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初中数学教师创设情境,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课堂上的学生将注意力都集中于教师所讲解的数学内容上。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初中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充分利用課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也是教师之间经常探讨的话题。情境创设能够发挥集中学生注意力的重要作用,并且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如何创设初中数学情境进行研究讨论。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情境创设;思考研究
教师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够顺利创设教学情境,而且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创设,有利于学生通过情境教学理解基础知识内容,也可以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时更加积极主动,进而在掌握知识时,能够有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因此,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创设情境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之间不同的个性需求进行考虑,然后将学生所关注的事情融入情境中,有利于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且有针对性地讨论问题,促进知识的有效获得。
一、创设故事引入情境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枯燥乏味,但是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更新,教师越来越重视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将大家都熟悉的经典故事引入数学知识中,通过向学生讲解故事,让他们在无形中学到初中数学知识。教师讲解的故事最好是当下人们经常讨论的热点话题,也可以是学生最喜欢的热播电视剧、电影等相关题材。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故事性的图片、视频、音频等等,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创设的数学学习情境中。例如,教师在讲解鲁教版五四制中相似三角形这节课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金字塔不同角度的图片,然后再向学生讲解关于金字塔神秘且古老的故事,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了解金字塔的构造。还可以将泰勒斯测量金字塔的故事穿插在该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学生一定会通过倾听这个故事,想知道如何测量巨大的金字塔。这时教师就可以将即将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知识自然而然地引入这节课的讲解中。由此可见,课前进行有趣故事的介绍,非常有利于学习内容的展开,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带他们进入课堂学习中的任务得以成功实现。
二、创设生活应用情境
分开对待学习与生活是现在初中生最大的一个通病,影响他们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生活中的琐事。只要学生观察得够仔细,就会发现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就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入手,选择能够体现生活的数学知识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情境,大多是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的。例如,学生经常接触的出租车计费、电费梯度收费、银行存款利息等问题,在课堂的学习中随时可以引入这些情境。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计算电费时,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A城市采用分时段计算电费,假设王强家上个月使用了200度电,交了108元。注意标准:7点到23点,每一度电费0.56元,23点到第二天7点,每一度电费0.25元,然后让学生分别计算在不同时间阶段的用电度数是多少。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通过课本学习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基本的数学问题,然后根据实际独立思考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有利于数学学科应用价值的顺利实现。
三、创设发散性思维情境
学生在解答同一个问题时,可能会得出不止一个答案。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时期。如果学生使用不当的学习方法,就会使他们的思维形成一个定式,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思维发散的情境,经常给学生列举一些具有开放性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地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也有利于学生解题思路的创新和思维的发散。例如,教师在讲解概率的概念时,就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任务:王强走着去上学,在整段路上他会遇到两个十字路口,并且每个路口都安装着红绿灯,且红灯亮的时间都是60秒,绿灯也是60秒。王强今天想快点到达学校,并想让路上都是绿灯,问他可以做到吗?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大家会各抒己见,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这有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概率知识。
综上所述,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情境,能够使学生的情绪得到有效调控,并且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得到充分的激发,教学动力也得到激活。通过引入故事、应用生活场景、发展学生思维的方式来创设有趣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领悟知识的真谛。以上情境的创设,也有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日后的学习以及人生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何凌.浅析情境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2]常经.小议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法[J].榆林科技,2013(4).
[3]李永翠.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革新,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