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平
摘 要:学校教育是我国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应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不仅能够让识字课堂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提升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提升教学效果,也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渗透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不仅要了解外来文化,更要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重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汉字是一种体系严密的表意文字,其中蕴含深刻的内涵,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我国具有深厚底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印象和理解,使识字学习更具趣味性和形象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扬。
一、融入传统文化进行汉字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
众所周知,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每一个汉字都传递着某种意义,展现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在进行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时,可以融入传统文化进行识字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新学汉字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木”字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木”字是怎样形成的,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经过了怎样的演变,其中又蕴含了怎样的意义,这样学生不仅容易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印象,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木”字的书写教学,学生更容易记住笔画顺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在完成“木”字的学习之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讲述“木”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及我国优秀的木匠鲁班的故事等,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木”的全面了解。还可以拓展到“森”字,通过引导提示,让学生知道森林是由许许多多棵树构成的,从而三个“木”组成了“森”。还可以渗透保护环境的知识等,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不仅课堂内容丰富,学生感兴趣,同时也在课堂中进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学生不仅对学习内容印象深刻,加深了理解,还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1]。
二、融入传统人物故事,促进学生汉字学习兴趣的提升
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专业性和知识性的教学,还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中融入相关的传统人物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进行“光”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故事中了解到司马光勇敢机智的行为,具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再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光”字的学习,学生不仅对“光”字加深了印象,同时传统人物故事的讲解也为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起到了促进作用,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提升了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
三、通过对不同造字方法的分析,渗透传统文化,提升教学质量
我国汉字具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种不同的造字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汉字不同的造字方法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让学生的汉字学习更加系统科学,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人”字时,可以根据“人”字的象形特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看“人”字像什么,然后再通过古代“人”字主要是代表人力劳动等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人”字的由来,还可以让学生列举学过的其他象形字来加深理解[2]。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充分讲解不同的造字方法,可加深学生对中华博大精深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对识字学习更感兴趣,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质量起到提升作用。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渗透,可以让识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贡献。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既可以丰盈课堂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更有助于学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也使教育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晏娇娆.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十一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43-144.
[2]吴贻军.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76.
[3]钱海萍.挖掘苏州文化 打造特色课堂:融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本地传统文化的几点方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