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
[摘 要]现阶段我国小学生呈现早熟化趋势,违法犯罪的低龄化现象愈加显著,在此形势下,开设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尤为重要。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和法治教育之间的融合,能够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要找到教学内容与法治元素之间的契合点,在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15[文獻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8-0072-02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或多或少存在不足之处,如道德与法治教学和法治教育脱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直接影响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和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法治课堂,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促进自我发展。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法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提升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的必然要求。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诈骗等威胁着学生的安全,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极其不良的影响。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法治教育有机融合起来,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在法治教育中,教师要使学生形成明辨是非、判断对错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个人利益,避免学生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
其次,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必然要求。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小学生就占了较大的比重。小学生已经形成基本的自我意识,然而由于受到误导和诱惑等,一些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良好的法治教育,能够切实降低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法治教育融合的策略
1.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法治教育的融合要联系实际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德与法治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要想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和记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法治意识,教师要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法治教学活动。
例如,教学《别伤着自己》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对动画片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将教材中的图文转变成具有生活气息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随后,教师通过讲故事、开交流会等形式,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并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试着说出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小妙招,以此引出课程主题,这与提倡生活化教学理念是相吻合的。生活化元素的渗透,全方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需求,使学生在无形之中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2.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法治教育的融合要注重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能够切实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并将法治元素融入情境之中,以转变课堂乏味、沉闷的状况,在强化教学真实性的基础上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思维和反应力,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
例如,教学《我们爱整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首先,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区域,借助该区域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结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其次,为学生设计区域活动,并设定活动主题,即“我们爱整洁”。再次,将学生的学习用品混乱摆放在该区域,紧扣活动主题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何为整洁、整洁的标准以及物品摆放凌乱可能造成的后果。学生整理完毕后,教师再结合案例进行法治教育。如在现实生活中,乱丢垃圾、随意排放生活用水会污染环境,违反公德和法律法规;工厂、医院随意排放废水,可能会导致人们出现中毒现象,或者造成传染病的传播等。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明白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得原本生硬的文字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理清情境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在无形之中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学会如何将其体现在生活和实践当中。
3.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法治教育的融合要借助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各大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新型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将法治元素融入其中,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法治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例如,教学《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发现学生虽然对法律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依旧认为法律是遥不可及的。他们认为,只有违法后才会与法律联系起来,法律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惩治犯罪。为了深化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使其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首先,为学生播放课前准备好的动画视频:(1)发工资的日子到了,但是小红的爸爸却没有收到工资,原来是他就职的公司拖欠工资。这个时候,小红的爸爸应该怎么处理呢?(2)傍晚,小白发现有人偷摘他家的葡萄,这个时候,小白应该怎么办呢?(3)76岁的胡爷爷独自生活,子女都不愿意赡养他,也不来看望他,你认为胡爷爷要采取什么办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带领学生分析上述事件的处理方法,即申请法律援助,而不是盲目解决,否则不仅不能起到积极作用,还可能产生无法挽救的后果。教师以此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法律其实就在身边,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应当正确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4.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法治教育的融合要强化家校合作
要想进一步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法治元素的融合,仅凭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整合更多的资源,将法治教育落到实处。对此,教师应当强化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以拓宽法治教育的途径。
例如,教学《我们是公民》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等途径传播法治知识,让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法治教育,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法治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相应的活动,如“我是守法小公民”等主题集体活动,增强家庭教育与法治教育的一致性。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具体来说,就是将学生法治知识的学习情况以及遵纪守法的情况等归类到评价体系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成为知法懂法、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学生的法治水平直接关系法治社会的建设。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帮助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需要说明的是,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和实践,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道路,进一步推动学生成长和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王颖,丛立新.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J].基础教育课程,2019(05).
[2] 毛芳芳.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应把握的三个关键点[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05).
[3] 邱伟娟.借力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落实“行规教育”[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06).
[4] 杨肇文,尤吉.以美立身 立德树人——浅谈“美”视域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路径[J]. 小学教学研究,2019(33).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