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保险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2021-07-12 09:30刘远亮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保险公司工程质量监理

刘远亮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500

1 概述

我国正处于工程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建设规模大,复杂程度高。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验收和运维等各阶段都存在各种质量和安全的风险:总承包单位履约的风险、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成果责任风险,监理单位的工程事故管控风险;施工单位会面临自然灾害和人为造成的人员伤亡、物料设备灭损的风险。为此, 迫切需要加强对工程保险制度建设和推广应用。

2 工程保险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工程保险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手段, 保险公司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在提供工程保险时, 对申请人的资信、实力、履约记录进行全面审核, 并差别对待, 实行差别费率,对整个施工过程, 根据工程大小和复杂程度聘请专业的风控机构实施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通过这种制约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 可以迫使当事人提高从业素质、规范市场行为, 以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和施工安全。

目前工程保险管理制度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工程保险制度体系不完善

目前,与工程保险相关的主要有《建筑法》、《保险法》、《担保法》、《合同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但以上这些法律政策对建筑工程保险都不是强制性的,目前购买工程保险都是市场自愿行为,对工程五方责任主体没有约束力,对工程保险制度的推广造成一定阻碍。

目前主要有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和各方责任险,国内试行的工程保险(如IDI保险等)方案中,未能涉及五方主体的责任险,保险公司无法向责任主体追偿,难以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责任险承保的是五方责任主体在建设过程中产生质量安全等分风险的赔偿责任,如勘察、设计、施工责任险,履行赔偿义务的保险投保人为勘察、设计、施工单位。

2.2 日常的工程管理工作受各种因素制约

目前,部分监理单位会不同程度地受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各种制约,在开展工程保险试点推广的过程中,一些监理单位未能发挥好工程质量安全管控作用,这是因为监理单位受雇于开发商,监理单位在进行日常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受其制约,权力和执行力不足;未能很好地开展监管工作。

此外工程项目管理的观念淡薄,法制和组织体系不健全;建设单位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强行压缩合理工期、随意进行设计和施工变更;总承包单位对工程进行违规拆分发包,“以包代管”现象普遍,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安全管理水平低、安全措施费投入不足、现场安全员缺少和权限不足;施工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薄弱、违规操作、无证上岗现象普遍、人员流动性大、安全培训不足现行工程监理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具有极大的制约性,人割裂分包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测等专业,各自为政,碎片化管理。在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成本费用方面存在很大的风险,以上种种都导致日常的工程管理工作受到很大的制约。

2.3 缺少正规的风控机构

由于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还没出台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的资质管理制度,相关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市场比较缺少有资质、有水平,有能力的工程保险风险管理机构保险公司服务。

2.4 工程保险费率较高

以上海IDI工程保险模式为例,保险费率为工程建安总造价的4%左右,费用比较高,我国实行的基准费率一般为1.5%,保险费率高导致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经济成本增加,参与意愿不强,造成工程保险推广难度较大的现状。

2.5 保险公司承保风险较大

首先,保险公司缺乏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进行监控,无法保证工程管理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目前又比较缺少相关的风险管理机构,保险公司对建设工程的风险无法很好地掌控,出现理赔时责任界定和追责比较困难,因此导致保险公司承保风险较大。

2.6 缺少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平台

目前,市场上各种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软件系统很多,但都属于各单位和企业内部使用,软件系统性能参差不齐、上传数据真实性和时效性也得不到保证,各自为战,缺少统一的系统平台进行工程信息化管理。

3 解决措施

3.1 完成相关制度顶层设计,逐步推行强制投保

首先,建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保险制度,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工程规划和设计阶段、项目施工阶段、工程竣工和验收阶段、运维阶段,建立相应的质量、安全、造价、进度、招标采购等方面的工程保险管理制度体系、职业道德和廉洁管理体系等,制定项目、管理“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为内容的现代化工程建设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强制工程保险制度的推广和工程应用。

3.2 建立企业和人员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以信用管理促进工程管理

建立建设工程企业和人员信用评价体系和数据库,信用评价对象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物料和设备供应商等。信用等级根据企业资产规模、技术和人员资质、企业和人员的信誉、执业操守和记分处罚情况等方面进行划分,各方的入库需通过评估和论证,系统实行等级的加减分制和优胜劣汰制,数据库将实时更新企业和人员的信用等级,根据投保单位的信用等级,实行浮动的保险费率。

3.3 培养风险管理机构

培养独立的、有技术水平的第三方风险管理机构,风险管理机构应由保险公司委托,进行工程进行全方位的风险评估、工程质量安全全过程的监管以及理赔责任界定等,特别是对危大工程的智能化信息化监管(如图1~2所示),为保险公司进行技术兜底和风险控制。

图1 高支模工程自动监测

图2 支架位移监测变化图

3.4 以履约保证金或保函作为约束手段

保险公司应要求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单位缴纳一定金额的履约保证金或保函,以提高保险公司和风险管理机构的执行力和约束力,等保险期限结束后,若未发生保险事件,保险公司向各单位退还履约保证金或保函。

3.5 建立统一的工程保险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平台及进行大数据分析

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一个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利用视频监控和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等先进技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异常和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如图3所示),该平台由专门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并对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进行大数据分析,智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部位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等(如图4所示),降低工程事故率。还可定时公布发生质量缺陷的单位,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失,被追责单位的赔偿情况,进而统计有不良记录的单位。此外,大众可在该平台上反馈自己小区的质量问题。

图3 现场质量安全监管

图4 视频监控和人工智能自动识别技术

4 结 论

目前我国的工程保险已在一些城市开展试点工程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工程保险的种类已从单一的工程一切险向更专业化和深层次方向发展,如IDI、安全生产责任险、勘察设计、施工责任险等。因此, 我国的工程风险管理应从立法的环境上营造和发挥保险行业在建筑市场中的风险管理的作用, 加强行业之间的沟通, 加强对保险市场运作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和推行工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以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造价科学管理为核心驱动,提供全方位的工程保险业务服务,逐步减少招投标行为不规范、合同履约率低、工程质量安全等问题,未来可与国际成熟的工程保险制度接轨,促进我国建筑业和保险业的深度融合以及建设工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保险公司工程质量监理
扩散风险模型下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最优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不慎撞死亲生儿 保险公司也应赔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