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文化建设探析

2021-07-06 08:05韦微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幼儿园

【摘要】本文论述融合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文化建设策略,建议从建设融合的物质文化,构建团结共进的学习阵地;建立健全的制度文化,形成统一有序的执行体系;营造平等和谐的文化氛围,培养互尊互助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建设具有融合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文化。

【关键词】融合教育理念 幼儿园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3-0008-03

201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努力增加残疾适龄儿童的入园机会”。2017年,教育部等七部门下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要求“支持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能适应其生活的残疾幼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对残疾人的持续关注,越来越多的残疾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就读,使得融合教育引起了幼儿园领导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幼儿园文化建设居于幼儿园建设的核心地位,是形成一所幼儿园个性、魅力和生命力的关键。因此,新形势下探索融合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融合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文化建设框架

学前融合教育是指特殊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在普通班级适应与正常幼儿一起学习、生活的教育形式,促进特殊幼儿融入社会。融合教育是所有适龄特殊儿童有权利同普通儿童在正常的环境中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不是把特殊儿童孤立在隔离封闭的教室、学校和居住环境中,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潜能。融合教育理念是在融合教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一种价值观念,教师要用“全纳、平等、尊重、包容、‘零拒绝、共进”的观念去看待特殊幼儿,从心理到行为上都接纳他们。

幼儿园文化是指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价值观念等无形的意识品格,不仅是师生精神的支柱,而且在无形中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言行。幼儿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幼儿园文化建设与融合教育理念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融合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物质文化建设缺少融合教育内涵

物质文化是指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是文化创造的基础。幼儿园的物质文化主要指园所内按照某种文化理念、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秩序展现出来的各种环境设施。幼儿园环境设施应该做到:一是蕴含融合教育理念,购置的设施非杂乱无序、随意的,而是在融合教育理念下经过系统设计有选择地购置;二是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市场上的教玩具琳琅满目,幼儿园要选择有利于幼儿成长和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设施;三是能为特殊幼儿提供游戏和生活上的便利。

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幼儿园购置环境设施比较随意,缺乏长远规划,往往根据当前财务状况临时购置,很多时候都是重复建设,浪费人力、物力。例如,本该购置大型木质平衡探索类玩具设施,因为经费不足临时购置了滑滑梯,而且没有结合融合教育理念进行整体设计和实施。二是在购置环境设施时,较少考虑特殊幼儿的需求,往往因为园中特殊幼儿较少或者设施价格更昂贵就放弃购买。三是多数幼儿园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时,更多的是凸显外显环境的重要性,不能站在“幼儿”立场,特别是“特殊幼儿”的立场,没有“以幼儿为本”的价值观等予以观照,出现一种无内涵的物质文化建设现象。

(二)制度文化建设不健全

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为了维护社会关系,人们建立了各种社会规范、准则和社会组织,这就形成了制度文化。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不仅包括幼儿园各项管理规定、规章制度的制订,还包括制度的执行。制订制度是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措施,制度的制订和执行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制度文化。

融合教育理念下不健全的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园规章制度不完善。幼儿园有责任和义务接收适龄的特殊幼儿就读,随着幼儿园中特殊幼儿的出现,相关制度却没有变动,没有体现出融合教育的理念。因此,要在制度上鼓励教师积极接纳特殊幼儿,并且在年度绩效考评上予以体现,以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完善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保障幼儿园相关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幼儿园规章制度执行不力。个别幼儿园以需家长陪读、身体条件不允许等各种理由阻挠特殊儿童就读;个别教职工对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力,以不懂特殊教育为由而疏于对特殊儿童指导,也不积极主动地参加相关培训、讲座等。

(三)精神文化建设有“形”无“魂”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生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幼儿园精神文化是指园内师生的精神风貌、思想行为、道德追求等,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魂”。幼儿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具有外显性和操作性,相对精神文化建设来说更容易实施。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周期长、难度大,幼儿园领导又不夠重视,导致有“形”无“魂”。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形式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口号化,例如“一训(园训)、二色(办园和课程特色)、三办(办园理念、宗旨、思路)、四风(园风、教风、学风、班风)”,这些口号往往挂在墙上或者开会时喊一喊,但教师没有认真思考和提炼这些口号与幼儿园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理念指引下指导育人;二是幼儿园管理者及教师没有对幼儿园精神文化形成广泛的心理认同,很多幼儿园仅仅根据领导的个人喜好进行总结,而不是遵循全体教职工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这样就很难让所有的教师将教育理念落实到一日保教活动中;三是幼儿园没有实施融合教育的理念,融合教育理念既没有体现在办园理念、办园宗旨等“口号”上,更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三、融合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建设融合的物质文化,构建团结共进的学习阵地

物质文化是幼儿园文化的基础性工程,幼儿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含学校教学场所、校园建筑物、校园基础设施的环境设置等。我们要根据融合教育“全纳、平等、尊重、包容、‘零拒绝、共进”的理念,将幼儿园的物质环境进行合理布局,通过精心设计,让幼儿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体现出融合教育的理念,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幼儿园的物质文化建设,首先,应保证所有的幼儿,特别是特殊幼儿的安全,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建设干净、整洁、美观、有序的幼儿园环境。其次,充分利用园内的墙壁、走廊、地面、橱窗、建筑物等可利用的媒介进行文化建设。也可以张贴、悬挂先进人物画像,并配以图画说明引导大家关爱残疾人,营造平等互助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全体师生。最后,在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上通过安装电梯、建造坡面道路等方式设置无障碍通道,提供有效的听觉和触觉提示,添置必要的辅具,如在教室外围或内墙设置扶手,并根据不同特殊幼儿的障碍类型,合理设置教室的采光、温度、色彩、座位等,最终使幼儿园变成一个让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共同游戲、学习、交往的乐园。

(二)建立健全的制度文化,形成统一有序的执行体系

幼儿园文化建设不是短期内建成的,我们可以借助程序化的制度进行约束、调控和规范,通过制度建设逐步改变和革新幼儿园教职员工的观念与行为,从而改变和重塑幼儿园文化。

建立、健全且严格执行制度文化,有利于规范幼儿教师和幼儿的行为,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应首先在全园员工中开展头脑风暴,探讨在融合教育理念下建设怎样的制度文化,并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在讨论、修订制度后,幼儿园还要邀请幼教方面的专家进行“把脉诊断”,形成适合本园特色的制度。幼儿园领导应以身作则,坚决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园内传播和形成“全纳、平等、尊重、包容、‘零拒绝、共进”的理念。幼儿园教师应当将制度落实在日常工作的细节中,用微笑和肢体语言欢迎特殊幼儿,耐心、细致地照顾他们,让融合教育理念成为幼儿园的文化自觉和价值取向。另外,要建立普特联合的教研制度。教学是研究的基础,研究反过来又能促进教学,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普特联合教研制度化可以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教研活动中,普通幼儿教师和融合幼儿教师一起分析特殊幼儿的特征和习性,有效提高对特殊幼儿的了解,促进特殊幼儿的发展。

(三)营造平等的精神文化,培养互尊互助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精神文化是幼儿园内涵、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幼儿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深层次体现。在融合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应该形成平等、尊重、包容、互助的价值取向,这主要渗透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环节中。首先,要合理安排和组织各个环节。教师要结合活动内容,充分利用与幼儿生活相关的人和事作为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渗透融合教育理念。例如,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通过讲解阿炳、张海迪等优秀人物的事迹引导幼儿了解残疾人、接纳残疾人,让他们明白残疾幼儿是和普通幼儿一样。其次,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例如,在户外活动时,有小朋友不小心扭伤了脚,除了让他们懂得残疾幼儿种种生活的不便,还要引导其他幼儿积极主动帮助和关爱受伤的幼儿,让他们在尊重、接纳的基础上与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幼儿园可以通过精心策划系列活动,引导教师、幼儿尊重和帮助特殊幼儿,树立融合教育理念。例如,幼儿园增加特色早操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普通幼儿带领特殊幼儿自主合作做早操,也可以分别为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设计符合他们认知与能力特点的动作,进而使之密切配合。这样不仅增进了幼儿之间接触、了解的机会,而且可以让普通幼儿从行动上做出改变,与特殊幼儿互助成长。幼儿园也可以利用相关节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全国助残日、世界孤独症日、国际助残日等节日,引导普通幼儿关爱特殊幼儿,培养他们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良好品格。

融合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总结、完善和提升。幼儿园文化建设应时时紧密围绕“以幼儿为本”的根本目标,遵循融合教育理念的初心,科学规划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树生,李建军.课程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J].教育发展研究,2010(2).

[2]任萍.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1).

[3]叶明芳.幼儿园文化建构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评论,2019(1).

注:本文系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蒙学经典教材对幼儿语言发展的现代价值”(课题编号:2018KY0934)、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岗位群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前教育专业群课程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GXGZJG2020A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韦微,女,广西柳州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教育管理。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