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学导入的思考

2021-07-06 21:14罗本玲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学导入学习动力语文要素

【摘要】本文基于教学导入的重要性,提出设计教学导入时应该了解学生学情、关注语文要素、紧扣教学目标、落实生本理念的教学建议,从而充分发挥教学导入的作用,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关键词】教学导入 思考 学情 语文要素 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99-02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设计得好,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但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对导入环节认识不足,设计课堂导入不是循规蹈矩,就是过于随意,并没有发挥教学导入应有的作用。导入环节虽然只是教学的开端,但其达成的效果应该是促成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继的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教学导入环节的一些思考。

一、应了解学生学情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如果能够了解学情、顺应学情去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就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情”应成为每位教师设计教学导入时首要考虑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就曾经提出过“三不讲”理论:学生一读就懂的不讲,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能够读懂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不讲。可见,导入环节应该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入手,将导入的切入点聚焦在学生所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上,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很多学生场面描写能力薄弱,无法从整体和细节两个层面展开富有层次的描写。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教师应事先了解学生学情,充分利用这一典型课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和细节上两个不同的层面感受五位壮士奋勇杀敌的场面。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文本中学习这一写作策略,笔者在课堂教学伊始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播放经典电影《百团大战》中的画面,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画面,并思考:为什么拍摄电影时总是习惯于从远观整体和细看局部的方式来呈现镜头?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和体验之后,笔者相机引导:其实,我们在作文里描写场景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你所感受的场景。然后,出示课题并板书“狼牙山五壮士”,组织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初步关注作者是怎样进行场面描写的,使学生最终形成“点面结合”的概念,为下面掌握“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将导入环节与学生的认知需要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在导读环节就关注到整体和细节的描写策略。

二、应关注语文要素

设置单元语文要素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编排改革的一个尝试,编者依照语文能力体系,在每个单元中都设置了鲜明的语文要素,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抓手。因此,在导入环节教师不能泛泛而谈,而要对单元语文要素进行研究、体悟,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比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文所在的单元,其语文要素是感受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很多教师在导入环节都习惯于从内容层面入手,如什么是“天堂”?“鸟的天堂”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的教学导入无疑是在向学生传递一种理念,即阅读课文就是要读懂内容、了解其中的信息。但事实上,学生语文能力的生长仅仅关注文本信息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需要依托单元语文要素,为学生搭建语用训练的平台。教师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背诵古诗,然后让学生交流、分享:“牧童骑黄牛”与“忽然闭口立”这两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渗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概念,并指出动静结合才能营造出最美的画面。最后,教师揭示课题《鸟的天堂》,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仔细品味。由于教师设计教学导入时是从单元的语文要素出发,因而在导入环节就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于单元的语文要素,有助于学生明确本文的阅读目标和方向。

三、应紧扣教学目标

由上述板块的内容可以看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虽然只是教学伊始环节,但其指向性和渗透力应该关注更广的层面,要让整节课的教学与导入环节保持紧密联系。从这个角度来审视,就应该将导入与后续新授、巩固和总结等不同的板块都形成有机的联系,即课堂导入应该与本课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应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设置导入细节,使得课堂导入与整个教学板块形成因果联系,顺利推进教学进程。

例如,《牛郎织女》被安排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民间故事单元中,《牛郎织女(一)》是精读课文,《牛郎织女(二)》是略读课文,如何根据故事类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精读课文呢?鉴于这篇文章中的人物并不算多,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复杂,但情节跌宕起伏,颇有张力,笔者决定利用精读课文培养学生创造性复述的能力。于是,把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定位为“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并且,在设计教学导入时就和本课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我们都知道,童话故事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来体现奇异的情节,这也是童话通过特殊艺术手段反映生活的一个特点。读完《牛郎织女(一)》这篇童话故事,你一定会觉得这则童话故事很有趣,也一定很想把故事告诉亲朋好友。你所了解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怎么样的?你想把这个故事既生动又简练地告诉大家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话,请你在阅读课文时记住如下要素:1.对故事中的留白部分进行想象补充,增加相应的情节;2.可以对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进行顺序上的调整。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堂导入环节掌握如下信息:一是懂得民间故事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口头相传的故事,因此创造性调整就成为了一种正常状态;二是通过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和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后明确可以进行创造性复述的地方;三是明确自己初步阅读及深入阅读的方向,通过阅读捕捉和补充相应的故事情节,为后续的创造性复述训练奠定基础。

四、应落实生本理念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更是教师所要关注的重点。生本教育理念倡导高度尊重学生,“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要落实生本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导入环节也不例外。面对一篇全新的课文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后续学习甚至是深入学习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导入唤醒学生的学习动力和阅读期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就真正落实生本教育这一理念。

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为例,在揭示并板书课题之后,教师可以紧扣课题提出如下问题:课文究竟写了哪些事物的速度比猎豹更快?这些事物的速度具体是怎样的?作者用哪些方法一下子介绍了那么多事物的速度,却没有让人觉得重复?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在初读课题时会产生的且很感兴趣的问题,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逐步吸引学生探究文本内容。比如,一开始,教师通过问题“课文究竟写了哪些事物的速度比猎豹更快”,促使学生快速阅读文本,梳理文本内容所描写的内容;当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感知之后,再借助第二个问题“这些事物的速度具体是怎样的”,继续点燃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及锻炼学生从文本中快速提炼信息的能力;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文本内容且以为这篇课文已经基本学完时,再通过第三个问题“作者是用哪些方法一下子介绍了那么多事物的速度,却没有让人觉得重复的”,将学生的思维朝着文本写作表达的维度引领。这样设计教学导入,既有序又紧密联系,且始终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導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精心设计,因此教师应从了解学生学情、关注语文要素、紧扣教学目标、落实生本理念等角度来切入,使导入能融入整节课的教学中,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为形成高效、扎实的语文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罗本玲(1979—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导入学习动力语文要素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探讨如何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浅谈中职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激发和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动力的技巧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