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例开发

2021-07-01 00:15殷琦超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小学数学

殷琦超

摘要:“综合与实践”的特点是“综合”“实践”。教材中的“直接课例”比较少,难以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应关注“综合”、关注“实践”,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改编与创编相结合,因校、因地、因生制宜,開发“综合与实践”课例。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课例开发;小学数学

顾名思义,“综合与实践”的特点就是“综合”“实践”,指向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教材中的“直接课例”比较少,难以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学实践中,需要积极、主动地去开发“综合与实践”课例。笔者的做法主要有两点:一是改编与创编相结合,二是依据学段特点有所侧重。

一、改编与创编相结合

我们主要采用改编和创编两种开发思路,既发现与教材内容有直接联系的素材,又积极捕捉与知识技能有关联或具有拓展、延伸价值的教学资源。

(一)改编:二度开发,妙趣横生

1.贴近生活,让课例有温度。

教师可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如校园)进行适当的改编,做巧妙的二度开发。

例如,将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综合与实践”《大树有多高》改编为《有趣的影子》。新课导入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测量校园内任意物体的高度和影长,算一算它们的比。然后,各小组汇报交流。通过对数据的研究,学生发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高度和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此时,追问学生:如果物体的高度是5米,影长是多少?如果影长是5米,则物体的高度是多少?通过这样的追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了这些认识之后,再让学生在校园内选择一个比较高的物体(如教学楼、旗杆等),想办法利用影长测出它的高度。对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课例更具开放性的改编,提供给学生通过综合的、实践的方式去学数学、做数学、理解数学的机会,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操作技能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课例内容还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的“综合与实践”《小小商店》可以改编成《逛超市》。设计一个逛超市的情境,画面定格在副食专柜,并将价格标签放大,继而出现小朋友跟家长的对话。学生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加深对人民币和加法的认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对超市这一场景的兴趣和认知远远超过商店,因此将场景改为超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也更有温度。

2.重构教材,让课例有深度。

有时,根据本校实际、学生学情,可以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调整、拓展,使课例更有深度。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探索规律”《和与积的奇偶性》,教材将两个探索活动放在一节课中,而短短的40分钟是不能充分地展开探索活动的,学生理解也不够深刻。教师可以从课内到课外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补充:

探究和的奇偶性。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让他们通过举例子,观察比较,提出自己的猜想,然后进行举例验证,尝试举出反例来推翻猜想,最后得出结论。

探究积的奇偶性。学生通过举例子、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和得出结论这四个步骤对积的奇偶性进行探究,完成学习单。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探究差的奇偶性。学生运用学习和与积的奇偶性的方法独立进行差的奇偶性的探究,先写出几道共同特征的算式,观察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究得到差的奇偶性规律。

(二)创编:创意开发,灵动多姿

当地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都是学生切身的学习资源,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来创编课例,能够引发学生的具身认知,开阔他们的视野。

例如,在学生学完《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后,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创编了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综合与实践”课例《我家的用水量》:宜兴市从2019年4月1日开始实施阶梯水价,请将搜集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根据表格,先回答一些问题(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问题,略),再调查自己家一年的用水量,计算应缴纳的水费。整个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依据学段特点有所侧重

“综合与实践”课例既要与相应的教材内容、课程目标联系紧密,还要重视学生活动的过程体验。这要求我们找准知识与教学资源的对接点,尽可能多角度、多方位地发掘,体现年龄与学段特点的衔接。

(一)第一学段:侧重经验的积累

第一学段的学生年龄小,理解应用能力弱,必须重视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从数和形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事物,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能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偏向于动手操作,在开发课例时要着重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型活动:按高矮排队(比一比)、盲人辨物(认识物体)、四人转(确定位置)等。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兴趣,以操作性强的探究活动为主,逐步发展学生的动手和探索能力,如找角和做角(认识角)、1克有多轻(认识克)等。三年级的“综合与实践”,仍以探究体验活动为主,加入知识应用型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如掷一掷(可能性)、制作年历(认识年、月、日)、测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等。

例如,在三年级学生认识了“千克和克”之后,编排《生活中的千克和克》。这一“综合与实践”课主要包括四个活动:“我调查”环节,学生在称一称、看一看、掂一掂的过程中熟悉千克和克;“我体验”环节,着重体会1千克、5千克、10千克物体有多重;“我尝试”环节,在家长的指导下,学生用千克或克为单位称量食材,制作食物;“我探究”环节,学生自主调查千克和克与升和毫升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对千克和克有更深的认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积累“综合与实践”经验。

(二)第二学段:侧重问题的解决

第二学段的学生理解与应用能力不断提升,要让他们学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利用数学实验和自主探究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或拓展和迁移新知识。

四年级“综合与实践”的难度可以逐步提高,以探索性强的活动和推理性强的数学實验为主,如1亿有多大(大数的认识)、营养午餐(排列组合、统计)、图形拼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五年级“综合与实践”的难度在四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主要以研究知识的发生过程为主,如圆周率的发现(圆周长拓展)、设计地板(组合图形的面积)、我当售货员(小数四则运算)等;六年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加入综合实践型活动,如合理存款(利息问题)、生活节能好处多(百分数)、自行车里的数学知识(圆、比例)等。

例如,针对五年级学生,我们开发了“综合与实践”课例《面积的奥秘》。首先,组织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钉子板;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究格点数与多边形面积的规律,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钉子板上围一围进行验证,从而发现“皮克定理”S=a+b2-1;最后,运用定理计算树叶的面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应关注“综合”、关注“实践”,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因校、因地、因生制宜,改编或创编出丰富的生本化的“综合与实践”课例,促使学生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并于过程中发展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年度第十三期课题“指向学习力提升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编号:2019JK13L0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徐美荣.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5(35).

[2] 檀玲.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5).

[3] 张祖润.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0).

[4] 丁大秋.改编·整编·创编——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材的开发[J].教育视界,2018(20).

[5] 黄伟星.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2020(11).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小学数学
灵活应用综合与实践题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困惑与破解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