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指导工作实践与思考

2021-07-03 15:33:07刘芬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52期
关键词:工作实践未成年人公共图书馆

摘  要:图书馆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宣传机构,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展读书辅导活动,让读者更高效地掌握文化基本知识,对于培养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中华文化大发展、经济大繁荣,有着难以取代的重要意义。在现今图书馆中,读书引导不仅仅是吸引读者来馆的主要手段,而且更是检验馆内工作好坏的一项主要指标与尺度,对读书引导这一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是完全必要的,特别是在对待人生观、世界观上还不能充分建立的未成年人。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工作实践;思考

前言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中华民族的未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读书环境,是整个社区的共同责任。图书馆拥有得天独厚的藏书资源,促进广大青年朋友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公立图书馆所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图书馆的主要教育工作。因此本馆特别是公立图书馆青少处,更需要积极担当起培育广大青少年朋友养成好读书习惯的重担,让青少年朋友爱上读书,坚持阅读,分享读书。

1.我国未成年人阅读概况

2011年由国家出版科学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七届全国国民读书调查在京公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总体较高,其中9周岁至13周岁的少年儿童平均读书量最大,达到了89.4%,而14周岁至17周岁少年儿童的平均读书量最高,平均读书量课外书数也达到八本。此外,其中9周岁至13周岁少年儿童平均读书量最大,达到了89.4%点四,而14周岁至17周岁少年儿童平均读书量最高,平均读书的课外书数达到了八本。此外,更多的父母意识到读书的意义,使得中国接近8成(78.9%)未成年人在三周岁以前就进行早期读书,其中25.2%的未成年人在一周岁以前进行早期读书。全国学龄前少年父母平均每日花二十四分钟陪伴子女阅读,有9.5%五的父母每日陪伴子女阅读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现象,只是出于各种因素以及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不知道怎样读书,以致在一些方面进入读书的误区。

2.开展阅读指导活动的作用

读书是未成年人收集资讯、认识世界、发展逻辑思维、获取审美观的主要途径。在培育未成年人品德情操、促进发展和健康的未成年人情感意志和人格等心理健康活动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书馆的未成年人读书辅导,主要是指充分运用馆藏中丰富的文献资料,根据未成年人的身体特征和心理发展需要,进一步探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与特色,大力营造关注未成年人、关爱未成年人、重视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社会气氛,为他们提供一种优秀的读书环境,引领他们获得读书的快乐,让读书变成一种习惯,并成为其自主掌握各类科学知识的主要手段。这不但能够培育未来的读书爱好者,同时也促进了社区内各家庭的读书活动,推进了社区读书风尚的养成,进而促进读书社区的建立。

3.开展阅读指导活动的前提

3.1 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阅读环境

如何引导更多的未成年人到馆内阅览呢?这就需要青少年阅览室针对儿童的新奇、好动、求知、求新、兴趣广泛等特征,尤其注重馆藏的一些思想性强、知识面宽、兴趣浓厚的少儿读物,如以自然类科普图书、青少年文学小说、带汉语拼音的小人儿书、儿童卡通画等,以及关于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图书等著作为主要馆藏,还应包括电子网络资源和视听资料,大使馆的重点藏书资料也就形成了广博、全面、系统的综合特点。当今的未成年人越来越习惯于使用计算机和音频技术,因此做好对少年兒童电子网络资源和声像资料的建设管理工作就很有必要,要充分运用电子网络资源建设好青少年互联网为中小学生提供的电子阅读服务,让中小学生可以从网吧、电子游戏厅等较不卫生的公共场所,吸引人到图书阅览室的空间布置上要按照儿童阅读年龄段来规划阅读空间,在每个区域内都汇集了某个年龄段儿童阅读最适读的各种文本,也就可以顺手得到所需要的资讯。可单独开设中低幼儿童阅读专架、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建设等阅读专架、爱国主义教育阅读专架、儿童法律阅读专架、宗教经典阅读专架、儿童连环画专架等。这既便于小读者和父母,也方便工作人员的图书管理工作。低幼书籍还可以按照类别贴上不同的色标,便于孩子选择,这样既调动孩子的读书兴致,也能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书柜和座椅可以由不同的色彩来构成,在适当的区域放些可爱的贴画,在墙壁悬挂着一点小朋友们的美术作品等,为未成年人们提供了一种温暖、愉悦的读书场所和活动空间。

3.2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

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未成年人经常待的地方、接受知识与知识交流的场所,所以,图书馆管理员自身的素质、工作能力、工作状态等对他们的阅读心理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如果孩子们在馆中读书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来自于工作人员的关爱与热情,这样的话,孩子们对馆中工作人员的认知度、对知识的求知欲、对书上内容的喜爱、对图书倾注的时间势必越来越多,为孩子们以后的生涯、生活奠定了更为坚固的基础。图书馆馆要定期开展各种技术培训活动,以便提升馆员的职业素质、培养馆员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增强服务未成年人的工作能力与水平。同时要求馆员关心他们、理解他们,能以未成年人的视角观察周围,用内心去感受未成年人的心情,让来馆的孩子们都能感受到亲切感。在日常中馆员们以美好的形象、文雅的用语、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服务于学生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协助孩子们处理在馆内发生的问题。部分未成年人在借阅室阅内的不文雅动作,比如:在房间打闹,吃零食、吃冰淇淋,大声说话,并且不文明地对待少儿图书等等,未成年人工作者要不厌其烦地指导,怀着爱心和耐心对小朋友们加以说服教育。而对年纪较小的幼儿,馆内人员还需要协助孩子们料理日常:给想喝水的小朋友们带来热水、领他们上卫生间、取纸等,从而将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这一理念充分的表达。

4.未成年阅览室是培养未成年乐于阅读的重要场所

未成年人阅览室,是指面向全体社会未成年人开放的公共书库中的一种阅览室,它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未成年人。它拥有大量的藏书资料、幽雅的读书环境、先进的科研设施以及充足的人才,是培育儿童读书兴趣的好场所。9300B54E-E42E-4ED1-BD56-22189056A50C

4.1加强阅读环境建设,激发未成年阅读兴趣

未成年人阅览室应该拥有宽敞明亮的馆舍,设施齐全,周边环境良好是他们在课外学习阅读的好去处。而未成年人阅览室的空间布局要以整洁、适宜、欢快、优美为基本准则,小阅读桌与书柜也要高低适宜,以便于小读者使用。而根据未成年人的审美心理特征,应该从建筑格局到色彩环境都应该将意趣摆在首位,为未成年人的阅读创造一种人性化建筑空间和阅读空间。黑龙江省图书馆还根据未成年的阅读年龄层次而设有部室,包含了亲子阅览室和未成年人阅读室,年龄在零负六周岁的儿童在父母的陪伴下就可以进行阅览,而年龄在7-12周岁之间的未成年人也能够到未成年人阅览室读书。正因为未成年人天生是活动好动的,对新事物比较好奇,将电子借阅室打造为"阅读游乐场",从而开办轻松愉快的儿童读书环境。此外图书馆还根据未成年人的自身特征,在借阅室设置了分类浏览区域,如英语角、动物大全等。未成年阅读可看、可读、可听、可讲,还能够动手操作,可以拓宽未成年人的眼界,并发挥其想像力、创造性。

4.2完善馆藏资源,把好订购质量关

未成年人阅览室,是指面向全体社会未成年人开放的公共书库中的一种阅览室,它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未成年人。它拥有大量的藏书资料、幽雅的读书环境、先进的科研设施以及充足的人才,是培育儿童读书兴趣的好场所。在未成年人图书阅览室馆藏规划中,要突出未成年人阅览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未成年人图书阅览室还应该着力加强对声像类、光盘型文献的进馆藏能力建设,以建立将传统形式和数字、网络形态的有机融合,互补共生的未成年人图书馆典藏体系,以馆藏资源的配置与整合优势,来拓展未成年人阅读业务范畴,最大限度地满足未成年人的读书需要。有了优质的馆藏,可以为开展小阅读业务工作提供更强大的保证。而内容健康、装帧美观、丰富、不同种类的小藏书,更便于孩子们阅读。所以,应把好图书选择的质量关,要精心选择对未成年人阅读上有一些帮助,可以启发未成年人才能,可以培育未成年人良好道德素质的读物。为小读者提供更丰富多彩的精神饮食,所以我们也要按照德智体美劳为指导的教育思想指导,注重收藏有助于孩子们提高思想与职业道德质量、手脑互动的能力、读写才能和判断力的一些富有幽默和机智的有趣儿童书籍。

5.图书馆开展未成年阅读指导工作实践与思考

未成年时正处于一个儿童智力开发与心灵逐渐发育成熟的时代,孩子们纯真好学、求知欲强烈,且富于幻想。

5.1挑选图书,指导阅读

未成年时代的儿童可塑性是最高的,同时也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期。而在这个时代的未成年则相对特殊,因为他们好奇、好动、好问、兴趣并不固定;对于不同的课外读物,小朋友们或顺手拈来就读,或因为猎奇心理而阅读。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大体地掌握图书内涵,而后再向小读者们推荐,内容要健康,有正能量,文体规范性和知识性的书籍,内容要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还需要符合小读者的年龄段、特点、知识水平,以及对语言理解程度等。如此,才能帮助小儿童和读者们从书中学会辨别事物精髓和糟粕的能力,进而提高区分真善美丑陋的能力。从而培养辨别真善美丑恶的能力。让学生们通过读各种推荐书籍,在实践中能够提高意识,陶冶情操

5.2创立家长学校,鼓励亲子阅读

家长爱阅读、会看书、常阅读好书,是对孩子们最佳的读书引导。而因为未成年者们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孩子们在家长眼中的地位也就更加重要了,而父母们现在也更加重视了对子女们的早期教育。亲子读书的效果也比普通馆员引导儿童阅读效果更好,既能够帮儿童们解决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问题,也更能适应儿童依赖父母的心理需求,因此欢迎到本馆阅览。至于未成年人的书籍阅览室则应该收藏未成年教育学、未成年心理学,以及世界文学名著、科普文史等各门类的优质图书,以扩大父母的知识面,也可以邀请未成年人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知名教授以及社会各界名人,到馆定期举行教育演讲、未成年人心理咨询等活动,向父母们讲述未成年人读书的方式与技巧,并宣扬读书的重要意义,传播对未成年人读书辅导的方式方法,使更多的父母明白读书对子女的重要性。

5.3 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目前未成年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偏重,而且很多高校为谋求升学率,还不能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彻底解放,这样要想给未成年学生腾出时间到学校图书馆里看书学习,就自然有了一些困难。所以,图书馆自身就应该拥有一个自身的吸引力,要有一种优美的、安静的、适宜于未成年人心理特点的读书环境。而未成年人图书室或公众图书馆中的未成年人阅读室,首先要利用馆舍或室内设施来引导未成年人阅读,包括外形造型、颜色搭配、室内装饰、阅览桌椅造型等,再配以天然绿色植物和各类鲜花,这可以产生让未成年人阅读时注意力集中与兴趣盎然的奇妙效应。同时,自然的绿色和温暖、安静的环境可以营造一个放松、舒适的气氛,也可以缓解未成年读者的视觉疲劳。

5.4 定期培训

培训专业上,能够胜任阅读辅导工作的圖书管理员未成年人,是培养中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又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才群体。因为在公立图书馆中对于专门服务未成年人的馆员而言,既没有专门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规划,也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而设置岗位,还存在学历水平偏低,又或者缺乏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造成了该馆在指导读者工作方面能力比较薄弱、服务形式手段较单调,既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未成年人的阅读需求,也无法吸纳更多的少年儿童走进图书室、利用书库。合格的专门服务于未成年人的馆员不但要有良好图书馆学知识,同时还要熟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5.5培养、激发未成年读者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也是优秀的学习力量。心理学上告诫人们,追求成功动机强的人所获得的成就与提高程度显著地高于追求成就动机弱的人,也就是说读书动机与阅读效果之间存在着鲜明的正比关系。所以,我们在引导未成年读者课外阅读时一定要满足孩子的读书需求,以提高其读书动力,从而引发其读书兴趣,便他们对课外阅读也乐此不疲。根据统计,在该馆所有书籍中借阅率最高的是文学、艺术类书籍,表明了许多读书人都是出于追求心灵的满足而阅读。又由于美术文化大多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绘来感染人。由此激发了人们读书的兴致,所以对这类书籍的读书引导就更加尤为重要。通过读书指导,可以训练青少年读者区分美与丑、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其有意识地崇尚真、善、美,从而摒弃低俗、病态、审美品味较低的文学作品,从而引导和形成读者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9300B54E-E42E-4ED1-BD56-22189056A50C

5.6开展丰富多彩的未成年读者阅读活动

未成年人好奇心强烈、多动,新奇事物,因此未成年人图书阅览室要通过大力开展适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内容形式多样新鲜、充满多姿多彩时代气息的阅读活动,激发和培育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同时通过举办各类阅读文化交流活动,不仅能够加强和培养阅读爱好者的读书效果,也展示自身的文化特点,同时更可以改换孩子群体对读书的兴趣,还能够利用孩子们之间的互相介绍,彼此沟通的特点,让质量良好的书籍在孩子之间传递,让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近书籍。通过交流能够巩固小读者的读书成绩,还能够掌握更多更好的读书方式。还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小读者参观图书室,这也是一个帮助小未成年认识图书室的一个很好办法。

5.7坚持公益性,关注未成年人中的弱势群体

弱势儿童的类型多、分布范围广、数量大,儿童也因为不同的社会因素而处于社区的敏感和边缘地区。这些劣势的孩子中有几个人是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的,但有一小部分劣势孩子却连受义务教育的机会都没有。在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中大多除课本之外,再无其他书籍可阅读,儿童课外生活也相当乏味,这就极大地影响着儿童们知识面的拓宽。因此公立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公益性的优点,以保证弱势儿童公平享有读书权利,为儿童们提供必要的关心、支援与帮助,就是图书馆服务精神的具体反映。

6.小结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及少年阅览室人员要具有对未成年读者良好的阅读引导能力与服务意识,要了解小读者的爱好,靠掌握正确科学的读书引导方式,发掘儿童的潜能,通过正确引导广大青少年的读书方式,提升广大儿童的读书水平,为广大青少年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建红.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读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衢州地区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 2009,39(002):41-42.

[2]向红.公共图书馆与未成年人阅读推广[J].赤子,2020,000(004):158.

[3]朱志伟.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必要性和服务原则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07):10-11.

[4]宋艳.吉林省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精准服务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21(4):9.

[5]吴振梅.公共图书馆推进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工作的对策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1):3.

作者简介:

刘芬,1977年03月01日出生,湖南長沙宁乡人。学历:本科。从业方向:图书管理。工作单位:宁乡市图书馆。9300B54E-E42E-4ED1-BD56-22189056A50C

猜你喜欢
工作实践未成年人公共图书馆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应争当“两学一做”教育表率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19:24:22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1:54:20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34:27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引领社会阅读举措探析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3:29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