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山
【摘要】通过对农村地区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进一步确定学校需传递给家长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点,提高农村家长的教育能力和自身素质。只有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的教育网络建设,进一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为农村初中生健康、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为初中生健康成长的三大基地,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教师、家长、社会对初中生的健康发展共同发力。而在我国农村地区,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投入较少,由此导致农村家庭教育问题日益显现,其出现问题的原因也呈现多样化。基于此,本文以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为切入点,解析了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策略。
一、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
(一)家长过于忽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部分农村家庭虽然处于经济发达地区,但大多数家长忙于生计,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甚至将教育权让渡于他人。根据我们学校近几年来召开家长会的数据统计发现,全校约500名初中学生,爸妈参加家长会的不到30%,大部分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代为参加,也有一部分家长由于自己在外打工,并未参加家长会;甚至有个别家长直接将教育的责任全权委托给学校,认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教师的责任,并且这种错误的意识已经在大部分家长心中根深蒂固。
(二)家长自身不良习惯的影响
农村生活节奏较慢,且充满随意性,家长或监护人在生活中常不拘小节,通常有着许多不良习惯,如不爱干净、沉溺于电子设备、语言交流存在不妥、不准时等,这些习惯都会对初中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初中生往往喜爱内化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行为标准,如此会使学生在学校生活或日常生活中也养成爱讲粗话、不讲卫生、乱扔垃圾等不良习惯,这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出现诸多不良行为,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再加上生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家长对子女的关心仅仅停留在成绩上面,以成绩去评价子女,忽视了子女的其他优点,对子女生活中存在的困惑、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更是置之不理。长此以往,学生在青春期容易产生叛逆、寻求独立、喜爱和家长吵架等一系列问题。
(三)隔代教育盛行,孩子的思想观念过于陈旧
虽然现在大部分家长愿意陪在孩子身边,但白天都忙于工作,夜晚下班时间较晚,因此就将教育交给了爷爷奶奶,这种隔代教育会使孩子接受的思想过于陈旧,导致孩子的自我意识被削弱,不能独立地解决困难。调查发现,在宜兴市农村地区一所学校之中,共有初中生1008名,隔代教育者占57.8%,而其中70%的学生无法承受教师的批评。不仅如此,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家长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子女,只知道满足子女的各种需求,样样顺从,而当子女出现成绩不好的情况时,只会责骂子女。
二、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化对策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在50%以上,原因就在于家庭,所以要想提高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重视家庭建设。第一,要切实提高家长的道德素质,只有当家长自身拥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才能够在引领子女的人格互动之中,以家庭的高尚情操和道德规范去影响子女,从而使子女形成正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二,在家庭建设之中,家长要引领子女养成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是非观和相处观,让子女学会与兄弟姐妹相处,并且对家长讲孝德[2]。同时,家长还要引领子女在适度范围内使用金钱,切勿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第三,在家庭教育建设之中,家长要注重家庭的和谐性,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一定要停止使用家庭暴力,不要将子女与他人进行比较,并且在相处过程中,家长作为子女成长中的榜样,要努力构建学习型、节约型、平安型家庭。
(二)与时俱进,发挥指导作用
家长的素质只有切实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为子女的健康成长铺路。第一,家长要养成与时俱进、爱学习、喜爱接收新信息的习惯,以此才能够在多元信息背景下学习新的理念、新的观念,并切实地将正确的东西传递给子女。同时,家长的学习行为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使子女形成同样的学习观。第二,家长不仅要为子女学习成长提供指导,还要为子女的人生方向提供指导,所以家长要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切实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并帮助学生找到解决策略,从而使学生成为独立、健康的人。
(三)家校合作,提高初中生的受教育质量
所谓合作机制,即家长和学校要建立有效的联系,这样家长才能更好地了解子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学校也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态和特点,并找到针对性的策略,为学生成长和学习服务。第一,学校应该建立家长协会,一有机会就引领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活动,从而为家长和学生的关系改善服务;第二,家长应该随时与教师和学校联系,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商讨,共同探讨出解决策略,以此改变以往将教育全权委托给学校的不足;第三,学校应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努力地通过专题讲座、教育论坛等形式,建立起高效的家校合作机制,使家长和教师都能在平台上获得成长,进而为家长形成现代教育理念,以及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服务。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地区家长存在素质不高、教育理念较为落后的问题,家长需要发现问题,并找到切实的路径改变现状,从而为子女创造优良的家庭环境。而学校应该发挥独特的优势,与家长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发挥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真正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从而使农村初中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娟姣,王玉萍. 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视界,2020(12):209-211.
[2] 张重载. "互联网+"助力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J]. 家长(上旬刊),2020(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