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路上密度叠加是引起堵塞主要原因

2021-07-12 09:30彭展里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车流匝道环路

彭展里

贵阳锐鑫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00

1 快速路常发性堵塞概述

我们在贵阳中环路东段、西段、贵安大道、金朱东路、高速公路等路段采用无人机视频航拍,手机视频拍摄以及在道路上驾车观测,最终选定贵阳中环路东段长度1165米左右(见图1)作为我们研究快速路常发性堵塞路段,通过具体长时间地视频拍摄观测、计算分析、验证,笔者提出:

1)从A点至B点,没有进出匝道的交通路为孤立体系,有进出匝道的交通路为开放体系的概念。

2)建立q、u、k、理想饱和状态函数关系,对流量q、平均速度u,密度k绘制了理想饱和状态函数曲线(基本图)(见图2、表1)

表1 理想饱和状态函数关系

3)根据自然界普适原理“最小作用量原理”或费马用时最短原理推出孤立体系,A点至B点密度k不会自己增加的论断,指出人类驾驶车辆的期望速度接近道路限制速度。

4)当主路D1与匝道D2的流量持续达到q1+q2≥4800veh/h,交通汇合区瓶颈段时交通流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易堵塞。笔者提出建立了微观堵塞形核模型。见图DJI0425 DJI0564 DJI0565。

5)堵塞首先由密度叠加区(瓶颈路段)开始向上游漫延,笔者找到建立了交通路拥挤(堵塞)长度数学算法。

通过理论推出的结论与实际观测非常吻合。在对贵阳中环路东段、渔安立交至未来方舟1165米左右路段,视频拍摄观测计算,进一步分析验证此路段是由密度叠加造成的常发性堵塞。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验证了采用物理隔离分流法(见图3)可以避免此段交通路常发性堵塞。不用投资修(扩)路,有很好很大的经济效益!

2 建立理想饱和状态函数关系

首先定义:①理想状态,单车道孤立体系(没有进、出匝道)机动车匀速行驶。车头间距、车头时距相等。

②安全车头间距,以U速度行驶,实际车头间距不能小于安全车头间距,否则行驶不安全。

③饱和密度:在此密度下速度U为最大值,即大于此密度对应的速度必然下降。否则在这样密度下行驶速度U是不安全的。

我们建立理想状态单车道流量、速度、密度对应函数关系。见表1、图2。

实际情况个别车流与表1有出入,但属于小概率事件,因车流速度概率分布,应符合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近似正态分布[1][2]若长时间违反表1的行驶是不安全的。从表1可知,流量对速度(u≥50km/h)密度不敏感。行驶中的任一车流处在图2曲线左下方。多车道可以分解为单车道进行分析。

3 用费马原理推论孤立体系密度不会自己增加

在自然界中,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大自然在造物时遵循哪些基本原理。人类的行为是否也遵循这些原理?物理学家提出的“最小作用量原理”是物理规律总是使得其中被称为“作用量”的物理量取极值,物理学家是从光线传播的费马原理认识最小作用量原理的。比如说图4中光线入射到空气和水交界处时发生折射,是使得光线沿着时间花费最小的路径传播[3]。

人们发现在许多别的学科中也遵循作用量极值的原理。

交通路上的驾驶汽车的人类其行为是否也遵循最小作用量原理(或用时最短原理)?我们通过对中环路东段、西段、贵安大道、金朱东路、高速公路亲自驾驶,用无人机视频航拍,手机视频拍摄等方法,以及查找有关资料[4],发现在快速路、高速路上行驶速度(均值)都接近行驶路段的限制速度C。

汽车从A点行驶至B点,(孤立体系)除机动车、驾驶员异常情况外,在多车道上,每条车道上的速度虽有细微差异,但每条道上速度分布是离散型随机的,其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P{X=xi}, k=1,2,3…,遵守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近似正态分布,存在数学期望µ(速度均值)非常接近道路限制速度C。

这可以用费马原理来阐述。费马原理∫BAdt=∫BAdx/u=min,[5]取值最小。除A点加速起步、至B点减速停止外,只有实际行驶速度函数U(或分布期望值µ)接近C,即limu→C,才能有极值,才能用时最短。在N车道上,驾驶行为实际行驶轨迹将是时间取极值、是自然界遵循规律。

注:这在我们的驾驶观测中,无人机视频航拍中得到支持。在资料[4]也阐述了外国速度频率最大接近限定速度。

用费马用时最短原理可以推论:在孤立体系中,随着行驶时间延长,汽车将趋于匀速,密度不会自己增加,若增加按表1描述,速度U会下降,即C-U(µ)差值变大,用时变长,违反了用时最短原理。同理空间密度K是自发朝着下降的方向运行的:∂k/∂t≤0(假设车流连续可微的)

4 实际观测、计算、分析、验证

我们对贵阳中环路东段、贵安大道、金朱东路、高速公路等,用无人机视频航拍,手机视频拍摄。其中对贵阳中环路东段在2020年3月-10月用时7个月进行了观测和拍摄。同时8月10日至8月14日(周一至周五专门对A点)(中环路东段,A1、A2)至D点(中环路东段D1、D2)以及9月18日对A1、A2、B2、D1、D2、C2点进行系统视频拍摄,参数见表。图(与后面采用的相同)。

4.1 密度叠加宏观分析

a、密度不会自己增加,只有下游匝道车辆进入才会叠加密度,从而造成自身密度的增加,引起速度变慢,甚至堵塞。见2020年8月25日航拍DJ10934 DJI0936图平均密度增加70%。见《密度变化表L=75m》

密度变化表(L=75m)2020年8月25日上午 DJI0925-0936航拍无人机编号时长 流量q veh/h NC(车辆数) ND(车辆数)NC时间见图 备注(秒) C-C C-C D-D ND C-C D-D 6 (5”) 8 (5”) 5.5 0925 7:23 37 33左2道 (“)代表截图时刻5(30”) 7 (30”) 7.5 4 (5”) 6 (5”) 2.5 0926 7:24 38 38左2道 (“)代表截图时刻1 (30”) 7 (30”) 6.5 5 (5”) 5 (5”) 4左2道 (“)代表截图时刻3 (13”) 5 (13”) 6.5 0927 7:24 19 18 0928 7:24 19 18 3 (5”) 5 (5”) 10-2:52 4 左2 (“)代表截图时刻5 (13”) 6(13”) 6.5

0929 7:25 37 39 6 (5”) 7 (5”) 10-3:37 5.5 左2 (“)代表截图时刻5 (20”) 8 (26”) 7.5 0930 26 19 22 5 (5”) 5 (5”) 11-4:02 4.5 左2 (“)代表截图时刻5.5 0931 7:26 19 22 4(5”) 7 (5”) 4 (“)代表截图时刻7 7 (3:37)10 (3:37) 5 0932 7:31 4:51 11 (4:02)2 (2:29) 10(2:29)5 (2:52)6 (4:42)左2(“)代表截图时刻10(2:52) 10.25 0933 7:31 10 12 4(7”) 6 (7”) 4 左2(“)代表截图时刻7 0934 7:33 2:01 108 3(5”) 9 (5”) 4(55”) 9(55”) 3 左2(“)代表截图时刻9 0935 7:35 51 46 5(5”) 9 (5”) 5(33”) 7(33”) 5 左2(“)代表截图时刻9 0936 7:40 4:51 73 5(1:16”) 11(1:12”)9(3:40”)12(3:40”)6左2(“)代表截图时刻10平均 NC/ND=89/152=0.59 ND/NC=152/89=1.7

b、由于修路,道路变窄,可视被堵通道(匝道)进入未堵通道(主路)状态,造成密度叠加,形成堵塞情况。见《4车道转换2车道密度变化表》及2020年8月25日DJ10943、DJ10945、DJ10953、左2道视为主路,右2道视为匝道,平均密度增加94%。

2020.8.25 4车道转换2车道密度的变化表E-E E-F F-G 航拍无人机编号时间 时长(分:秒)备注流量veh/h N(车辆数) N(车辆数)共4:51” 0-1:12 50 1.12 1.12 4 5(2:40”-1:12”)=1:28” 50 (2:40) (2:40)4 3(3:06”-2:40”)=26” 30 (2:40) (2:40)6 10(3:34”-3:06”)=28” 30 (3:34) (3:34)4 15(3:57”-3:34”)=23” 10 (3:57) (3:57)4 6(4:51”-3:57”)=54” 38 (4:24) (4:34)5 8(4:38) (4:38)6 10 0943 7:57

(4:42) (4:42)5 10 4(2”) 8(2”)4 8(8”) (8”)0944 7:57 11 10 2:01 10 1 12 0-16” 0-16” (2”) (2”)4 (34”) 5 (34”)47”-34”=13秒 10 5 (47”) 4 (47”)57”-47”=10秒 12 6 (57”) 11 (57”)1:12”-57”=15秒 10 5 (1:21”) 7 (1:12”)1:21”-1:12”=9秒 11 6 (1:21”) 12 (1:21”)1:40”-1:21”=19秒 13 3 (1:40”) 12 (1:40”)1:49”-1:40”=9秒 7 3 (1:49”) 12 (1:49”)0945 7:59共39秒 16 (1”) 32 (1”) L=120M 0-23” 16 15 (23”) 33 (23”) L=120M 39”-23”=16秒 17 20 (39”) 30 (39”) L=120M注:1、()为视频的截图时刻 126/245=0.51 2、右两车道(视为匝道)与左两车道(视为主路)密度叠加造成堵塞。密度增量94%。0953 8:54

同理在快速路上,若停车或有障碍物都会造成密度的增加引起速度变慢甚至堵塞。

c、从A点至E点,(图3)其中A点至D点距离为1000米,D至E1点约130米,E1点(4车道变为3车道终点)A点至D点一般用时15-20分钟,平均速度为3-5Km/h。

A点堵塞比D点晚22.5分钟(平均)见图DJI0473、DJI0950、DJI0962、还有手机图。航拍图GJI0837 GJI0732 DGI0561 DJI0734 DGI0428 DGI0475。

8月27日7:35 DJ10963和A点手机拍摄截图及表《A点、D点、流量记录表》,《2020.8.27上午拍摄A点观测数据流量veh/h》从表中知道未堵流量与堵塞时流量接近,且A点堵塞是D点堵塞漫延诱发的。所有的观测都证明了这一点!

A点(A1+A2)的流量一般在2500-3400veh/h之间,密度在16.7~58.3N/k之间,变化有但没有达60N/ km以上,见《2020.8.27上午拍摄A点的流量、密度表》对照表1,平均速度在40km/h以上。自身没有堵塞因素。

2020.8.27上午拍摄A点的流量、密度表

?

A点至E1点,每周一至周五必堵,是典型的上下班高峰造成的常发性堵塞。观测证实7:20~9:20堵塞的规律性。用概率描述堵塞发生的概率趋于1。

根据观测分析,(D1+D2)上游的流量见《A点、D点流量记录表》可以说若没有密度叠加区域(D1+D2),D1流量会在平均速度不降的情况下顺利通过E点。可以说堵塞是由于D1与D2密度的持续叠加,E1点4车道变3车道造成的。

可以定性地理解,dk/dt增加,K值(叠加的密度)增大,按表一描述,平均速度下降。每次迭代过程,立即造成平均速度迅速降低,堵塞形成。在D1至E1点实际情况是3-5分钟内行驶速度下降至10km/h以下。

4.2 密度叠加微观分析—形核模型建立

笔者提出密度局部聚集为堵塞核论点,常见性堵塞都是发生匝道与主道的交汇处(密度叠加区)或在加速车道的末端(密度叠加区)(本文接近E1点处)。

定义:堵塞核是密度聚集K≥100veh/km/1n,空间长度(下游与上游)L≤45m,核的边界与周围有明显密度变化区别。

1)、从大量的视频观测中,我们可以发现规律,当主路(3车道)的流量q1≤3400veh/h, 匝道流量q2≤1400veh/h时,基本上不发生堵塞(除异常情况外),(q1+q2)<3×2250veh/h( q=2250 veh/h符合图2、表1的描述)。速度u基本不下降。(见DJI0687 DJI0513 DJI0378)。

2)、当q1>3400veh/h,q2>1400veh/h,在加速车道末端,由于K1+K2(4车道强迫变为3车道)密度叠加局部聚集易形成堵塞核,见图DJI0559 DJI0864 DJI0601 DJI0435 DJI0425 DJI0412 DJI0411 DJI0745 DJI0734从图中可知,堵塞核一般密度在100veh/km以上,核的边界(上游与下游的边界)长度一般小于等于45m。核的下游界面,由于边界的下游密度低于核的密度,下游边界易溶解消散,核的上游界面是否稳定一般与q1 +q2是否连续处于4800veh/h以上,若核的流量补充大于溶解则稳定。若持续大于,堵塞核易长大至主道与匝道交汇处(本文为D点处),加速车道整个长度(本文130m左右)堵塞形成。一般时间3-5分钟(见图DJI0909)。

3)、堵塞核也会在主道与匝道交汇处D点形成。见图DJI0281 DJI0562 DJI0596 DJI0564 DJI0565 DJI0603 DJI0842 DJI0841 DJI0438 DGI0601 DJI0438 DJI0734 DJI0742 DJI0745同理流量q1(>3400veh/h3车道)+q2(>1400veh/h)连续,核是稳定的,否则不稳定的,若流量持续在q1+q2>4800veh/h,核延着上游长大即形成排队现象,具体计算如下(见堵塞排队数学模型)与观测结果一样,缓行堵塞约1-1.3公里(见图DJI0920)。

堵塞排队数学模型及算法

A点至B点距离为X,A点、B点观测时间均为Δt,A点Δt观测流量为qA,通过的车辆数NA=qA×Δt。B点Δt观测流量为qB,通过的车辆数NB=qB×Δt。 车辆增量ΔN=(NA-NB)=(qA-qB)×Δt。排队堵塞长度X=ΔN×L ,L:车头间距。X=Δq×Δt×L与行驶速度有关,即车头间距缓行堵塞按表1描述L取值5.5-7米。

1)、在加速车道末端,由于4车道变为3车道,当D1+D2流量达到q=4800veh/h以上交通流极不稳定,车流容易受到干扰涨落容易形核。核的密度K一般100 veh/km/1n以上空间上、下游长度约≤45m。按表1饱和状态描述,核的上游边界流量约q核=900veh/h。X=ΔN×L,X=(q(D1+D2)-q核)Δt×L=(4800/4-1000)×(3-5)分/60分×(5.5-7)=(55-117)m与观测值相符。

2)、本文中A点至D车道1,流量比较稳定,不容易向车道2、3扩散(本文观测数据)。A点平均流量qA1531veh/h ,D点平均流量qD=(3285-464)/3=940veh/h。(本文观测数据)

车辆增量ΔN=(1531-940)×0.33(20分钟)=197veh,X(排队堵塞长度)=197×(5.5-7)=1084米-1379米与观测值相符。

3)、在孤立体系如E点的下游,若流量(三车道)q≥4800veh/h时,交通流处于不稳定状态,只要有一点扰动就会诱发形成堵塞核,但核的下游界面很快溶解消散,不会成为稳定的堵塞核,而保持在原有的空间位置,图中DJI0562 -DJI0563 1分钟就溶化消散了。局部密度涨落起伏大多数与驾驶员有关,如超车变道等。(本文也可能与公交车停靠有关)

4)、形核,长大:与流量持续增大有关,是必要条件。也与速度涨落有关。

5 验证及物理隔离分流方法

通过上述对A点D点观测,计算,理论分析,我们思路若采用物理隔离方法让D1车流与D2车流不相遇,不发生干涉密度不叠加,就不会发生堵塞。情况如何呢?

1)验证 假设A点(A1+A2)车流分配在三条车道中的车道1、车道2上行驶,B2,C2 (B2进入匝道,C2出去匝道)(见图1、图3)加D2(进入匝道)分配在车道3行驶。(见图DJI0860)

2)为了验证分流方法可行性,在A—B段正好有400米左右两车道(由于修路成为两车道)。为我们提供了验证的实际可使用车道,可用于判断物理分流方法是否正确?我们9月18日用无人机对A—B段进行视频航拍,同时在B—C段的中间天桥上用手机进行视频拍摄,观测数据见9月18日拍摄的图,见DJI0972、DJI0980、DJI0983、DJI0984、DJI0985、DJI0986、DJI0987、DJI0989航空拍无人机视频,及《2020.9.18BRT公交站天桥手机拍摄视频截图》《2020.9.18无人航拍记录表》。

9.18无人机航拍记录表主路流量 密度 N1 L=120m 流量 N B2平均密度N/km(换算单车道)(A1+A2) 5” 25” 匝(入)0972 7:02 32” 22 6 6 0 25 0973 7:03 31” 27 8 8 7 33.3 0974 7:03 17” 10 2 5 8.3 0975 7:04 31” 22 4 8 5 25 0976 7:05 31” 29 7 6 2 27.1 0977 7:07 31” 30 8 7 4 31.3 0978 7:08 31” 23 9 3 8 25 0979 7:09 61” 51 6 6 5 25 0980 7:10 31” 32 9 9 13 37.5 0981 7:13 14 15 3车道、4车 B-C段 (L=180)0982 7:13 15 B-C段0983 7:14 47” 13 14 58.3 0984 7:15 31” 35 17 13 13 62.5 (L=180)0985 7:15 36” 42 13 15 14 58.3 0986 7:17 91” 98 14 18 24 66.6 0987 7:18 61” 59 10 7 11 35.4 0988 7:20 91” 102 11 12 18 47.9 0989 7:21 31” 37 15 18 9编号 时间 时长接近B缓行 V 43km/h 68.7 A未堵0990 7:22 61” 59 19 18 5(有车挡位)接近B缓行 V 43km/h 77.1 A未堵0991 7:23 61” 66 16 17 23接近B缓行 V 43km/h 68.8 A未堵0992 7:24 31” 30 12 11 11接近B缓行 V 43km/h 47.9 A未堵0993 7:28 45” 31 26 6 已堵,但A未堵 108 0994 7:30 104” 56 33(3车道) 25(2车道) 9 已堵,但A未堵 104 0995 7:31 49” 27 0996 7:32 63” 60第15”开始35(3车道) 31(3车道) 6 51 0998 7:35 32” 25 41 0999 7:37 61” 65 27 q=909.7veh/h 0997 7:33 61”时长总计:1204” A1+A2 q=3295veh/h

在B—C段7:15开始车辆速度变缓,7:17已堵塞,(由于D点的堵塞漫延过来的)而堵塞此刻还未漫延到下游A—B段时,在7:22前A点的车流顺利通过了B点,这说明两车道完全可以输送A点的车流!通行能力足够!实际平均流量为3295veh/h满足图2、表1的描述。

对B2-C2+D2流量能否在单独车道输送不发生堵塞呢?从A-B段双车可知单车道最大实际流量1983veh/h。这个流量其他车道实际行驶中也存在,如在贵阳观山湖区金朱东路出口天桥,双车道观测到平均速度为60km/m 流量4320 veh/h,若换算单车道为2160veh/h(是我们观测到最大的车流量)。9月18日B2-C2(流量)=909.7-445.8=463.9veh/h,B2-C2+D2=463.5+1336.8(未堵平均流量)=1800.3veh/h,单车道完全可以输送B2-C2+D2车流。通行能力足够。

3)设计问题

D2匝道与D1主道夹角度数较大而B2与B1,A2与A1较小,D2转弯(速度在30-40km/h)造成车流从D2进入D1主路速度减缓,对D2车流自身匝道引起密度上升,同时加快叠加密度上升。也是引起堵塞次要原因,建议匝道与主路夹角越小越好,小会减少密度的叠加降速。D2两条车道虽临时用隔离墩,封闭一条车道也解决不了(见图5、图6)。

主路D1与D2交汇处,D1有4条车道,车道4与D2入口的快速车道(交汇口右边第一条车道)相连接,(见图DJI0936)让快速车道易失效,也是引起堵塞次要原因,设计存在问题。虽然在D1处用临时隔离墩也解决不了堵塞(见图7)。

4)密度叠加K1+K2是否堵塞,取决于K1+K2的量值,由表1、图2所决定。

〈1〉主路密度K1与匝道K2,K1+K2有时也不会引起堵塞,可以理解K1、K2较小。K1+K2叠加后也远离图2(理想饱和状态)曲线。叠加密度K存有许可容量。如本文中A1+A2,K1+K2也小于60 veh/km。对应速度在40km/ h以上。

〈2〉从q=uk表达来看,是双曲线抛物面。若流量不变时,q=uk是双曲线反比例函数,当K1,K2远离理想饱和状态时,q与k成正比∂q/∂k=u,若q持续增加,若U不变K1(或K2)随之会增加,K1+K2就容易达到理想饱和状态,对应速度下降,U降K升、K升U 降。持续增加也易形成堵塞,我们观测时还发现K1(K2)运行到下游叠加区会诱发ΔK1(ΔK2)增量,Δ约50%以上(有待进一步研究)这时反比例函数uk迅速起作用。互相影响每次迭代造成速度立即坍塌(本文中D点3-5分钟)堵塞形成。

5)采用物理隔离方法,(如图4)从A点到E1点车道1和车道2与车道3隔离,车道1、车道2可视为孤立体系,将不易形成堵塞核,没有形核因素。(除车道1公交车停站外)假设某一时刻流量最大接近4000veh/h饱和时,(本文观测平均流量在3500veh/h以下)处于不稳定时形核也会很快溶化消散。在D2匝道进入车道3与加速车道的末端为一条车道时,E1点会形成堵塞核。但对比隔离之前堵塞也会较大缓解,因D2本身由于设计问题D2的车速就≤40km/h,因密度叠加减弱了,效果改善了。对整体快速路交通流大大提高。

6 结论

1)孤立体系:密度自发朝着减少方向进行

∂/∂t(∂N/∂X)≤0

2)开放体系:主路密度与辅路密度叠加达到了表1,图2描述的饱和状态(函数关系f(k.u))时,速度必然下降。

3)在高速路、快速路上、速度分布近似正态分布[1],其速度期望接近道路限制速度E(u)→C(C:道路限制速度)

4)开放体系中,当叠加流量较大,q1+q2>4800veh/h时,在叠加区交通流极不稳定,轻微的涨落扰动,易形成堵塞核。若叠加的流量持续或增加,堵塞核易稳定,核会向上游蔓延(长大),堵塞排队形成

5)堵塞是开放体系密度持续叠加造成的

6)贵阳中环路东段从A点至E点(见图1)用物理隔离分流的方法是解决此段常发性堵塞有效方法(见图3)

7 建议

在快速路上,根据密度叠加易引起堵塞路况,建议如下:

不要较长时间停车,特别车流较大时禁止停车,因容易引起密度上升,造成速度变缓甚至堵塞。(中环路西段常见此路状况)。

猜你喜欢
车流匝道环路
《车流》
山东首套ETC匝道准自由流预交易系统正式运行
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控制系统研究
道路躁动
上海市中环路标线调整研究
浅谈匝道ETC自由流应用
随机车流下公路钢桥疲劳可靠度分析
参考答案
Buck-Boost变换器的环路补偿及仿真
单脉冲雷达导引头角度跟踪环路半实物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