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00 后”新生入学教育探究
——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

2021-07-12 10:20:30郑洋洋
科技视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入学警务

郑洋洋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0 引言

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公安后备人才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公安机关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新生入学教育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步入大学接受的第一场思想政治教育, 对新生完成从高中生向大学生、普通公民向预备警察双重身份的转变,较好地融入警营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两年来,“00 后”已经成为高校新生的主力军,被标签为“千禧宝宝”“421 家庭宝宝”“独二代”“网络原住民”的“00 后”们, 成长在经济全球化、 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 具有独一无二的代际特点[1]。 当前,研究“00 后”群体特征,分析入学教育现状,探索新形势下入学教育模式,对于公安院校“00 后”新生入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公安院校“0 0 后”新生的群体特征

相较于“90 后”和“95 后”,公安院校“00 后”新生的群体特征更加明显,他们自我意识较强,个性张扬,擅长网络社交,圈层意识强烈,同时富有正义感,具有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是对于警察、警校和警务化管理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了解。

1.1 思想个性方面:自我意识较强,个性张扬

“00 后”生长在多元化的环境之中,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对待事物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敢于提出质疑,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但却带有反驳意识, 个性张扬、感情细腻丰富又伴有自我主义[2]。 他们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可以发表任何想表达的观点。 相较于“90 后”和“95 后”,他们兴趣爱好的选择、时间的分配乃至人生道路的选择,都有着很强的自我性。

1.2 人际交往方面:擅长网络社交,圈层意识强烈

作为“网络原住民”,“00 后”生长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互联网基因与生俱来, 他们的学习、娱乐、社交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他们擅长网络社交,熟练使用QQ、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软件。 他们的社交、娱乐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是基于兴趣的圈层。他们乐于在年轻人聚集的文化社区B 站和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形成固定的圈层, 在圈层里交流情感、分享心得。

1.3 性格心理方面:富有正义感,生活自理能力较好

“00 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物质生活条件较为优越,他们从小就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对家庭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公安院校“00后”新生相较于同龄人,则表现得更为自立,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在高中就过着集体宿舍生活,具有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对警察职业的向往,使他们更加富有正义感和社会责任心。

1.4 对警察、警校、警务化管理认知方面:局限于表面,深入了解较少

“00 后”新生对警察职业和公安院校的认知往往停留于表面,认为穿上警服就是警察,而对公安机关的性质宗旨、公安院校的警务化管理知之甚少。 在进入警校前,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警察,更没有经历过警营生活,对警察的认识只是通过影视作品、报刊宣传或生活中的短暂接触获得。对公安院校的警务化管理,只知道管理较为严格,对警容风纪、内务卫生、列队行进、一日生活制度等方面没有深入的了解。

2 当前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生入学教育是各高校开学季的常规工作,高校对其重视程度对入学教育的开展及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受时间、人力、物力等条件的制约,各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普遍存在时间较短、 内容单一、形式陈旧、组织薄弱等问题。

2.1 教学时间较短,缺乏连续性

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新生入学教育周加军训模式,入学教育时间集中在1~2 周内开展,公安院校的时间稍长,在1~2 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新生需要接受大量的全新的教育内容,重新建构自我认知,时间紧、任务重,新生应接不暇,教育时间向后延伸不够,当他们刚对大学生活有初步感触或遇到问题的时候,教育却停止了,由此,教育效果往往差强人意[3]。

2.2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

由于对入学教育目标的认识偏差, 教育内容往往与新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期待存在较大差距[4]。 高校的入学教育内容往往局限于校史教育、 专业介绍、规章制度解读等内容,而对“00 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学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缺乏个性化指导。 有调查显示,近七成的大学新生认为入学教育内容脱离大学生活实际, 难以解决新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公安院校新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父母的原因才选择了警校,他们对警察、警校、警务化管理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达到教育目的。

2.3 教学形式陈旧,缺乏多样性

当前, 高校的入学教育大多还是采用开大会、听讲座、集体参观等传统的教育模式,这些大场面“填鸭式”的教育形式,远离学生的思想实际,缺乏交流互动,效果往往都停留在表面。 “00 后”大学生受多元文化熏陶,思维较以往大学生也更为活跃,这种单向灌输型的教育,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会导致其产生排斥、厌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

2.4 教育组织薄弱,缺乏系统性

入学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需要协调学工、教务、团委、后勤、系部等各方力量。而现实中,许多高校入学教育的开展往往依靠学工部门和辅导员队伍。因入学教育开展时间较短,各部门仅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独立的教育内容,入学教育体系被分割成零散的模块,导致入学教育缺乏协调与衔接,陷入学校教育边缘的尴尬境地。

3 公安院校“0 0 后”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对策

针对目前入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从时间、内容和组织架构等方面提出对策。 长期以来,江苏警官学院十分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从全员育人角度出发,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参与、调动家长协同育人的积极性,来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近几年来,江苏警官学院根据“00”后新生的群体特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3.1 向前延伸、向后延长入学教育时间

向前延伸即从招生宣传至入学报到阶段。江苏警官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招生期间发布招生简章、招生宣传片时,除了采用传统的纸质印刷外,还针对“00后” 善于利用网络获取资讯的特点, 同步在微信、微博、抖音、百度贴吧等渠道发布。 确定录取名单,寄送录取通知书时附上学校简介、专业介绍、助学贷款、医保参保、第二学历教育、入学注意事项等学生和家长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帮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做好相关准备,提前进入角色,以便缩短入学后的适应期。

向后延长即传统的入学教育结束之后阶段。军训结束后,学生开始正式上课,由于学习、生活节奏的变化,部分学生会产生适应性问题。 学院每周安排一天作为接待日,由学工部门领导专门接待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解答困惑、搜集问题,并和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和管理模式,以此强化入学教育效果,帮助新生融入警院生活。

3.2 丰富入学教育内容,创新入学教育形式

内容上,学院紧密结合实际,通过制度教育、队列教育、学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安全保密教育、礼仪教育等专题教育, 帮助新生了解警务化管理、学业生涯发展,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培养良好的心态来适应警校学习生活。 根据“00 后”个性张扬、心理脆弱等特征,有针对性地介绍在警务化管理的共性要求下充分追求个性化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调试等内容,引导学生由被动服从到主动适应再到自觉遵守的转变。

形式上,除了采用传统的讲座听讲、校史馆参观等集体教育的方式,学院引入“体验式”的互动教育模式,开展座谈会、中秋晚会、个别谈心等活动,将主题教育与漫谈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从入学教育的被灌输者向参与者转变,提升教育效果。 此外,根据“00 后”擅长使用网络的特点, 学院和相关部门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推送入学教育的内容,展示推送入学教育的成果。 在2019 年新生入学教育期间, 学院各类新媒体平台推送相关文章60 余篇,浏览量达40 余万次,其中多篇推送点击量破万,达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宣传效果。

3.3 健全组织架构,开展全员育人

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全方位参与。 学院十分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成立由分管校领导牵头,学工、教务、团委、后勤、教学系部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 依托全员育人制度,统筹协调入学教育工作。在高年级学生中选拔政治素质高、队列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军训小教员,协助中队长和部队教官开展工作。 作为同龄人,军训小教员更容易让新生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他们在指导队列训练、帮助学业规划、熟悉规章制度、了解警院知识等方面现身说法,加以正面引导,帮助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发挥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入学报到时,学院即召开新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院概况、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模式、就业方向等内容。 入学教育期间,设置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观看军训汇报表演,让家长见证学生成长,协助学校做好育人工作。

4 结语

公安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效果好坏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校应深入分析“00 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工作,帮助新生转变角色、找准定位,尽快适应警营生活。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入学警务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11-25 14:25:06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4:52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创新科技(2015年9期)2015-12-15 07:04:09
论公安院校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的建构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