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

2021-07-03 23:17:50王进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52期
关键词: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建筑工程

王进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居住、工作和生活相关的建筑质量和环境舒适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从整体上来看,如今的建筑理念和建筑物质量都可满足人们高标准的要求,但是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理念和措施相对滞后的情况,所以建筑物中渗水漏水的问题时有发生。针对此种情况,本文就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减少建筑物渗水漏水问题提出有效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一、防水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实际建筑情况虽然具有不俗的发展,但是还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亟需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有效地解决。其中渗漏情况在建筑问题中屡见不鲜,其存在能够对建筑的使用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建筑结构的损坏,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造成巨大的威胁。另外,在建筑中出现渗漏的现象对经济财产造成损害,使得建筑功能逐渐地丧失。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对其具有的渗漏问题进行及时地解决,使其能够在渗漏问题的把控下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为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结构支撑。为促进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质量,使得渗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从而使得建筑质量得以保障,而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建筑的抗渗性得以有效提升,进而对建筑的使用期限得以有效延长。不仅如此,防水防渗技术在建筑中的运用还能使得其他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使得建筑的稳定性和结构的稳固性在此技术有效运用的基础上得以保障,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进行有效提升。

二、建筑施工中发生渗漏问题的影响因素

2.1材料因素

在建筑防水施工中,施工材料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施工材料的管理对于防水防渗技术有着重要作用。当然,材料不同其性能就存在差异,因此在材料管理过程中,应当要配合材料的特性采取相应的保护与管理措施,确保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材性能,使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达到规范标准。如果在防渗漏施工过程中使用了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那么必然会导致防渗漏技术存在缺陷,从而出现建筑工程渗漏的情况。因此,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关口,建立相关的材料管理制度,对进场所有材料要检查合格再验收,部分材料根据性能说明进行现场试验,试验合格方能验收入库。

2.2技术因素

技术条件是决定防水防渗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一般情况下,地表水主要通过特定的管线和沟渠进行排放,而建筑物的顶部则会设置排水管和防渗层,建筑物的底部则会依据土质条件和含水量决定是否进行防水防渗处理。由此可见,防水防渗技术所涵盖的范围较为广阔,且不同的防水防渗技术所面临的条件和环境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性,这无疑对施工单位的技术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旦施工单位在防水防渗施工方面存在技术缺陷,则必然会影响到防水防渗施工的实际质量,后续建筑物也更容易发生渗漏问题。

三、建筑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3.1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在开展房屋表面防水施工的过程中,建筑企业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相关防水材料的使用技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此选择最适合该项工程施工特点的防水材料。除了材料的选择之外,材料的使用也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建筑企业需要牢牢遵守相关施工规范,以正确的方式对防水材料进行涂抹。在结束这一工作后,应积极对防水材料的性能展开多项测试,明晰防水材料的具体作用,并且在第一时间对施工进行检查。倘若在这一过程中,有任何漏水以及渗水的问题发生,则应立即进行补修。在对房屋的表面进行浇筑时,应该提高自身对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力,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能与相应的建筑施工要求相满足。在对房屋表面开展防水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合理分析,明确具体的钢筋数量,使建筑施工更具合理性,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避免出现裂缝、渗水、漏水等问题。另外,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后浇带以及变形带对屋面的影响,掌握其特点以及具体作用,努力提升房屋表面的防水防渗效果。

3.2建筑墙体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与使用对于建筑的质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防渗漏方面。因此,建筑施工者在建筑施工过程之中,为了达到防渗漏的效果,应当规范建筑施工材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在建筑墙体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应当选择抗压强度较大且具有防渗漏功效,通过这些具有特殊功效的混凝土养护技术,可以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之中浇筑施工管道等的防水层质量。

3.3门窗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门窗是最后进行安装的部位,其活动最多,因此在进行实际建筑中需要对其舒适度进行考量,并且其在建筑中能够增加建筑的通透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美化,使其美观性也能得以保证。由此可知,门窗的防水防渗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从用户的角度进行有效考量,进而使得舒适性和美观性都能得到人性化设计。在进行选材过程中需要对国家的标准进行有效参考,使其能够符合国家的建设标准,并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此外在进行实际的材料搬运时,要避免磕碰,减少因碰撞带来的材料破损和变形,使得建筑质量下降或施工工期延长。在建设时可选用防水防渗的砂浆进行填实处理,并且在施工完成后,相关建设人员需要对其具有的严密性进行积极检测,对其中产生的漏洞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其质量和防渗质量。

3.4厨卫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因为厨房和卫生间需要非常大的用水量,所以需要很多的进出水管作为支撑,怎样有序排列也成了一门学问。假如没有经过分析和思考就进行排水管的走向安排,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地面水无法排出的情况或者是由于水管的破裂而造成大面积的漏水。同时,漏水不仅会对自己带来影响,也会对邻近的住户产生影响。所以,在厨卫防水施工的过程当中对于水管接口处等比较容易漏水的地方格外关心和留意,并在水管安装之后打开水龙头测试一下看是否漏水。当然,如果还是有一些地方发生了漏水的情况,我们也不必慌张,可以采用涂抹防水砂浆的方法进行让水不再漏。

3.5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在进行建筑施工建设期间,对地下水的防水防渗性能进行强化是至关重要的,务必要将防水涂層处理手段进行高效化应用。施工人员在采用具体的处理措施时,要重视防水涂层在地下室穿墙、排水管道等部分能够起到的作用,并采用对应的处理办法。针对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构件,首要任务是要采用相应的防水涂层方法来处理构件,以此来规避地下室渗漏问题及空气水分削弱问题,降低渗漏问题出现的频率。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采用处理办法来处理地下室中的混凝土构件时,务必要着重管理与控制混凝土浇筑耗费的时间、温度、湿度等,防止混凝土在空气当中暴露过长的时间,造成其自身性能的减弱。如果在施工建设期间产生了混凝土开裂问题,在处理的过程中,务必要综合考虑土壤中的水分、水汽含量及地下空气条件,另外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温湿度展开全面的控制,进而能够从根本上避免由于较大的温差情况导致的混凝土构件出现膨胀的问题,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地下室渗水渗漏的现象发生。

总结:综上所述,完善的防水防渗技术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增添人民的幸福指数,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能忽视了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特点选择最有效的防渗漏技术,并且精准确定渗漏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在未来也要针对防水材料、工作人员技术等方面继续分析、强化,保证防渗漏技术的质量以及保证整体建筑物的质量,使建筑施工完全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杨若松.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20(03):144.

[2]翟月朋,赵道杰.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1): 3-4.

[3]王东旭.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7(01):229.

猜你喜欢
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探析建筑工程细部节点做法施工工艺
科学与财富(2017年8期)2017-04-11 03:25:41
探究楼房建筑裂缝分析防治及防水施工
双组分聚硫密封胶在混凝土防水施工中的工艺措施
关于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分析
居业(2016年9期)2016-12-26 21:54:08
推行菇稻轮作 实现经粮双丰
浅谈提高城市电网运行安全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