交融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ZXKTM一2012)课题的研究论文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